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郑氏的期望已经落空,她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只期望自己的儿子能顺利长大,将来自己能与儿子同住,安享晚年。
没过几年,年近42岁的唐宪宗因病去世,此时最能继位的便是郭贵妃的儿子李恒。
毫无悬念的,李恒为皇帝,而李忱则被封为光王,这结局看似也不错,可实际上,郑氏母子二人地位并没有提升,还成为新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郑太后敏锐的发现自己和儿子的处境危险,所以他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要小心,不要突出自己,最好能像傻子一样,如此就能安稳的生活。
李忱对自己母亲的话深信不疑,自此后,他的行为举止都似智力不足的样子,让整个朝野和新皇帝都对其嗤之以鼻。这也算是能安稳的度过一个难关,然而这位新皇帝李恒的寿命不长,没登基几年因病去世。
因郭贵妃从中作梗,本应是李忱的皇位又被其侄子李昂夺取,可惜他为人智谋不足,总想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也被幽禁致死,之后又轮到了李忱的侄子李炎,更可笑的是,这个皇帝喜欢吃丹药,没几年也被毒死。
自此李家宗族中再没合适的人选,只剩下傻了吧唧的李忱。可是没办法,虽然他傻,但是有这个血脉在这,他不做皇帝也不行。
就这样李忱装疯卖傻二十几年,终于可以恢复如常,再不必演戏来躲避灾难,他成为了历史上的唐宣宗。
当然李忱装疯卖傻也不是没受到怀疑。据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有皇帝怀疑他是装的,就叫人将其扔到粪坑中,谁知李忱不但不反抗,还在里面嬉笑着玩耍。如此情形让当时的皇帝和众人都震惊不已,自此再没有人不信李忱是傻子。
正是李忱听从郑太后的话,坚持装疯卖傻,不然即便没有将来成为皇帝,就之前的十几年中,前面的几任皇帝都会将他和李太后杀死,又怎么会留下和自己争夺皇位的人在身边?
可能郑太后早已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想出这样的对此,虽是不得已,也可见其中的智慧。
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临淄王icon时候,路过潞州icon,遇到一赵氏女,惊为天人,又兼歌舞出众,便不顾出身,纳为侧室。
赵氏入府后,一度很受宠爱。不过,君王的宠爱最不长久。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后宫佳丽如云,更有武惠妃这样的宠冠六宫,赵氏渐渐失宠了。
但赵氏并不在意,因为她有儿子,就是被封为皇太子的李瑛。
李瑛排行第二,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但因为皇后无子,兄长李琮面部有伤,所以,皇太子轮到了他。
这自然让很多人不满,最不满的就是武惠妃。
武惠妃出身和经历都比较特殊。她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是武则天的侄孙子。武攸止去世后,武则天将她到接到宫中教养。
武则天失势后,武惠妃由天之骄女一下子跌落为卑微的宫女,此种落差,如果没有坚定的心志,是无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