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继续向前,2016 里约奥运的选拔竞争进入白热化。樊振东知道机会渺茫,却从未放弃,训练强度再大也咬牙坚持。李艾则在校园里,关注着国乒动态,用所学知识为樊振东、为国乒写加油稿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为偶像和热爱的事业助力。哪怕最终樊振东没登上里约奥运单打舞台,可他的坚持,李艾的成长,都成了青春里熠熠生辉的注脚,而他们与国乒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等待下一个赛场、下一次奔赴,去见证更多热血与热爱 。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赛事的紧张氛围在球馆里肆意蔓延。樊振东作为P卡第一次踏上了他的奥运之旅,李艾也作为随队实习记者,第一次踏上奥运采访之旅。
2016年里约热内卢的奥运村里,乒乓球馆的灯光总是亮得格外早。凌晨五点,天际还泛着青灰,樊振东就轻手轻脚摸出房间,生怕吵醒同屋的队友。走廊里,他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球鞋擦过瓷砖地面,带出细碎的“沙沙”声,像在和里约的黎明悄悄打招呼。
推开训练馆的门,场馆里的寒气扑面而来,樊振东不禁打了个寒颤,却迅速换上训练服,开始对着墙壁练发球。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墙面的某个点,手腕如灵动的蝶翼,快速抖动。“咚、咚、咚”,乒乓球撞击墙面又反弹回来的声响,很快在空旷的场馆里连成一片。没一会儿,额前的碎发就浸满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后背的队服也渐渐印出深色的“地图”,那是属于汗水的独特印记。
李艾第一次在训练馆角落见到他时,是奥运开幕前一周。她抱着采访设备,本想提前来探探训练氛围,却撞见这幕“孤独训练记”。
李艾“东哥,这么早就练上啦?”
李艾放轻脚步,怕惊扰到专注的他,递过一瓶水时,目光扫到他球鞋边缘——磨损的纹路比往届更深,像是被岁月和汗水反复打磨过。
樊振东拧开瓶盖猛灌几口,仰头的瞬间,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水珠顺着下巴滴在训练服上,他这才笑着露出虎牙:
樊振东“嗯,给继科哥、龙队他们当‘靶子’,得提前把外协的套路摸熟,模仿得像模像样,才能让主力们练得更有针对性。”
说话间,他手腕一转,又开始对着墙壁练习反手拧拉,动作里带着张继科标志性的“霸王拧”影子。后来李艾才知道,张继科把这招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训练间隙,张继科会拍着他肩膀说:
张继科“小胖,好好练,这招你使出来,威力不会比哥差。”
樊振东便使劲点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混采区的闪光灯很少照向训练馆,但李艾总往那儿跑。她见过樊振东为模仿欧洲选手的暴力弧圈,双脚像钉在地上,身体大幅度地左右移动,手臂快速挥舞,连续扛着高强度对拉。每一次挥拍,肌肉都在紧绷与放松间切换,没一会儿,手臂就开始发麻,可他咬着牙,硬是又坚持了好几组。休息时,他会捧着战术本,缩在角落里,铅笔在纸上快速勾画,
樊振东“马龙台内小球路线要更细腻,得注意他手腕的小动作”“继科哥的正手突击,时机把握太关键”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里,藏着他对胜利的渴望,也藏着对队友的支持。
主力队员训练完,他总是默默递上毛巾和水瓶,眼神里有羡慕,却更多是坚定。有回,马龙擦着汗说:
马龙“小胖,你这陪练当得比对手还凶,再这么练,下次比赛该我给你当陪练咯。”
樊振东嘿嘿一笑:
樊振东“龙队,我这不是想让你多适应不同节奏嘛,你要是能被我‘练到’,那我才真有进步。”
马龙笑着揉乱他的头发,那瞬间,训练馆里的氛围,温暖又充满力量。
有次凌晨五点,李艾去取忘在训练馆的录音笔,场馆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她轻手轻脚走着,却发现樊振东正对着小电视复盘德国队的比赛,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明暗交错。笔记本摊开在膝头,上面写满了“波尔反手变线时机”“奥恰洛夫发球节奏”,钢笔字迹力透纸背,像是要把这些战术刻进心里。
李艾“东哥,你这是把自己当侦察兵了?”
李艾轻声问。樊振东回头,眼里有熬夜的红血丝,却满是光亮:
樊振东“他们在前台冲锋,我得把后方的‘敌情’摸透,万一哪天我也能上场,这些可都是武器。”
女团决赛那晚,场馆里的欢呼透过墙壁传进训练馆。李艾本以为樊振东会去看比赛,却在训练馆找到了他。他站在球台边,正反复练习丁宁的“下蹲砍式发球”,身体下蹲、手臂挥动,每一个动作都带着钻研的劲儿。
樊振东“丁宁姐的发球变化多,我得琢磨透,万一团体赛有需要……”
他说着,又抛起球,专注地发球。训练馆的广播突然响起欢呼声——中国女团夺冠了。樊振东停下动作,抬头望向广播方向,嘴角慢慢扬起,眼睛里有欣慰,也有向往。李艾举起相机,拍下他站在空旷球馆里的背影,汗水在地板上洇出小小的水洼,像他悄悄埋下的种子,在里约的土地上,等待发芽。
闭幕式那天,李艾在媒体中心碰到樊振东。他正蹲在地上整理行李,背包敞开着,露出磨损的球鞋、记满笔记的战术本,还有一枚队友们签名的乒乓球。那乒乓球上,马龙的签名刚劲,张继科的带着几分潇洒,丁宁的则娟秀,每一笔都像是队友们对他的期许。
李艾“里约没上场,遗憾吗?”
李艾蹲下身,轻声问。樊振东把乒乓球放进贴身的口袋,手指轻轻摩挲着,笑容里有释然:
樊振东“不遗憾,看着龙队他们夺冠,就像自己也站上了领奖台。而且——”
他压低声音,眼神亮晶晶的,
樊振东“我偷师了不少绝招,下次再见面,说不定就能用上了。我刚才收拾东西,继科哥还说,等回去,要再教我几招新的,龙队也说会帮我打磨台内球技术,他们都……很看好我。”
回程的大巴上,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樊振东靠在窗边,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口袋里的乒乓球随着车身颠簸轻轻晃动,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心脏。李艾打开采访本,在“里约记忆”的标题下写:
李艾“有些光芒不必站在聚光灯下。当樊振东把自己化作一块磨刀石,里约的灯光,正照亮他未来的征程。那些陪练的日夜,那些偷师的绝招,那些队友的鼓励,都成了他成长路上的养分,而他口袋里的乒乓球,终会在属于自己的赛场上,弹出最响亮的乐章 。”
。
。
。
作者啦啦啦!更新了!
作者小宝们,可以加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