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双打的可能性与强制配对
星野汐在U17的存在感与日俱增,她的数据支持已成为战术制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个人实力尤其是那独特的精神力特质,也引起了教练组更深的考量。黑部由起夫的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控制台,目光扫过训练场上那些个性鲜明、单打实力出众的球员们。
“顶尖的单打选手我们并不缺,”他缓缓开口,对一旁的斋藤和拓植说道,“但在世界赛场上,双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缺乏的是真正具有统治力的、能够产生‘化学反应’的双打组合。”
斋藤至眯着眼,目光掠过正在独自进行精准控球练习的星野汐:“化学反应?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创造一些‘非传统’的组合。比如,将极致的理性与极致的感性配对?”
拓植龙二抱臂沉吟:“风险很大。默契不足反而会互相拖累。”
“所以需要测试。”黑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通知下去,下午进行一场特殊的双打循环赛。名单……由我指定。”
下午,当对战表公布时,训练营里响起一片哗然。教练组指定的组合堪称“灾难级”的混搭,充满了恶趣味般的强行配对。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星野汐 & 远山金太郎 VS 迹部景吾 & 切原赤也。
这几乎是将四个最不可能兼容的个体扔到了同一个战场上。
“诶?!我和小汐一组?”远山金太郎先是惊讶,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太棒了!小汐!我们一起把他们都打飞吧!哇呜——!”他兴奋地围着星野汐又蹦又跳,完全沉浸在对战斗的期待中,丝毫没有考虑“配合”这种复杂的问题。
星野汐看着对战表,琥珀色的瞳孔微微闪动,迅速调取了四人的所有技术特点、习惯路线、体能数据、甚至情绪波动模型。大脑飞速运转,开始计算这场比赛的无数种可能性和……最优解。与她搭档的金太郎,优点是无穷的精力、野兽般的直觉和恐怖的运动能力;缺点是毫无战术概念、注意力极易分散、状态起伏极大。他们的对手,迹部拥有卓越的洞察力和技术,切原则拥有破坏性的力量和不可预测的“恶魔化”,但两人都是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者,配合度同样堪忧。
“小金,”星野汐冷静地开口,打断了金太郎的欢呼,“听我指令。我会告诉你移动方向和击球方式。”
“好嘞!没问题!”金太郎答得干脆,他对星野汐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和崇拜。
另一边,迹部景吾看着这个分组,抚着泪痣,脸色不算好看:“啊嗯?和这个动不动就恶魔化的小鬼一组?真是……太不华丽了。”但他看向对面的星野汐,眼神又变得锐利起来,“不过,正好让那个数据女看看,本大爷在双打中的统治力!”
切原赤也则处于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状态,能和迹部前辈一组让他有点压力,但更多的是想要表现自己:“恶魔化!一定要恶魔化!打败他们!”
比赛开始。
chaos(混乱)几乎是注定的。
迹部试图用他的洞察力指挥切原,但切原一旦上头就完全陷入自己的世界。迹部的指令往往得不到执行,或者被曲解,气得他脸色发青:“切原!你这个不华丽的小鬼!听本大爷的命令!”
切原赤也:“哈哈哈!看我的!Jack Knife!”
另一边,星野汐和金太郎的组合则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机械与野兽”的组合模式。
“小金,左前方三步,正手削球,旋转强度35%,落点B区。” “收到!” 金太郎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冲出,精准地执行指令,打出恰到好处的削球。
“右后方撤两步,反手拦截,力量控制50%。” “哦!” 金太郎瞬间刹车变向,球拍轻巧一挡,将迹部一记沉重的抽击化解。
星野汐如同一个中央处理器,站在场中相对靠后的位置,不断接收场上的实时数据(对手位置、球速、旋转、甚至表情微变化),瞬间处理,并下达最简洁高效的指令。她本身也承担着防守和调度任务,她的回球没有任何多余动作,总是能将球送到对方最难受的位置,打断对手的进攻节奏,为金太郎创造下一次冲击的机会。
金太郎则完全放弃了思考,将身体本能和运动天赋发挥到极致,完美执行着星野汐的每一个指令。他的野兽直觉偶尔甚至会超出星野汐的计算,打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神仙球,而星野汐也能立刻捕捉到这种意外变量,迅速调整后续计算。
这种“绝对理性指挥+绝对野性执行”的模式,竟然产生了诡异的协调性和强大的压迫力!
“啧!”迹部景吾越来越心惊。他试图用洞察力看穿星野汐的战术,但她根本没有固定战术,她的每一次指令都是基于瞬时数据的最优解,变化无穷。他试图攻击金太郎这个明显的不稳定点,但星野汐总能用精准的预判和调度,要么弥补漏洞,要么直接将攻击引导向陷阱。
“可恶!那个数据女……”迹部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棘手。他引以为傲的洞察力,在星野汐那种海量实时数据处理能力面前,似乎变得有些滞后和被动。
“切原!”迹部终于改变策略,不再试图完全掌控,而是吼道:“放开打!用你的力量撕开缺口!其他的交给本大爷!”
他决定利用切原的破坏力来制造混乱,再由他来捕捉机会。
切原赤也闻言,彻底放开,红眼模式若隐若现,击球力量陡增,但也更加狂野不听指挥。
场面更加混乱,但迹部凭借强大的个人能力,开始在这种混乱中寻找胜机。
星野汐的处理器仿佛超频运转。她需要同时计算狂化切原的不可预测球路、迹部可能捕捉的机会、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金太郎的运动能力。
“小金,不规则跳跃,干扰视线!” “右后方高速移动,佯攻,实际目标左前方网前!” “承受这一击,卸力55%,回击路线C-7!”
金太郎嘶吼着执行,汗水飞洒,却笑得无比畅快。这种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尽情释放力量和执行命令的感觉,让他感到一种别样的自由和强大!
比赛陷入胶着。四种截然不同的网球风格猛烈碰撞,理性与野性,洞察与破坏,计算与直觉。
最终,还是星野汐和金太郎的“机械野兽”组合略胜一筹。星野汐在关键分上,计算出了迹部习惯性洞察的盲区,以及切原力量爆发后的短暂僵直,一个精准到毫米的放短球,拿下了比赛。
“Game,星野&远山,7-5。”
迹部景吾站在原地,微微喘息,脸色阴沉。他不是不能接受失败,而是无法接受这种被完全用数据算计的感觉。他深深看了一眼星野汐,眼神复杂难明。
切原赤也则累瘫在地,红眼褪去,一脸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远山金太郎则兴奋地扑向星野汐:“赢啦!小汐太厉害了!你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赢!下次还要和你一组!”
星野汐轻轻侧身避开他的飞扑,平静地记录着刚才比赛的数据,分析着其中的得失。对她而言,这又是一次宝贵的数据收集和实践验证。
这场强制配对的双打赛,让所有旁观者都陷入了沉思。
原来双打,还可以这样打? 那种绝对的信任与执行,那种理性与野性的结合,竟然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
教练室内,黑部由起夫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看来,‘非传统’组合,反而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星野汐的存在,或许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斋藤至轻笑:“只是,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被这样‘计算’着打球呢。”
拓植龙二点头:“但对某些特定类型的选手来说,她可能是最好的催化剂和增幅器。”
星野汐,这个以数据分析师身份入营的女孩,正在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重新定义着“合作”与“强大”的可能性。双打的种子,已然播下,只待合适的土壤,便能生根发芽。而她与不同王子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才刚刚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