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腊月二十三,小年,民俗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寓示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气象,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可这一日却是李府上下最为忧伤之日;
去年的小年,徐姗怀身大肚,正在玉阳县的家中,与家人们欢度呐!可转天,便是李家大劫,徐姗以一己之力护住整个李氏全族,却换回自殇失一女的结局;
早早准备好欢度小年的李府,人人的面上却未见喜庆之色;
小年,皇上会设宫宴,百官携家眷进宫赴宴同庆,待小年之日起,至正月十五,朝堂沐休;
李东煦下朝归家正值午膳,西花厅内,家人同桌,因着晚膳要进宫赴宴,午膳备得极为丰盛,丁桂心是个细心妥当之人,准备得佳肴极为精致;
满桌的珍馐美馔,李家在坐之人却是一脸的惆怅;
沈如秋的脑中全是去年那悲凄的画面,不觉间,眼圈微微泛红;
突然,李德明高声喊道:
“哎呀,好好吃的样子哦,桂心姨又学新菜式了,爷爷,吃饭啊!”
紧接着,李德亮也喊起来:
“是啊,三爷爷,刘爷爷,吃饭啊,亮哥儿饿了,妹妹也饿了。”
李钰娇在许珊怀中坐着,小眼珠转来转去,闻听小哥哥们的话,娇滴滴的唤着:
“爷爷,娇儿饿了,娘亲也饿了,娇儿听到娘亲的肚子再叫。”
一句话,把许珊逗笑了,看向李世国:
“爹,起筷吧,今日是小年呢,应是高高兴兴的才好。”
李世国重重的叹了口气,手持筷,说了一声‘起筷’,小年,李府的午膳启……
今日小年,南贵午后便在家中歇着了,不去忙生意上的事;
南兴居内,夫妻二人饮茶闲话;
“南哥,今日在外,我听到些那日长嫂施粥的言语。”
“我早已听到过了,你听到的是好还是坏呀?”
“褒贬不一。”
“呵,自打徐夫人不停的作闹后,京中早已流言四起,我听到贬兄长的过多,褒言不曾有过。”
“今日夏兰问我,要不要将这些话说与长嫂听,给她提个醒呐!”
“哦?那你……可有与嫂子讲过吗?”
“我是这样应夏兰的,长嫂不需我来提醒;南哥,你觉得我应该去寻长嫂说那些个言语吗?”
“嫂子会不知晓吗?我感觉,她好似无所不知一般。”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才没去寻长嫂说话,可是,我又有些惶恐。”
“咋了?你有啥可惶恐的?”
“今晚……兄嫂要进宫赴宴的,见得人多,难免会有人……,南哥,我是怕,咱们一厢认为长嫂已知,万一她并不知晓,若初闻那些言论,那,那她要将如何应对呢?”
“媳妇,你想多了,那可是皇城宫宴,不是咱们的玉阳县城,哪里会有那些个长舌妇乱嚼舌根呀!”
“相公啊,你莫不是忘了,长嫂在宫宴上被发难的事还少嘛!我瞧着那些个官眷个个不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