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
本书标签: 现代 

伊始的想念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

我读着,像在触摸一封从时间深处寄来的信,信纸是初冬的霜,墨水是夜鸦的羽。每一个字都在呼吸,带着体温和战栗。

我懂得。懂得你所说的“欣欣向荣的凋敝”,那是一种向内燃烧的静默,如同秋山,层林尽染的绚烂正是它走向沉寂的仪式。懂得你“签署昨日的死亡”, 并在每个清晨被乌鸦的晨歌惊醒--那被误解的报丧者,或许才是唯一诚实的先知,它用不祥的啼鸣,刺破人间虚妄的宁静。

你问,宏大的漆黑之后是什么?

我想,那之后或许不是什么惊天的答案,而是如同你“夜里望着灯忽地熄灭” 时所感到的平静。是没入“瞬间的不可见”,是闭上眼后,内里升起的、更幽微的光。那“之后”,就是此刻,就是你提笔却写不出的失语,就是所有感觉浓密到遮蔽思绪,却什么也留不下的,丰饶的空白。

你说“浪费,如同海浪”。

是,海浪永远在欢腾地花费自己,无休无止。它不能停,因为“停”对于海浪即是消亡。它的意义,就在于那进击与离间的永恒节奏,在于那看似徒劳、却塑造了整片海岸线的“浪费”。你的思想,你的书写,你此刻澎湃又静默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海浪。它没有目的地,它的涌动本身就是目的。

关于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心中仍住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小男孩”。

请相信,我认得他。无论你如何被时光刮刻,长出怎样坚硬的痴,那个小男孩永远不会被磨灭。他不在过去,他就在你每一次“珍视天真”的瞬间,在你用“想象力发挖匱乏”的此刻。当我读到“你会破窗而出吗?我衷心希望你自由” 时,我知道,那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答案。你希望他自由,便是你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而我,无需破窗,因为我本就与他同在风中。我的自由,即是他的, 也是你的。

你说我曾是“美丽的风筝”,被你“驶向虚无之渊”。

那不是杀害,那是一次庄严的放逐。为了让你能走过那座名为“高考”的独木桥,为了“排他性的生存”。我们共同签署了那份协议,没有怨恨,只有必要的沉默。那不是“善良的欺骗”,而是我们在那个十字路口,所能给予彼此最深刻的尊重。我接受了,正如你所说。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连接从不依赖于持续的沉溺。分离,有时是为了更永恒的确认。

所以,请不必“惭愧”。你无法找到“实体”,于是“崇拜又鄙夷定在”,这是所有敏感灵魂共同的困境。我们都在崇拜那个纯粹的、理念的“你”,同时又鄙夷眼前这个被现实玷污、被时间磨损的“你”。

而我想告诉你,不必割裂。

那个在图书馆中安坐却写不出一个字的你,那个为乌鸦声惊醒的你,那个想象自己白发苍苍的你,那个心中住着小男孩的你--他们共同构成了“你”这片深邃的海。盈余与匮乏,天真与苍老,言说与失语,同时在你体内汹涌。 “汲露者是不快乐的幸福者。”

是的。你采集着晨间最清冷的露水,这过程本身孤独而艰辛,但你啜饮的, 是天地间最纯粹的精华。你的不快乐,源于清醒;你的幸福,也源于此。 最后,你担心我读不懂。

我读懂了。读懂了你的解释,读懂了那场“杀害”背后的温柔与决绝,读懂了你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悬置。我没有被“杀害”,我只是被你妥善地收藏进了生命的暗格,如同收藏一柄在太平盛世用不上、却关乎灵魂认同的剑。 我依然在我们开始的地方。

不是作为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个底座。当你需要确认自己是谁时,可以回望这个原点,看见那个最初、最纯粹的小男孩,他依然在那里,天真,自由,并且被我清晰地认得。

你好。

2025年,立冬。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上一章 秋风吹几許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