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里没有一丝的云气,恬逸的南方吹过刚刚泛绿的麦田。这让隆盼娣忽然想起辛弃疾的一首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隆盼娣』:“还记得爹在世的时候,最喜欢辛弃疾和苏轼的诗。”
倘若隆继宗还在人世,隆盼娣一定愿意天天围着爹背诗。可是世事难料,老天爷似乎始终不待见他们一家四口。这又让隆盼娣想起一句词——“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隆盼娣整整走了一上午,却始终不觉得累,饿的话就停下来吃口粗饼,渴的话就喝点水嚼些浆果。
想当年,柳瑛娘就是沿着这条路往西去追盖家班的,只可惜,隆家两姐妹的班主不姓盖,而姓晁。仅仅这一字只差,母女擦肩而过了三回,白白浪费了她们十六年的大好时光。
隆盼娣从小就不喜欢逆来顺受,也不愿意与天斗,她只想安安稳稳地度完一世,就像爹和娘当初所期盼的那样——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晁班主』:“您是?”
晁班主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女人,内心不由自主地警惕起来。
『隆盼娣(柳无依)』:“我叫柳无依,是隆家二少奶奶的朋友,来自黄河东边儿的孝兴县城。”
晁班主思索片刻,便恍然大悟,“姑娘前来有何贵干?莫非是为了隆家的那两个姐妹?”
『隆盼娣』:“正是如此。我今日前来,专想看看她们。”
“隆盼娣,隆招娣!”晁班主朝着靠里的棚房喊到。
不多时,两个差不多大的女孩拉着手火速跑来。
『小盼娣』:“ 师傅!您叫我和妹妹?”
『小招娣』:“师傅,您忘了,我们不姓隆,而姓纪!”
晁班主笑意盈盈,“盼娣招娣,这是你娘的朋友,说要来看看你们。”
『小招娣』:“朋友?可我好像有点不认识她。”
『小盼娣』:“招娣,不许这么没礼貌。”“姐姐好!谢谢您来看我们。”
“我真的好想娘!”一提起娘,刚满九岁的隆招娣竟突然嘤嘤地哭了起来。
『小盼娣(11岁)」 :“招娣,快别哭了,咱们跟着师傅好好学本事,才能给娘报仇。”
“来,你们坐下聊”。晁班主指着附近的桌椅,客气道。
『小盼娣』:“谢谢班主”。
众人刚落座,晁班主又跑去沏茶。
隆盼娣掏出两包鼓鼓囊囊的东西,对两姐妹说,“这是你们娘在坐大牢的时候,托我帮忙给你们买的绿豆糕和糖球,快打开看看,常常好不好吃。”
『小招娣』:“等我长大后,一定要亲手杀了隆延宗,佘管家,还有姓岳的那个老太婆!”
隆盼娣听到这话内心猛然一惊,“他们可是你的三叔和亲奶奶啊!”
『小招娣』:“我不管,谁害我娘,我就杀谁。”
『小盼娣』:“这是咱的秘密,不能乱说,会被笑话的。”
隆盼娣深知这两位姐妹真的以为娘已经被害死,但为了让她们少生是非、多有点小孩子该有的样子,隆盼娣强压心头之恨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她们。
“来,喝茶。”晁班主端着几碗茶水走了过来。
隆盼娣赶忙起身接应,“晁班主,您太客气了。”
『晁班主』:“盼娣招娣,好好招待客人。”
『小盼娣』 :“是。”
『小招娣』:“知道了。”
微风拂过孩子们脸颊,让隆盼娣想起了从前和妹妹在晁家班学戏的日子。
小招娣抿了抿嘴,犹豫半天才说出口,“姐姐,您先吃。”
隆盼娣有些受宠若惊,她微微一笑,先拿出一块糖球放在嘴边。
此时隆盼娣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这两个姐妹的身上,而是飘到了正跟晁班主谈话的那个少年郎,他叫晁天宝,隆盼娣的大师兄。
临走之前,隆盼娣才开口,“盼娣招娣,你娘让我嘱咐你们一定要好好做人,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努力的活下去。”
『小盼娣』:“您说的我们都懂,可是那帮人害死了我爹和我娘,这个仇必须得报。”
『小招娣』:“对,必须报,要不然对不起爹和娘。”
『隆盼娣』:“有的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要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直觉。”
“什么意思?”小招娣抬头询问。
隆盼娣不方便解释,“就是说,真相不一定是真的,不要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两个小姐妹明显没有听懂。
隆盼娣摇了摇头,“总有一天你们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