十月中旬,天文系公布了期中项目分组名单。时希站在公告板前,盯着自己和黎灰并列的名字,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哇!你和黎灰学长一组!"艾珍在旁边惊呼,"太幸运了吧!"
"我可以申请调组吗?"时希低声问。
"为什么?他可是全系最厉害的!"艾珍不解,"而且你们上次观星不是聊得很好吗?"
时希无法解释那种微妙的抗拒感。每次和黎灰相处,她都会发现自己筑起的心墙出现裂缝,这让她感到危险。
"下午三点,B307教室开分组会议。"花翎念出通知,"时希,你来得及吗?"
"嗯。"时希点头,暗自决定保持纯粹的工作关系。
下午的会议准时开始。项目导师简明扼要地交代了要求:每组需要完成一个小型观测研究,并撰写分析报告,占总成绩30%。
"选题可以自定,但必须有原创性数据支撑。"教授环视教室,"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你们组的大二指导生。"
时希坐在角落,看着黎灰从容地走向她,手里拿着几份资料。
"介意换个地方讨论吗?"他问,"图书馆可能更安静。"
时希点头,收拾书包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教学楼,秋日的阳光洒在校园小径上,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列了几个选题建议。"一进入图书馆的研讨室,黎灰就直奔主题,摊开几张纸,"考虑到时间限制和设备可用性,我倾向于研究天琴座RR型变星的光变曲线分析。"
时希仔细阅读他的提案,不得不承认这个选题既务实又有足够深度:"需要连续多晚的观测数据。"
"天文台已经批准了我们下周每晚8点到11点的使用权限。"黎灰推了推眼镜,"如果你有其他想法..."
"不,这个选题很好。"时希打断他,"我只是惊讶于你这么快就安排好了观测时间。"
黎灰嘴角微扬:"提前准备而已。我猜你会是这个反应。"
时希皱眉:"什么意思?"
"你讨厌不确定性。"黎灰直视她的眼睛,"所以我尽量把能确定的都安排好。"
这个洞察让时希心跳漏了一拍。他怎么知道?他们明明才认识几个月,见面次数屈指可数。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她生硬地转变话题。
"今晚就可以做第一次观测。"黎灰似乎不介意她的回避,"八点天文台见?"
时希点头,迅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黎灰却突然问:"你为什么选择天文系?"
这个突如其来的私人问题让时希停住动作。她转身面对黎灰,发现他的表情异常认真。
"因为宇宙不会说谎。"她最终回答,"星辰的运行、光年的距离、黑洞的质量...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不受人类情绪或欲望影响。我喜欢这种纯粹的真实。"
黎灰静静地看了她几秒,然后点头:"很好的答案。"
"你呢?"时希忍不住反问。
"因为星空是唯一让我感到渺小的事物。"黎灰的声音很低,"在它面前,所有世俗烦恼都显得微不足道。"
这个回答让时希看到了黎灰不为人知的一面。在那一瞬间,他们之间似乎建立了某种超越"继兄妹"标签的联系。
当晚的观测进行得很顺利。黎灰操作望远镜的手法娴熟,时希则负责记录数据并核对星表。两人配合默契,几乎不需要多余交流。
"你以前用过这种型号的CCD相机吗?"第三次观测时,黎灰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