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配乐《勇往直前 (TV Verison)》
——
接上文
“不行。”朱志鑫摇摇头,语气坚定,“我们离梦想就差一步了,不能放弃。”
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新写的歌词,“我写了首新歌,叫《逆风》,想在决赛时唱。”
张泽禹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那些文字里,有被束缚的无奈,有反抗的勇气,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伙伴的信任。
“写得真好。”
他抬头看向朱志鑫,“我们一定能唱好它。”
为了能让朱志鑫参加排练,大家想出了个办法。苏新皓把自己的笔记整理好,让朱志鑫带到补习班去看;张极帮他划重点,把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左航每天放学去“堵”朱志鑫的家教,软磨硬泡让他提前半小时下课;张泽禹则负责把排练内容录下来,晚上发给朱志鑫看。
就这样,“梧桐街”的排练从未间断。他们的乐器依旧简陋,排练的时间依旧零碎,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力量。左航的鼓点越来越稳,张极和苏新皓的电子琴配合越来越默契,张泽禹的吉他技艺突飞猛进,朱志鑫的歌声里也多了份从容和坚定。
决赛前一天,苏新皓的父母突然来到学校。他们得知苏新皓为了参加音乐节,把晚自习的时间都用来排练,气得当场就要把他带回家。“你要是敢去参加那个什么音乐节,就别认我们当父母!”苏父的声音很大,引来不少人围观。
苏新皓站在原地,紧紧攥着手里的电子琴谱,倔强地说:“我喜欢音乐,我想参加比赛。”
“喜欢能当饭吃吗?”苏母哭了起来,“我们辛辛苦苦供你上学,是希望你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不是让你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就在这时,朱志鑫、张泽禹、左航和张极走了过来。“叔叔阿姨,苏新皓很有音乐天赋,他不该放弃。”朱志鑫诚恳地说,“而且他没有耽误学习,这次月考他的成绩还进步了。”
张泽禹也跟着说:“我们可以保证,比赛结束后,一定好好学习,绝不影响功课。”
左航拍了拍苏新皓的肩膀:“别担心,有我们呢。”
张极则把苏新皓的成绩单递了过去:“您看,他的成绩真的没受影响。”
苏新皓的父母看着五个少年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儿子倔强的表情,沉默了很久。最终,苏父叹了口气:“好吧,我同意你去参加比赛,但比赛结束后,必须把心思收回来,好好学习。”
苏新皓激动地抱住父母:“谢谢爸,谢谢妈!”
五个少年相视而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
决赛那天,“梧桐街”的五个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抱着用胶带缠着的乐器,站在了市音乐厅的舞台上。台下座无虚席,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有些刺眼,却也无比温暖。
“下面有请‘梧桐街’乐队,为我们带来《逆风》。”主持人的声音落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朱志鑫深吸一口气,看向身边的伙伴们。左航冲他点点头,握紧了鼓槌;张泽禹调整了一下吉他弦,眼神坚定;张极和苏新皓坐在电子琴前,准备好了伴奏。
音乐响起,左航的鼓点像惊雷般炸开,张极和苏新皓的电子琴声像狂风般呼啸,张泽禹的吉他声像利刃般划破的电子琴声像狂风般呼啸,张泽禹的吉他声像利刃般划破空气,朱志鑫的歌声则像一道光,在狂风暴雨中勇往直前: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歌声里,有他们为了梦想付出的汗水,有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有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鼓励。台下的观众被深深打动了,有人跟着节奏点头,有人举起了荧光棒,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烈火”乐队在后台看着这一切,黄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这支用破铜烂铁组成的乐队,竟然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歌曲接近尾声时,朱志鑫突然提高了音量,声音里充满了力量:“我们是‘梧桐街’,我们为自己代言!”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五个少年站在舞台上,紧紧握着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们已经赢了——他们战胜了自己,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评委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宣布了结果:“获得本届市中学生音乐节金奖的是——‘梧桐街’乐队!”
欢呼声瞬间淹没了整个音乐厅。朱志鑫、张泽禹、左航、张极、苏新皓相拥在一起,尽情地欢呼着、跳跃着。他们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
音乐节金奖的荣誉,让“梧桐街”乐队一夜成名。不少经纪公司纷纷向他们抛来橄榄枝,其中就包括国内知名的音乐公司——星途唱片。
星途唱片的经纪人来到学校,想和五个少年签约。“我们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资源,让你们接受专业的培训,发行专辑,举办演唱会。”经纪人笑着说,“只要你们签下这份合同,就能一步登天,成为真正的明星。”
面对这样的诱惑,五个少年却犹豫了。他们想起了在琴房里的日子,想起了那些简陋的乐器,想起了彼此之间的约定。他们害怕签约后,会失去音乐的本真,会被公司束缚,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做音乐。
“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朱志鑫代表大家说。
回到琴房,五个少年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这件事。“签约固然能让我们走得更快,但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初心。”张泽禹说。
“我觉得我们可以签约,但要和公司谈好条件,保留我们创作的自由。”苏新皓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
“对,我们不能被公司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做自己的音乐。”左航用力点头。
“而且,我们还要继续上学,不能因为做音乐而耽误了学业。”张极补充道。
经过慎重的考虑,“梧桐街”最终决定和星途唱片签约,但他们提出了几个条件:保留创作自由、不耽误学业、乐队成员不得随意更换。星途唱片的经纪人没想到这几个少年如此有主见,经过和公司协商,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条件。
签约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他们一边要上学,一边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还要抽空创作歌曲。虽然很辛苦,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朱志鑫的唱功越来越扎实,写的歌词也越来越有深度;张泽禹的吉他技艺日益精湛,还学会了作曲;左航的鼓点越来越有爆发力,成为了乐队的节奏核心;张极和苏新皓的电子琴配合越来越默契,为乐队的音乐增添了更多色彩。
他们发行的首张EP《梧桐街的夏天》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销量一路飙升。EP里的歌曲,都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记录了他们的青春、梦想和成长。
演唱会的门票也很快售罄。站在万人体育馆的舞台上,看着台下挥舞的荧光棒,听着粉丝们的欢呼声,五个少年感慨万千。他们想起了在琴房里的那个下午,阳光穿过破洞的屋顶,五个少年的影子在地板上连成一片。
“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朱志鑫拿起麦克风,声音有些哽咽,“更感谢我身边的这几个伙伴。是音乐让我们走到一起,是梦想让我们勇往直前。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音乐。”
几年后,“梧桐街”乐队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的当红组合。他们发行了多张专辑,举办了多场演唱会,获奖无数,深受粉丝们的喜爱。
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五个少年回到了明德中学。琴房的铁门已经换新,里面摆着崭新的乐器,墙上贴满了他们的海报。左航敲响架子鼓时,引来一群穿着校服的学弟学妹,他们眼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朱志鑫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突然想起了被没收的那把木吉他。他走到那棵梧桐树下,树皮下的字迹依旧清晰:“总有一天,要让全世界听见。”
“我们做到了。”张泽禹走到他身边,笑着说。
朱志鑫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说,“我们还要继续创作,继续唱歌,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左航、张极、苏新皓也走了过来,五个少年相视一笑,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走出校园,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经纪人递来新的行程表,上面写着接下来的巡演计划。左航把鼓棒转得飞快,张极和苏新皓在讨论下一张专辑的曲风,张泽禹调试着新吉他,朱志鑫则哼起了新写的旋律。
“下一站去哪?”有人问。
朱志鑫抬头笑了:“去能唱歌的地方,去有梦想的地方。”
汽车缓缓驶离,载着五个少年的梦想,奔向更远的未来。他们知道,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他们五个人在一起,只要心中还有音乐,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梧桐街的和弦,还在继续奏响;少年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那些为梦想不顾一切的时光,那些冲破束缚的勇气,那些彼此陪伴的温暖,都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也将成为激励更多人追逐梦想的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