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的晨光刺破训练馆百叶窗时,樊振东正在做第四组多球训练。黄蓝相间的乒乓球在胶面上砸出雨点般的节奏,他忽然在击球间隙听见极轻微的电子音——像是央视转播车对频的提示声。
陪练捡球的间隙,他瞥见场馆二层看台有反光闪烁。某个摄像机三脚架支在阴影里,镜头盖却意外敞开,露出熟悉的CCTV台标。当教练喊休息时,他的手机在储物柜震动,收到张透过百叶窗拍的照片:他后颈的汗珠正滚落在线条分明的背肌上。
「央视来拍备战纪录片」消息下面跟着个偷笑表情,「导播说这段得打码」。
真正面对面是在体能测试室。李艾举着话筒采访队医时,樊振东正做完卧推起身。她官方地问“如何平衡训练强度”,话筒却悄悄倾斜,防风罩擦过他小臂汗湿的皮肤。
“靠科学监测。”他答得正经,却用杠铃片挡住镜头视线,快速往她采访本里塞了颗东西——休斯顿当地买的幸运币,边缘刻着「11.23·决赛日」。
午休时他们溜进器材室。樊振东刚关上柜门,就看见她从摄影包掏出个透明盒:广州那家糖水铺的双皮奶,真空包装上贴着航空标签。“台里做美食特辑,”她拆勺子时耳根发红,“顺便…测测长途运输后的口感。”
奶皮在异国空气里微微颤动。他尝了口突然笑:“比北京路那碗甜。”勺底粘着张糖纸,印着休斯顿某家中餐馆的地址,营业时间旁手写:「今晚七点 假装偶遇」。
分别时遇到突发状况。警报器因“可疑热源”响起,他们被安保请出器材室。李艾对着镜头一本正经解释:“在测试器材耐热性……”话音未落,樊振东从她麦克风里抽融化半截的巧克力——正是全运会庆功宴那种金牌造型。
封闭集训第三周,央视纪录片需要补拍夜训镜头。樊振东在镜头前练发球时,突然朝黑暗处打了个手势。当晚播出的画面里,有0.5秒镜头扫过场地角落:李艾正低头调整脚架,运动鞋上系着条红色腕带——正是他去年世乒赛夺冠时戴的那条。
真正疯狂的举动发生在感恩节深夜。樊振东翻基地围墙时触动了红外警报。保安追到门口,只看见央视转播车亮着尾灯,车窗降下露出李艾淡定的脸:“拍城市夜景素材。”后座阴影里,樊振东正用她的央视外套蒙着头,掌心还攥着把休斯顿的沙粒。
车开往太空中心途中,他们听见电台播放中文老歌。李艾突然调节目旋钮,电流杂音里混进段录音——是他幼年首次夺冠的采访,奶声奶气说着“要当世界冠军”。“台里档案库找到的,”她方向盘打转,“要不要听2013年你输球哭鼻子的…”
他伸手关录音时碰到她手背。车载导航突然黑屏又亮起,目的地变成「糖水铺坐标」,路线图上飘满乒乓球动画。
回程时遇到查酒驾。警察用手电照进车窗时,樊振东迅速戴上口罩翻看采访稿。李艾摇下车窗递出证件,酒精检测仪突然发出滴滴声——仪器显示屏映出她通红的耳尖,而实际数值是0.01:“刚吃了…酒心巧克力。”
警察放行时注意到后座奇怪的反光。几颗夜光乒乓球滚在座位下,绿莹莹照出件国家队外套,衣领处绣着小小的央视台标。
最后一次拍摄是在机场分别。李艾对着镜头报道世乒赛前瞻时,樊振东突然闯入画面。他自然地将蜂蜜罐放进她摄影包侧袋,对着镜头说:“请央视转告国内球迷,一定带回冠军。”
直播信号切断的瞬间,候机厅广播响起登机提示。他借着拖行李箱的动作碰她手指,登机牌背面多出行钢笔字:「每赢一场 就对着4号镜头转拍子」。
飞机滑行时,樊振东打开她塞的饯别礼。泡沫箱里装着休斯顿本地蜂巢,蜜糖渗过格缝沾湿手指。金澄澄的蜂蜡上刻着两行小字:
「甜味管够到决赛」
「记得留点抹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