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说的是,儿子明白了。”
今日大喜,想必也累了,武南公夫人也只是略微嘱咐了两句就让人回去休息了。
酆云衍回房之后整个人良久都没有半分动作,面上也没有什么表情。
手边还有今日的状元花翎,酆云衍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到了橱子里。
新官上任有三日的休沐,正好可以扫去科考疲惫。
身边伺候的小厮将帖子拿了进来都是些诗社,还有各家想要见他们世子爷的。
毕竟这大禹开国以来高祖设立恩科,凡天下臣民不论贵贱皆可科考。
但大多都是寒门出身,就导致如今朝堂之上,世家子弟反而成了只贪图祖宗蒙阴的纨绔了。
这也是为何酆云衍拿了状元之后整个上京城子弟都想要来结交一番。
“放在那吧。”
小厮都习惯了,他们世子爷就算在边关也是深居简出的,从不与外人结交。
就是可惜了这送过来的一张张的帖子。
“世子爷,今日容妃娘娘处送来了些东西,您看……”
酆云衍倒是提起了一些兴趣。
小厮还以为下一秒他们世子爷就要说出什么道理的话来,谁知道……
“一块收了。”
都这样说了,就是可惜了那本手抄的诗文,看上去就是小娘子的墨宝。
武南公府出了一个状元郎按照规矩是要在家中摆小宴的,不过武南公夫人低调惯了所以也只是请了一些相近的人家。
太子看了一眼身边的永华,无奈开口道:“要是让阿母知道我带你出来了,回去要给我好果子吃。”
永华娇俏吐了吐舌头撩开旁边的帘子朝着外面看。
长街上人来人往的,处处都是鼎盛繁华。
阿母看她看的紧许久都没有出宫玩闹了。
永华稍微伸手就露出了手腕上的青鸟胎记。
红与白交相辉映。
永华本来就生的艳丽,配上这个胎记更显得明艳多娇。
就算是今日穿着男儿装扮,也是能认出来的。
太子今日是奉命去武南公家中道贺,谁知道一出门就被酥酥给缠上了。
他就这么一个妹妹,自小要星星要月亮的。
谁不顺着宠着。
太子被她缠了一会着实有些受不住。
“一会子你可要紧紧跟着我,今日来的都是些郎君,莫要胡乱跑,被人瞧见了与你名声有碍。”
永华点了头,这个还是知道的好不好。
“我一定乖乖待着不让阿兄为难。”
永华这样说,太子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永华平时乖张了了一些可是从来不会惹什么麻烦。
放在整个京城里也没有人更懂事的小娘子了。
武南公是世袭爵位,手握重兵,历来不知道出了多少名将,要是真算起来,当年高祖建国之时身边就是因为有着武南公才稳坐江山。
历来大禹皇帝对于武南公都是礼遇有加。
只是没想到今年倒是出了个状元郎。
永华是第一次来武南公的府邸。
外面牌匾黑漆漆的,不过瞧着就有种不怒自威的架势。
太子前来贺喜整个武南公府都跪在外面亲迎。
永华一眼就看见了跪在前面的酆云衍。
怪不得永玉那个丫头会对这人“情根深种”呢。
之前京城里也不是没有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的文人。
永玉自持身份,还说过什么那些都是酸文。
如今倒是到处收集这武南公世子的文章诗词。
弄得宫里的小太监成日的往外面跑,怕是京城的那些文社都要逛遍了吧。
这人生的是真好,眉眼似星,低垂着眸子,看上去真有些文人墨客的样子。
太子微微咳了一声从刚才停了轿子就瞧见永华一直盯着人家郎君看。
不会真的看上人家了吧。
这样一想太子看酆云衍眼神瞬间就不对劲了。
酥酥从来没对别人露出这种表情来。
永华今日是一身郎君的装扮,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小娘子,不过跟在太子身边谁敢说些什么。
武南公夫人也是有诰命在身的,太子自然不敢怠慢,亲自上前将人扶了起来:“夫人快快请起,我不过是个小辈担不起夫人如此大礼。”
武南公夫人拜了拜才顺着一边嬷嬷的力道站了起来:“太子宽仁,只是礼不可废,今日殿下能来寒舍实在是让蓬荜生辉。”
“陛下让孤来就是为了恭贺世子大喜,世子文韬武略,都不在话下,我大禹有比臣子,是大禹的福气。”
武南公夫人微微让开了身子:“外面风大,殿下不若进去说话如何。”
太子看了一眼身边的永华。
眼睛还是往酆云衍身上瞟,忍不住咳了两声:“夫人请。”
虽然话是对着武南公夫人说的可眼神分明就是在永华身上。
永华收敛了神色老老实实的跟了上去。
武南公的院子是高祖时候赐下来的,据说是当初的老国公亲自选的。
雕梁画栋,亭台楼阁。
至少永华挺喜欢这种格调的。
有可能是太过于看的仔细了,丝毫都没有注意到前面的柱子,直直的撞了上去。
永华瞬间眼底沁了一层水雾。
过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可能是周围太过于冷清了,永华抬眸,只瞧着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站在自己面前的酆云衍。
不知道为什么永华从他眼睛里看见了些笑意。
不对就是笑了。
他笑自己了。
太子赶忙跑了过来:“给阿兄看看。”
武南公夫人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位是……”
太子没来得及说话,酆云衍直接双手拜了下去:“参见永华长公主。”
这位是永华……
整个上京城谁不知道永华帝姬,出生时候那是高僧批命的祥瑞,只要是永华帝姬在就可保大禹万世永昌。
一开始还以为就是太子带来的小宫人。
闻言所有人都躬下了身子。
永华直接站了起来她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太子还是关心永华的伤。
“拿开给阿兄看看,怎么样了。”
武南公夫人适时开口道:“府上有常住的医女,不如请长公主移步,去瞧瞧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