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各种杂烩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各种cp  邀请驻站 

【随笔】夜访书海

各种杂烩

(有借鉴。)

这念头一生,便再也坐不住了。于是披衣起身,拖着软底的拖鞋,悄没声地踱进书房里去,生怕惊动了这一屋子的清梦。我没有立刻开那盏明晃晃的顶灯,只就着窗外流进来的一片朦胧的月光,在靠墙的那排大书架前站定了。空气里浮动着纸张、油墨与旧木混合的、幽幽的香气,这气息是沉静的,有分量的,仿佛将白日的喧嚣都滤净了。我的目光,便像一只倦游的归鸟,在这片由书脊垒成的、五色斑斓的崖壁上,缓缓地栖落、徘徊。

这些书,静默得那样庄严,又那样亲切。它们挤着,挨着,高的如伟岸的松柏,矮的如敦厚的磐石;精装的本子,是冠冕堂皇的;平装的册页,便显得随和近人。有的书脊上的烫金字,在幽微的光里,还努力地反射出一点矜持的金芒;更多的,却是褪了色的,纸张的边缘泛着温润的牙黄,像老年人安详的、布满皱纹的笑。我随手抽出一本来,是本极旧的《陶庵梦忆》。指腹触到那粗糙的纸面,一种微凉的、历史的质感便从指尖传来,直透到心里去。翻开来,不必读,那竖排的、繁密的铅字,本身就像一阕古老的乐章。我忽然想,这一架一架的书,哪里是书呢?它们是一个个凝定的时光的瓶,每一只瓶里,都密封着一段生命,一番悲喜,一个浩瀚无垠的梦。那位名唤张岱的古人,他的繁华,他的苍凉,他梦醒后的那一把痴泪,不都完好地、精致地藏在这小小的、发黄的瓶里了么?只等我这样一个夜深的过客,来轻轻地,将它拔开。

我的思绪便不由得飘得远了。想起少年时,在故乡,得到一本心爱的书是多么不易的事。那时小镇上只有一家新华书店,光亮的、冷冰冰的水磨石地面,映着寥寥的人影。我总像个贼似的,在那有限的书架前逡巡,用手指一遍遍抚摩那些渴望的名字,却终因囊中羞涩,多半是怅怅地空手而归。后来,不知从何处传来消息,说邻县的城关,有个周末的旧书市,这于我,真不啻于发现了一座藏满珍宝的洞穴。于是,在一个夏日的黎明,我怀揣着省下的、带着体温的几元早点钱,蹬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便上了路。

路是长的,且多是上坡。太阳毫无遮拦地照着,汗滴下来,渍得眼睛生疼。但心里那团火,却烧得旺旺的。及至到了那地方,只见一条长长的、嘈杂的巷子,两旁地上铺着大大的塑料布,书便如山似地堆在上面,任人翻拣。那股子旧书特有的、混着尘土与霉味的浩然之气,扑面而来,我立刻便醉了。我蹲下身,像一只饥饿的鼹鼠,在文字的土壤里拼命地挖掘、搜寻。那时找书,全凭一种懵懂的、炽热的爱,并无什么体系与章法。找到一本品相尚可的《古文观止》,或是封面残破的《普希金诗选》,便如得了和氏之璧,欢喜得要颤栗起来。与那同样满面尘灰的书贩讨价还价,最后将书紧紧抱在怀里,那份满足,是如今在网页上轻轻一点“下单”便能到手无数新书的便捷,所永远无法给予的。

正神游天外,墙角的一声细微响动,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许是一只蟑螂,或者只是老木头热胀冷缩的呻吟。但这声响,却让我更深刻地觉出了这夜的静,与这书房的空阔。我将手中的《陶庵梦忆》轻轻插回原处,动作小心得如同安放一个婴儿。我与这些书,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我占有它们,以金钱,以空间;它们又何尝不占有我,以它们所承载的、那无穷的时间。它们沉默着,看我一日日从青春走向中年,看我欢喜,看我忧愁;而它们自己,却仿佛超然于时间之流之外,只是静默地、慈悲地存在着。我买书的速率,是远远超过读书的。许多书,请回架上,便如妃嫔入了冷宫,一年半载也难得临幸一回。但我却从不能断绝这“囤积”的癖好。青灯有味是儿时,这滋味,大约不全是书页里的,更是那寻求的、期盼的、与书相遇的过程里的。如今过程已然湮灭,只剩下这结果的、庞大而沉默的堆积,像一座繁华过后、人烟散尽的城。

夜更深了,月光也黯淡了下去,窗外的世界,是墨一般的浓稠的静。我感到一丝凉意,从脚底漫上来。我最后望了一眼这森然的、沉默的群书,它们依旧保持着亘古的姿势,在黑暗里做着不醒的梦。我悄悄地退出,掩上门,将那一整个宇宙的浩瀚与寂寞,都关在了身后。回到卧房,妻的呼吸匀停而安宁。我躺下,闭上眼,眼前却仍晃动着那一片书脊的河流,五光十色,静静地,向着一个我永远无法抵达的远方流去。今夜,不知我又将走入谁人的梦里了。

上一章 【随笔】 各种杂烩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随笔】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