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不愧姓武,很有几分姑婆武则天的忍性,为人处事都尽量低调,不引人注意,竟也让她在这步步惊心的后宫当中平安长大。
这样一个既美丽又矛盾、既温柔又坚韧的宫女,出现在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很快就被她迷住了。
在这之前的各种妃嫔,都没有武惠妃来得热烈而有性格,既知道如何讨人欢喜,又懂得看透人心,李隆基渐渐地离不开武惠妃。
这种状况竟一直持续到武惠妃去世,不得不说,这是一位传奇的女性。
武惠妃承恩多年,为唐玄宗李隆基诞下7个儿女,可是太子之位却不属于她的儿子,这让她很懊恼。
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要位居李瑛之下,想到自己将来要将后宫之主的实权交给李瑛的太子妃而不是自己继续掌控,武惠妃心中十分难受。自然而然地,她不断谋划着废太子之路。
太子的生母赵丽妃icon,早已去世,即便在世,武惠妃也觉得她不足为惧。而排在自己儿子寿王李琩之上的另外两个皇子,李瑶和李琚,他们的母亲也同样失宠多年。
武惠妃打定主意之后,常常有意无意地在唐玄宗面诉说太子和李瑶李琚的过失。
因为唐玄宗很宠爱武惠妃生的咸宜公主icon,她又和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一起密谋,由杨洄在另一方面配合给唐玄宗进谗。久而久之,唐玄宗也开始怀疑起太子的忠心。
公元736年十月,武惠妃向唐玄宗控诉太子要谋害自己,又指出李瑶和李琚是太子的同党,一起图谋篡位。
不得不说,枕头风最是润物细无声,唐玄宗也不详查,就要将太子及两位皇子废为庶人。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是个善于直谏的人,他认为武惠妃的指控无凭无据,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就草率判定太子有罪。
加上,从来没有过一天同时将三位皇子废为庶人的前例,朝野上下不少大臣都表示反对,唐玄宗毕竟也曾是明主,知道自己过于激动了,没有再追究。
李瑛和两个弟弟安全了,但堂堂皇帝,被当朝宰相和大臣当面反对,且这些人都站在太子一边,唐玄宗不免真的怀疑起太子结党以期谋朝篡位了。
之后没多久,唐玄宗找了个理由将张九龄罢了相,让当时没有反对的李林甫icon当了宰相。
公元737年,武惠妃借口发现刺客,命人请太子进宫救驾。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安排的,这傻太子并兄弟三个竟丝毫没有怀疑,真的就带着兵器进宫了,生怕去得晚了,他们的父皇真的被刺杀了。
而宫里这边,武惠妃又对唐玄宗说,截获了太子三人的密谋,说他们已经带着兵马朝向皇宫了。
李隆基自己第一次兵变杀了韦氏,第二次则杀了太平公主,本就担心自己也会有被兵变的一天,结果真的看到太子三人领着随从全副武装站在自己面前,仿佛看到当时的自己,暴怒之下,也听不到儿子们的辩解,直接就命人将他们关入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