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如猛兽般呼啸着掠过宫墙,紫宸殿内,萧景琰斜倚在龙椅上,眉头紧锁。
“江北各地知府急报,雪灾肆虐,房屋成片倒塌,庄稼尽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寒潮之下,冻死者不计其数!”
眼神扫视着下方群臣,萧景琰沉声道:“江北百姓正受煎熬,诸位有何救灾之策?助百姓渡过难关!”
工部尚书魏允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解决灾民的栖身之所,避免冻毙之祸。臣建议立即调集各地工匠,砍伐竹木搭建临时窝棚。同时调拨建材,优先修缮受损房屋。以工代赈,既能安置灾民,又可解决人力之需。”
萧景琰微微颔首:“可行。”
户部尚书王世昌紧走几步,忧虑道:“钱粮乃救灾根本。恳请陛下恩准,从国库调拨十万两白银,购置粮食棉衣。开放江南粮仓,调运二十万石粮食。另请减免江北赋税,让百姓得以喘息。”
萧景琰沉吟一瞬,随即点头:“准。”
沈括接着上前禀道:“救灾更要防患未然。臣建议在田地四周点燃柴草驱寒,覆盖茅草保护水源。组织熬制驱寒汤药,分发给老弱妇孺,以防疫病蔓延。”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卿思虑周全,此事交由你督办。”
蔡荃上前,肃然道:“陛下,灾荒之年,最易生乱。”他沉声提议,“臣请:一、调派驻军加强巡查,严防盗匪劫掠;二、设立监察司,严查贪墨赈灾钱粮者,确保每一分银两皆用于民!”
萧景琰目光一凛:“准!若有贪腐者,立斩不赦!”
萧景琰霍然起身,声音铿锵有力:
“魏卿,负责灾民安置与房屋修缮;王卿,统筹钱粮调配;沈卿,即刻启程赴江北,指导抗灾与生产恢复;蔡荃,严查贪腐,确保赈灾公正。其他各部,全力协助!”
他目光如炬,扫视众臣:“三日内,朕要看到第一批救灾物资抵达江北!务必让百姓过个好年!”
众臣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就在众臣领命欲退之际,萧景琰的随侍太监高新悄然近前,低声道:“陛下,乾清宫来人,已候了片刻,可要宣见?”
萧景琰微怔,随即挥手:“快宣!”
庆回几乎是跑进殿来的,额头上的汗珠在冬日里蒸腾着白气:“恭贺陛下!皇后娘娘诞下皇子,重七斤八两,太妃命奴才速来报喜!”
萧景琰眸中骤然一亮,唇角不自觉扬起:“好!”
盛纮一时喜形于色,险些失态,却被长柏一个眼神止住,连忙低头掩饰。众臣见状,纷纷跪地高呼:“恭贺陛下!天佑大梁!”
萧景琰笑意更深,却仍不忘正事,抬手示意众臣起身:“退朝吧。诸位按方才所议,各司其职,务必让灾民安稳过年!”
众臣再拜:“臣等遵旨!”
不待群臣退去,萧景琰已大步迈向殿外,步履匆匆,竟连龙纹大氅都未及披上。庆回小跑着跟上,只听皇帝连声问道:
“几时生的?怎么不早来报?皇后可安好?皇子如何?”
庆回边跑边回答:“回陛下,刚过午时,娘娘一切平安,小皇子哭声洪亮,太医说健壮得很!”
萧景琰朗笑一声,脚步更快,几乎要跑起来。
萧景琰大步踏入乾清宫寝殿,静妃抬手轻嘘,指尖点向软榻上沉睡的如兰,而后拉着萧景琰走到一旁,神色带着几分责备:“她刚睡着,你怎么回事?再大的事不能放一放?女子生产关乎性命,是天大的事,你倒好,半点不放在心上。”
萧景琰面露愧疚,低声道歉:“母妃教训得是,儿子知错了。”
静妃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萧景琰的肩膀,语气温柔又郑重地嘱咐:“好好照顾如兰!”随后招手,带着宫女们悄然离去。
殿内,终于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萧景琰褪去沾染着寒气的外袍,仔细净了净手,走到榻边,目光先是温柔地落在如兰苍白的面容上,又移步到摇篮前,伸手轻轻摸了摸熟睡中小元时柔软的小脸,心中满是从未有过的满足与踏实。
萧景琰就那样静静地守在一旁,目光一刻也不愿从妻儿身上移开。
时间缓缓流逝,喜鹊脚步轻盈地走进来,小声禀报道:“陛下,娘娘累极了,怕是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要先传膳吗?”
萧景琰摇了摇头,视线依旧停留在如兰身上:“不用,朕还不饿。”顿了顿,问道,“娘娘生产可还顺利?没出什么岔子吧?”
“娘娘一直喊疼,还不停地问陛下在哪儿。”喜鹊到底是偏向如兰的,语气里不自觉带上心疼,“后来太妃来了,娘娘才安稳些。奴婢先去准备些温补的膳食,等娘娘醒来就能吃。”说完,福了福身退下。
萧景琰伸手理了理如兰额前的碎发,看着眼前的人儿,心中满是柔情。曾经那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如今竟这般坚强勇敢地生下了他们的孩子。成婚后,自己一直忙于翻案赤焰旧案,后来又忧心小殊的身体,与如兰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多时候只有睡前匆匆说上几句话,有时处理政事到深夜,如兰早已熟睡。想到这些,他不禁有些愧疚,握住如兰的手又紧了几分。
不知过了多久,如兰悠悠转醒,朦胧间,就看到萧景琰温柔的笑脸。她嘴角上扬,眉眼弯弯,“夫君,你看小元时了吗?他刚才抓我手了,力气可大了。”
萧景琰小心翼翼地扶着如兰坐起来,又替她整了整后背的软垫,让她靠得更舒服些,关切地问:“嗯,看过了。身体怎么样?还疼得厉害吗?想吃些什么,我让喜鹊准备。”
如兰摇了摇头,靠在萧景琰肩头,轻声说:“有你在身边,好像就没那么疼了。”
萧景琰心头一暖,低头在如兰额头上轻轻一吻:“辛苦你了。以后我定会多抽些时间陪你和元时,不会再让你们感到孤单。”
正说着,摇篮里的小元时突然发出几声轻哼,像是睡醒了。萧景琰连忙起身,走到摇篮边,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起,动作生疏却又格外轻柔。小元时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父亲,突然咧开小嘴,露出了一个无齿的笑容。
“你瞧,元时在对你笑呢!”如兰眼中满是欣喜,伸出手想要抱抱孩子。萧景琰将小元时轻轻放在如兰怀中,两人就那样注视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喜鹊端着食盒轻步进来,她将一张矮脚小桌安置在床榻上,从食盒中端出食物仔细摆好:熬得金黄浓醇的乌鸡汤,汤里浮着几粒红艳的枸杞,底下沉着软糯的山药;一碟清蒸鲈鱼,鱼肉雪白细嫩,上头点缀着姜丝葱段;还有一碗红枣莲子小米粥,米粒熬得开花,泛着莹润的光泽。还配了两样小菜,清炒菠菜和芙蓉蒸蛋,都是温补气血的佳品。
严嬷嬷此时带着奶娘进来,低声道:“陛下,娘娘,小皇子该喂奶了。”说着便从摇篮里抱起裹在襁褓中的小元时,轻拍着往偏殿去了。
萧景琰执起青瓷汤碗,舀了半勺鸡汤,仔细撇去浮油,又吹了吹才递到如兰唇边:“这汤最是补气血,你先尝一口?”
如兰凑近闻了闻,眉头微蹙:“不想喝,腻得慌。”说着就往引枕上靠了靠,露出几分娇气的模样。
“那就先用些粥。”萧景琰也不勉强,转而端起那碗红枣粥。米粥熬得浓稠适中,他用白玉勺轻轻搅动,待热气稍散,才小心喂到她嘴边。
如兰这才舒展眉头,就着他的手小口吃着。温热的粥滑入喉中,甜而不腻,她满足地眯起眼睛,露出浅浅的梨涡。萧景琰见状,唇角微扬,又取过炖得酥烂的鸡腿,用银箸细细剔去骨头,将最嫩的腿肉撕成细丝,蘸了点清淡的酱汁喂她。
“我自己来就好,你也吃些。”如兰伸手想接过筷子,却被他轻轻避开。
“你先吃,我不饿。”他温声道。
如兰却摇头,执拗地看着他:“你陪我一起吃嘛。”
萧景琰低笑,终是依了她,自己吃一口,又喂她一口。如兰这才笑逐颜开,满意地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