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安陵容重生:花常开,人常在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二十二章

安陵容重生:花常开,人常在

陵容怀孕,最意外且最不开心的便是皇后。意外在于陵容竟然发现了绣线菊里的麝香,不开心在于她向来不喜欢宫里的女人得以孕育生命的,自从她的儿子予泽早殇后,她的心里也渐渐扭曲了。而华妃则再次想起她那个未出世的孩子,有些伤怀且求子之心再次被勾起,连忙把太医召来诊脉。

眉庄也同样召了太医,华妃得了消息后,便把曹琴默叫来合谋着什么。几日后,温实初公务缠身,暂时离开了行宫,来给眉庄请平安脉的变成了江诚。在江诚的刻意透露下,眉庄很快得知他与江慎不和,眉庄当下没什么反应,只是给了赏银便让人走了。

第二日她无意撞见内务府拨来伺候的茯苓正与另一个小宫女正说着闲话,“茯荟,听说那江太医最擅妇婴之科,若是他帮咱们小主一把,小主一朝有孕,岂不是也像明贵嫔娘娘一般得宠了?若是咱们伺候的好些,小主说不准还会把咱们要回宫去呢。”

这话眉庄听了只一笑,并不多想,只以为是小宫女寻常的闲话。只是又一日请平安脉时,来得依旧是江诚,他给眉庄号脉时话里话外离不开女子内里的调养,还十分好心建议眉庄多食鸡肉、虾肉,樱桃、葡萄还有核桃、松子,有益于受孕。眉庄听了眼前一亮,因为陵容给的方子里不止有药方,还有饮食方面的,上面就有提到这些食物。

见江诚是真的懂,她便起了心思,一番不算艰难的“威逼利诱”下,江诚给了眉庄一个方子。眉庄开心的收下,心里想着若是陵容的方子吃了收效甚微,还可试试江诚给的方子。而江诚见眉庄如此反应,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微笑但很快消失,恢复刚被为难却不得不从的表情告退了。

再等下次请平安脉时,来的便不是江诚了,而是一位脸生的刘畚刘太医。眉庄听他的口音便觉得亲切,问过之后发现是同乡更是欣喜。之后的几次请脉都是刘畚,但跟来行宫的太医并不多,温实初等人还被召去了,所以给嫔妃请脉都是谁得空谁就来,而眉庄这里几次都是刘畚便有些不正常了。

眉庄起了疑心,便开口询问,得到了刘畚情深意切怀才不遇想改变现状便想要追随她的回答。眉庄灵光一闪,觉得从江诚到刘畚一切都太过巧合了,但她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便随意打发了刘畚,然后带着采月去找了甄嬛,两人一道来了荷风小筑。

此时陵容正在碧螺亭上乘凉。碧螺亭临水而建,四面环水,甚是凉爽,对陵容这种不宜用冰的孕妇是最佳的避暑胜地。故而陵容每逢午时便要带上瓜果鲜花来这儿待上一个半时辰。

甄嬛和眉庄跟着前段时间被皇上从宫里接来伺候陵容的孙姑姑来到碧螺亭时,见到的便是陵容十分惬意的半躺在皇上特意为她定做的躺椅上看书的模样。

甄嬛打趣道:“这行宫里,也就妹妹你最为舒心了,瞧这惬意的小表情,让人见了好生羡慕。”陵容听见她声音才发觉人已经到她跟前了,起身道:“二位姐姐可算得空来见我这个闲人了,许久不来,可是忙着侍奉皇上呢。”孙姑姑见人已带到便退下去了,三人也自在许多。

眉庄坐下道:“如今谁人不知你明贵嫔娘娘最得圣恩,哪怕是每日就在荷风小筑待着,皇上也每日亲自过来看你。”陵容不甘示弱道:“姐姐说笑了,我不过是托了腹中孩儿的福,这行宫里谁人不知,如今沈婉仪和甄婉仪最得盛宠啊。”

甄嬛则受不了这互相奉承的画面,打断道:“好了好了,咱们谁也不输谁,暂且收收,哎哟,我在一旁听着实在受不住。”这话正合陵容的意,收起装模作样的表情,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这日头大着呢,也不怕着了暑气。”

眉庄左右看了一眼,下人们识趣退下,等人走远了,陵容便道:“这亭子离院子也远,附近也无人靠近,姐姐放心说便是。”

眉庄便小声地把她这段时间遇到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敏锐的甄嬛一听便觉得不对劲,沉着脸道:“无论是江诚、刘畚或是茯苓,处处都透露着不对劲,他们出现的时机是否太过巧合。”

陵容心知这是华妃和曹琴默给眉庄下的套,也幸好眉庄有了她与甄嬛的提醒警觉了许多,没有一下子栽了进去。陵容相信甄嬛的心智,于是提醒道;“若是有人刻意陷害,定是从眉姐姐的子嗣问题上下手,只是不知他想如何做。”

甄嬛沉思一会儿,突然道:“如此周密的计划,若是没有陵容事前给过了方子,眉姐姐只怕会轻信了歹人。只怕她们想一举扳倒眉姐姐!”眉庄被甄嬛的话唬住了,语无伦次道:“竟、竟如此狠毒……”

甄嬛补充道:“如今宫里只有陵容一个孕妇,布局之人不知从何听闻眉姐姐求子心切,便利用这个心里钻了空子,安插人手让眉姐姐假孕,再找个时机在皇上面前戳破。如此,不仅眉姐姐犯了欺君之罪,我和陵容也会因为与眉姐姐交好而被皇上怀疑,特别是还有身孕的陵容,这可是一石三鸟好计谋!”

眉庄惊恐道:“如此恶毒的计划,能做出来的我只能想到一个华妃!但她可不像是如此聪明之人。”

甄嬛冷哼道:“哼,别忘了她身边有个军师,温宜公主的生母襄容华。此人可不简单,前些日子不过简单的几句话便让我与皇上生了嫌隙,幸好的机智应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陵容也赞同道:“是啊,能在华妃跟前成功生下温宜公主,可见其手段。”眉庄气愤道:“好啊!往日只见华妃飞扬跋扈刁难嫔妃,谁知竟是有人在背后为其出谋划策!”

眉庄冷静下来说道:“原先我还觉得你们有些危言耸听了,只是一想到是华妃,那便合理了,没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甄嬛则皱眉道:“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破局。”

陵容说道:“最好的法子便是眉姐姐能成功有孕,将计就计。”听了这话,眉庄惆怅道:“孩子哪能是说有就有的。”甄嬛安慰道:“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法子,咱们还有其他办法。既然前期她们能如此周全,那往后如何让你被诊出有孕,如何让你被戳破假孕,定是计划好的,我们只要在她们戳破之前率先让皇上知道孩子‘没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陵容也道:“嬛姐姐说的是,不过,我有一事要问眉姐姐,那方子你拿回去也有大半月了,可有坚持服用?”眉庄认真答道:“我拜托温太医改良药方后,便让采月悄悄使了银子去药房配了药,我虽十分不耐苦药,但坚持喝了三日便觉通身舒畅,得了甜头我便一直喝着。”

陵容又问道:“那半月前,皇上可有召你侍寝?”眉庄不好意思的说:“嗯。”于是,陵容便抱着一试的心态说:“现在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姐姐们若是信得过我,那便随我下去,让清芷给眉姐姐把个脉。”

对面的两人俱是两眼放光,眉庄更是有些激动,带着略微颤抖的声音说:“你的意思是……”陵容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只说:“总要试过才能知道结果。”

甄嬛与眉庄一左一右的搀扶着陵容一起回到寝殿,依旧遣退了下人,但清芷被留下了,而青鸾和清妍则在门口守着。

一切就绪,陵容对清芷说:“清芷,请你为眉姐姐把个脉吧。”清芷也隐约猜到了什么,也不多问只朝眉庄伸出手,说:“请沈小主放松心情,把手腕递给奴婢。”眉庄尽可能的放轻松,怀着忐忑的心情伸出手。

清芷认真给眉庄号脉,左右手都仔细辨别了脉象,在紧张的半刻钟后,清芷微笑着说:“回三位小主,奴婢有七成的把握认为沈小主的脉象是喜脉,只是月份尚浅,还不足月,等个七八天后,奴婢再确定一次,便能百分百确定了。”

眉庄兴奋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果真?!”甄嬛着急忙慌的扶住她,笑着说:“别激动别激动,要是摔了可就不美了。”眉庄回握甄嬛的手,双眼泛红,说:“嬛儿,你听到了吗?我要有孩子了!”

甄嬛笑着回答:“听到了听到了,这下可好了,也算是双喜临门了。”陵容则要先稳住她们两个,说道:“虽说我对清芷的医术有信心,但保险起见,明日巳时,林太医会过来给我请脉,眉姐姐到时也过来,让林太医也把个脉,你且放心,林太医和清芷一样可信。”

眉庄也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对孩子的渴望和对误诊的害怕使她久久不能平静。最后,未免眉庄现在出去被人看出端倪,陵容让人下去端些点心和解暑的冷饮上来,留两人在荷风小筑用些下午茶。

因为陵容孕期胃口阴晴不定,为了能让她想吃便能吃到,荷风小筑的小厨房里常年备着一些吃食。很快,清妍便端着两小碟点心和两碗冷饮上来了,甄嬛不爱酸,陵容便让人准备了冷乳茶,而眉庄的则是冰镇酸梅汤。

原先陵容在饮食上不是个挑剔的,但自从怀孕后,她的嘴越来越刁了,皇上为了让她吃得舒心,特地指了一位手艺极好的御膳房厨娘,专为她准备膳食,故而陵容这的吃食精致非常,怕是连皇后那的都比不上。不是她逾越了,而是皇后崇尚节俭,不会在饮食上下功夫。

在一口一口酸梅汤之间,眉庄也渐渐平复下来,也知方才自己有些失态了,白皙的脸上染上了薄红,只是甄嬛和陵容都在专心吃着,没怎么注意到她,她也稍稍松了口气。

恢复平静的眉庄,一脸平静的和甄嬛携手离开了荷风小筑。方才荷风小筑内的动静也只有她们几人的心腹知道。入住时,陵容对内务府分配过来帮忙伺候的几人并不放心,两个宫女一个太监都被安排在了外殿。

后来皇上又拨了两个宫女一个太监过来,其中一个宫女就是专门从宫里接过来的孙姑姑,还有一个原本是御前的奉茶宫女,那太监也真是巧了,就是陵容之前随手赏过的小秋子。

御前的人规矩都是极好的,做事十分尽心,而原本行宫分配过来的几人也在孙姑姑的镇压下安分下来了。当然也有陵容出手大方的原因,对付只伺候两三月的奴才,最好的收拢方式便是给银子,银子到位了,麻烦事便会少许多。所以,陵容不必担心她宫里的事情被人传出去。

第二日,林经赋给眉庄把了脉,告知二人眉庄的脉象确实是喜脉,只是日子尚浅,经验不足的医者容易搞错。两人好一番激动,眉庄还把她特地带过来的江诚给的药方让林经赋查看,得知这只是推迟月信的方子,又是一通恼怒,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反击的决心。

因为皇上派人传话说午时会过来陪陵容用膳,所以眉庄先回了玉润堂,等傍晚太阳落山了再与甄嬛一同过来,三人一起商量对策。

三人又一次齐聚荷风小筑,心细如发的襄容华担心事情已经败露,趁着夜色召来了茯苓问话,得知眉庄还在每日喝药,又听她说眉庄频繁出入荷风小筑可能是想沾些陵容的福气时,曹琴默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安心等着眉庄中计。聪明而自知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太过自信。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 安陵容重生:花常开,人常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