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桂花香漫过现代花园时,南宫婉在翻土的锄头下,发现了两颗顶破泥土的嫩芽——是春天埋下的战壕西瓜籽,嫩绿的子叶像两只展开的小手掌,托着清晨的露珠。
“婉姐,西瓜籽发芽啦!”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西瓜生长手账”飞奔过来,铅笔尖还沾着未干的蓝墨水。她蹲在芽苗旁,小心翼翼地把尺子立在泥土边,“今天是九月初三,芽高两厘米,有两片叶子!”清漪提着洒水壶走过来,壶嘴流出细弱的水流,“李霖说战壕的西瓜籽喜欢湿润的土壤,但不能浇太多,不然会烂根。”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李霖发来的视频。屏幕里,战壕的田埂上铺满了晾晒的西瓜皮,小战士正蹲在新翻的土地旁,手里捧着一把现代寄去的西瓜籽。“婉姐,我们把你们寄来的籽种在去年的瓜田里了,乡亲们特意挑了阳光最好的地方。”镜头转向远处,几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正用小铲子给土坑松土,“他们说,要像你们教的那样,等芽长出来就搭竹架,让藤顺着架子爬。”
南宫婉把手机架在石桌上,让孩子们能清楚看到屏幕里的景象。“小战士哥哥,我们的芽已经长出来了!”孩子们举着自己的手账凑过去,本子上画满了芽苗的生长记录,有的还贴上了晒干的桂花花瓣,“等冬天来了,我们要把它们移到暖棚里,不让它们冻着。”
入秋后,花园里的西瓜藤渐渐枯黄,南宫婉带着孩子们把枯藤剪下来,晒干后收进储物间。“这些藤可以当柴火烧,明年春天还能埋进土里当肥料。”她一边说,一边把装着现代西瓜藤枯条的包裹封好,“给战壕寄点过去,让他们试试用枯藤肥田,说不定明年的西瓜会更甜。”
十一月的第一场寒流来临时,现代花园的暖棚里亮起了暖灯。那两株西瓜苗已经长到了半米高,翠绿的藤蔓顺着竹架蜿蜒,叶子上还挂着孩子们自制的“身份牌”,上面写着“战壕来的小绿”。越殷搬来几盆开花的水仙,放在暖棚的角落里,“给小绿做个伴,冬天也能有花香。”
视频通话时,小战士兴奋地展示着战壕的“西瓜苗小窝”——用稻草搭成的简易棚子,里面铺着乡亲们捐的旧棉被,几株嫩绿的芽苗在棚子里舒展着叶子。“我们每天都会轮流来看它们,给它们晒太阳,还唱你教的儿歌呢。”小战士说着,轻轻抚摸着叶片,“它们长得很慢,但很精神,就像战壕里的小树苗一样。”
冬至那天,南宫婉带着孩子们在暖棚里包起了饺子,特意做了些西瓜味的甜点——用晒干的西瓜皮打成泥,和着面粉做成饺子皮,里面包上豆沙馅。“等下给战壕的朋友们看看,西瓜不仅能夏天吃,冬天也能变成甜点心。”孩子们举着刚包好的饺子,对着屏幕喊:“小战士哥哥,冬至快乐!我们的西瓜饺子超甜的!”
屏幕里的战壕也飘起了饺子香,李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走过来,碗边还放着一块西瓜干。“我们用你们寄来的枯藤肥田,今年的小麦长得特别好,乡亲们说,明年要多种些西瓜,等熟了就晒成西瓜干,寄给你们当零食。”他拿起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几颗饱满的西瓜籽,“这是今年战壕西瓜里结的籽,我们选了最好的,寄给你们,明年一起种出‘跨时空西瓜’。”
孩子们在“西瓜生长手账”的最后一页,画下了一幅跨越时空的画:现代暖棚的西瓜藤和战壕稻草棚的西瓜藤缠绕在一起,上面结满了圆滚滚的西瓜,有的西瓜上画着现代的暖灯,有的画着战壕的稻草,还有一个最大的西瓜,上面写着“我们的约定”。
南宫婉把新收到的战壕西瓜籽埋进暖棚的泥土里,又把现代结出的西瓜籽放进寄往战壕的包裹。暖灯的光洒在芽苗上,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回应着远方的呼唤。她知道,这些埋在泥土里的不只是西瓜籽,更是跨越时空的牵挂与希望,等到来年夏天,当西瓜藤再次爬满竹架,当甜香再次弥漫在现代花园与战壕之间,那份藏在瓜籽里的约定,会在阳光下结出最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