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女帝—陆沉篇壹》
天凰十年,是我称帝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日夜看似漫长,但却在那么一瞬间令我恍惚,一切的一切都恍如昨日…
我能称帝这件事,原就是个意外。可如若不是这意外,十年前的今天我又该是怎样的结局,更何况是面对他们,我们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相遇。
我叫洛枳,十年前的今天也不过才二八年华,一出生便是光启国仅有的公主,照这样的出身必是被捧在手心长大。
父皇也曾对我讲,待我及䈂礼成便要从他国的诸多皇子中寻一个足以与我相配的喜结连理,照顾我,辅佐我,届时等时机成熟,再传大统于我,他和母后也可安心的颐养天年。
确实,我曾天真的以为我的生活真的会像父皇给我规划的那样完美。夫君在侧,孩儿在旁,父皇母后安度晚年,国家在我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盛世平安…可是,在那一夜后,这些全都成了我以为。
那天我刚过完及䈂礼,宫门外便血光通天,吵杂不堪。没一会儿禁卫军首领便匆匆来报,说成亲王和平阳候率领五万私兵前来谋反,这时人已经攻破城门前来逼宫了。
箫老将军他们听到风声已经带着救援军从城关赶来,禁卫军们奋起抵抗也撑不住多久,所以只能派首领前来掩护我们一家先行撤退。父皇一听立刻把我和母后领到密室,交代我们先走,他来拖住。随后还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我,又嘱咐母后保护好我,待到将来有能力再为他报仇,这不仅仅是为了父皇,也是为了光启国的百姓。
那一刻我哭成了泪人,拽着父皇的衣角不撒手,苦苦央求父皇不要抛弃自己和母后,大家要走一起走。
父皇也眼角含泪,可是外面的吵闹声越来越近,现在也没有时间再磨蹭了。父皇一狠心便抽出旁边禁卫军首领的剑,一下就割断了自己的衣袍,又对着母后喊到:“快走!带着枳儿藏好!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出来!”
母后含着泪看了父皇最后一眼,随后一咬牙便拽着我就往冰冷深幽的暗道走去。我手里还是紧紧拽着父皇的断袍,目光也仍是不死心的回头去看,随着光线越来越暗,父皇的脸也越来越模糊。
可是在寂静幽深的密室里,地上的声音却显得那么刺耳,破门声、拔剑声、吵闹声…甚至刀子插进父皇身体里流血的声音我也能听的清清楚楚…
是夜,漆黑冰冷的密室里,我躲在母后怀里回想着父皇曾经陪伴着我们的时光。从前太过美好,以至于我根本不愿相信如今所发生的一切,可是怀里冰冷的玉玺却把我拉回了现实。
我松开自己已经许久未曾放松过的拳头 ,里面躺着的是父皇刚刚割断的衣袍。华丽的龙纹刺绣彰显这曾经的辉煌,可是那已经发黑的血渍,又在告诉着我,我与这衣袍的主人从此天人永隔。
父皇已经死了,如今只有我和母后相依为命,我们如今能做的只有再这昏暗的密室等待着箫老将军他们的救援。可是地上的反贼即使杀了当今皇帝又如何会罢休,没有传国玉玺,他们的地位就不会被国家所承认,这密室终究会被发现,但那时我和母后又该何去何从。
地上的声音越来越吵闹,好像那群反贼正在寻找着我们,母后紧紧抱着我惊恐的看着那条暗道的门口,直到声音越来越远去,母后才慢慢的放开。
“枳儿乖,你听母后讲,你父皇曾说过,在这密室尽头有一道通往宫外的小门…”
“不!我们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我带着哭腔打断了母后要说的话,她还未说完我便知道她要讲什么,我已经失去了父皇,我不能在失去母后。
“好枳儿不要哭了,你必须要活下来,不仅仅是为了你父皇,还有这光启国的百姓,只有你才能给百姓们一个平安盛世,至于母后…”母后掏出她的手帕,温柔的擦了擦我早已哭花的脸庞。
“母后要先去陪你父皇了,以后的路就只能枳儿一个人去走了。记住不要轻易放弃,父皇母后即使不在你身边,也会永远的保护你。”
“还有,枳儿一定要记得找个疼你爱你的夫君,有朝一日也要记得带你的夫君来看看父皇母后,只要让我们知道你过得幸福就好…这个钗子还是你父皇赠我的,现在母后给你,就当母后给你留的念想,你把这个钗子带在身边就像父皇母后陪着你一样。”母后说着把她头上的凤钗摘下带在我的头上,又把我领到那个小门那里,用尽力气帮我推开。
很小的一扇门,只允许一个小孩子经过,可就是这一扇小门却代表了我生还的希望。
我死死抱着母后,我不想走,不想离开母后。我深知今日这一别便是永恒,我不舍得,也不愿意。
母后也很舍不得我,也紧紧的回抱着我,她也不愿意我们分开,可是她不行,她不能那么自私。
最后母后轻吻了一下我的发丝,便一用力把我从小门推了出去,错不及防的惯力让我紧紧抱住怀里的玉玺,于是我从小门外坡滚下,晕了过去。
没一会儿,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随后停下,随即车上便下来一个身穿黑色披风内着红色曼陀花暗纹袍,脚踩黑金祥云靴的男人。
陆沉看到被摔的遍体鳞伤的洛枳,眼底划过一抹心疼。他想从洛枳怀里把玉玺拿出来,让她好受一点儿,可无奈被抱的很紧。
他只好脱下披风,盖住洛枳,又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上了马车。就算上了车陆沉也没有撒开怀里的人,他像是保护什么稀世珍宝一样,格外爱惜。
帘子外,周严正小心翼翼的驾着马车向城内的一栋豪苑驶去。没一会儿陆沉低沉又有磁性的声音从车内传来。
“今日的事谁也不能知道,记住,谁都不行。”
周严领命,他知道自家公子的秉性,也知道自家公子说的是谁,他当然会守口如瓶。可是公子今天这一举动,只怕是这光启国的命运就此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