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华每一次最讨厌的就是明明她和那些所谓的姐妹互相不喜欢,看不顺眼可还要摆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
明明,各自的阿母已经斗得死去活来了。
香草将他们帝姬扶了下来:“娘娘。”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些在大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人还是担心他们帝姬的。
别人瞧着他们娘娘光鲜亮丽的,实际上没走一步都要小心才可。
永华摆了摆手;“你们先下去吧。”
香草识趣的站在宫门口侯着。
现在整个两仪殿也只剩下于皇后一个人在。
手边还放着要做给陛下的衣裳。
从于皇后嫁到皇家来之后文景帝的里衣几乎都是于皇后自己做的。
就连永华也没有这个待遇。
“这种事情交给绣房来做不就好了,阿母每日那么累,还要做这种东西。”
于皇后点了点永华的额头:“你呀,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你一个帝姬竟然去了前朝让人知道了你的名声要还是不要了。”
本来现在也没什么好的名声。
容妃不是为了能让永玉寻一个好的驸马,在外面传了不少吗。
早就习惯了。
永华看着于皇后绣的香囊,便是整个大禹的绣娘站在这里也没用她阿母的手艺好了。
“阿母,要是给阿父做完了也顺便给我做一个吧。”
“我这些年给你做了有多少,还在这边委屈呢。”
永华只是想让阿母开心一些。
“我不管,我就是要让阿母给我做。”
于皇后手中针线活一顿。
“其实我看那武南公世子,若是真的能……”
“阿母,光是容妃那一关就不可能让我得这样一个驸马,而且阿父不是说了,以后要随我心意来的。”
看今天永玉那个架势分明就是伤了心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二皇兄。
她阿母不是什么名门显贵出身,但是是一路陪着父皇走出来的。
从当初的定王世子妃到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
当初文景帝有过废后的心思,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永华出生了。
永华出生的时候正值大禹百年难遇的大旱,颗粒无收。
整个大禹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可永华出生的一刹那,天降甘霖,凤凰涅槃。
不少人在天空中看见了七彩霞光。
相士批命是为祥瑞,是大富大贵的命数。
这就是因为这样生下祥瑞的于皇后才能保住了自己的位子。
那作为祥瑞的哥哥自然也是太子才对。
永华陪着阿母说了一会话很快就觉得累了。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还真有点撑不住的感觉啊。
一边伺候的宫人早就在宫闱里面备好了沐浴的热汤。
他们帝姬用的玫瑰露都是用一早上刚接下来的露水,取开的最艳的玫瑰花瓣,再加上数不清楚的药材,精心配出来的。
抹在肩膀上润如凝脂,肤滑如玉。
永华缓缓抬起手臂,让身边的宫人为她抹上脂露。
“容妃那边有什么动作吗。”
香草将手中篮子里的花瓣撒在浴池内。
“看来永玉帝姬应该盯上武南公世子了才对,所以这段时间永玉帝姬让人找了许多武南公世子诗文什么的。”
武南公也算是一品世家了。
更别说还手握重兵。
不过要是永玉那个丫头看上的人,自己不用点手段都说不过去了。
永华微微靠在了一边的台阶之上。
眼波微微流转。
“你说我和永玉谁的姿色更为出众。”
平心而论,他们帝姬的容貌便是放在整个大禹能比得过的也是屈指可数。
“娘娘容貌天定,艳压群芳。”
永华就喜欢听这种话。
“所以说,想要一个好的夫婿可没有那么容易。”
外面天色似乎阴沉了一些,今日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谁都清楚当今永华帝姬身份尊贵,若是真能落到武南公府上那也是公府的福气,毕竟这位可不是什么让人小瞧的人物。
今日花车游街,武南公夫人自然也是在的。
这么大喜的日子,从远处看早就备好了红绸和灯笼。
也就是规矩所迫就算是他们这种人家也不能太过于放肆了。
不过武南公夫人也是高兴的。
唯独就是今日的传闻让人心里有些不痛快。
不是说永华帝姬不好,只是他们到了现在这个关键时候最要紧的还是明哲保身。
永华帝姬的兄长是当今太子,再加上容妃娘娘也是虎视眈眈。
“世子还没有回来吗。”
一边老嬷嬷劝着:“夫人放心,很快就回来了世子不是让人回来说了吗,会回来用晚膳的。”
武南公夫人叹了一口气:“今日容妃的母家可又递了帖子了。”
嬷嬷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有所隐瞒:“夫人放心,按照夫人的吩咐就说我们夫人身子不爽快,打发出去了。”
武南公夫人眸子带着伶俐,最看不上这种满心算计的人家。
就算是有一个颇为受宠的女儿又怎么样,还是改变不了这种人家骨子里的穷酸气。
外面人快速走了进来。
“夫人,世子回来了。”
武南公夫人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快,快让世子进来。”
酆云衍一身群青长袍,发丝用丝带束起。
说是面冠如玉一点也不为过。
眉宇微微上扬,眸子清澈见底。
“阿母。”
武南公夫人眼睛里也有些热泪不过生生的忍了下来。
“消息已经送到边关,你阿父也会知道这个消息,这次你做的很好,狠狠的替国公府挣了脸面。”
酆云衍双手微微握拳:“都是儿子应该做的。”
武南公夫人示意人坐下:“我同你阿父本来没想到你能做到这一步,既然陛下已经下了圣旨了,你就去户部安心做着,至于边关的那边交给你阿父就好。”
酆云衍微微抬眸:“这次儿子授封,让阿母为儿子担心了。”
“这都是你自己为你自己争取的,今日永华帝姬……”
“都是儿子不好,冒犯了帝姬,幸而帝姬不怪罪。”
武南公夫人微微点头:“不管怎么说君臣有别,今后也要注意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