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许珊腊八施粥,为两个府邸得来了皇上的重赏;
户部尚书府,她的娘家,能帮衬着出嫁女行善事,着实为京中典范,再加殊荣;
一道圣旨,殊荣却是给了已故户部尚书夫人邹氏,追封她一品诰命的尊贵,而许家老夫人不能再加封,只得了赏赐之物;
而李府,许珊的夫家,也迎来了一道圣旨,李东煦原配之妻济世夫人,追封一品诰命,而继室许珊,妙蕊娘子,则是只低半阶,从一品诰命夫人,赏赐之物更是不记其数;
皇上这一波封赏,在百姓看来可谓是极重了;
京中街头巷尾,众说纷纭:
“银街那个博雅茶楼,开市当日,你们可有去讨上一碗腊八粥啊?”
“哎哟,去了去了,那粥可是香甜可口得很呐!”
“啧啧啧,这妙蕊娘子甚是了得,一碗粥,竟换来了娘家、婆家的荣华富贵。”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酸水,我可瞧见你那日喝了两碗粥呐,这咋喝了人家的粥,不说人家的好呢!”
“都别说这些个有的没的了,妙蕊娘子此举不论是何心机,终归是人家做出样子了,这满京城的贵女命妇,咋没一个能想到这一层呐!”
“这妙蕊娘子是不一般的,竟能请动整个尚书府的女眷来帮衬施粥,最后也只有她的嫡母得以追封的遵荣。”
“哎呀,说到追封这个事,可有趣了,她头上那个原配又追封了,啧啧啧,这做人家继室的,永远有个原配的牌位在头上压着呐,咋也越不过去喽。”
“还记得那个原配的娘吗?听说妙蕊娘子大婚次日,她当街令妙蕊娘子行跪拜大礼加以羞辱。”
“怎会不记得呐,不过,自那日之后,再未见她去李府吵闹了。”
“那是你们不晓得,作了那一回,她就离京了。”
“啥?离京了?这事咱们可是没听说过。”
“我那日在城门口,正好瞧见的,不会错,就是那个妇人。”
一番议论之言,被途经此处马车内的沈如秋尽收耳中;
“二少夫人。”夏兰瞧见自家主子不悦的神情,轻声提醒:“咱们要回府了,马车已在此处停了有一会子了。”
“嗯,回府吧。”
“您莫要将那些个浑话放在心上的。”
“夏兰,这些话我已不是初次听闻了,自干娘不停的作闹开始,我时而出府,便会多多少少听到些对长嫂和兄长的议论。”
“这次是因着大少夫人施粥,才会有此言论的,其实,平日里提及徐夫人,大多是讲究大少爷居多的。”
“唉!”沈如秋只是轻叹了一声,便不再多言了;
马车内片刻的宁静,夏兰轻声拭探发问:
“二少夫人,您说,这些话,大少夫人会不会也如您一般,早已听闻了呢?”
沈如秋摇头:
“不知,从未曾听长嫂提及这些事的。”
“那,那要不要回府提醒一下大少夫人呢?”
沈如秋眉心微微收紧,思忖片刻,再次摇头:
“想来长嫂……应不用我去多事提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