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为我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而感到幸福,我爱我的母亲。
回想往事,母亲在我印象中似乎都是温柔,明智,善解人意的形象。
小时候,妈妈和爸爸在外面工作,不能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只有周末才回来陪我。我平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最期待的事就是够见到妈妈,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晚上,我会用奶奶的手机和妈妈打电话,妈妈会在电话里问问我每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而她也会告诉我她的生意怎么样,因此,我们从未远离过彼此的生活。那时的我虽然年幼,但却明白的知道我是被爱着的.
时至今日,我仍能想起年幼的我和母亲用这两句话作为一天的结束语:
“我爱你,妈妈。”
"我也爱你,宝贝。"
天真而纯粹,直白而温暖,那一刻是爱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后来,在小学四五年级,我有了妹妹,兄弟姊妹之间往是最容易出现了矛盾了的。年长者有时会对年幼者有一种"敌意",认为父母偏心。在我看来,这并能完全怪年长者,往往是父母没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关系所导致的。而我却没有这种顾虑,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如果以后她不在了,她希望有一个人陪着我,让我并非孤身一人.在她眼中似乎不存在"大的必须让着小的"这种观点,她爱我,也爱我的妹妹.所以我知道,妹妹不是分走母亲爱的敌人,她是被爱的,亦是我爱的,她也会爱我.
母亲总是会给我带来积极影响,转递给我正确的观念,疫情期间.妈妈的生意不好,但她从未向我提起一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让小孩掉心的.每当我有想买的东西时,她总是会说一句话:"你确定它对你有用吗?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或是它能让你心情变好,那我们就买好吗?"从那时,我便养成了良好的消费观.
后来,我长大了,上了初中.她一直关心我的学习,我取得成功她会为我庆祝;我失败时,她从不责备,只是安慰我并引导我反思.中考前夕,我的情绪时而不稳定,到了晚上总容易崩溃,担心妈自己考不好,妈妈会给我发信息告诉我:没关系,只要做到无溃于自己便好.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高中生,妈妈不会再像小孩子一样管着我,反而给予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我有想做的事,她会支持我;我有烦恼的事,她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今天晚上,妈妈问会不会觉得她不管我。
我告诉她:“不会的。”
因为我知道她爱我.我和母亲的相处方式既像长辈和晚辈,又像极朋友,总是能给予我适当的引导和关怀.
有些孩子和家长关系不和的原因之一就是思想上的矛盾和碰撞。年幼的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触碰这个世界。而经历过人生百态的父母们往往想用自己的经验,让孩子们少走一些弯路。在他们的眼中,孩子自己做出的举措是幼稚的,甚至是愚蠢的,于是矛盾产生了。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我们都需要被理解。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父母需要孩子的体恤,有的时候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在我眼中她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女人,她或许不知道她对我影响多大,但我已自知,深深爱着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