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は私の心というキャンバスに、消えることのない色彩を滲ませた。」

两人一前一后,带着设备往客栈走去。陈昊似乎是个话匣子,边走边介绍自己的经历:
陈昊我主要是做世界音乐融合的,想从这些原生态音乐里汲取养分,看能不能搞出点新东西。
陈昊你呢?看你这设备,挺专业的,大项目?
任梓芋嗯,一个电影配乐。
任梓芋含糊地应道,并不想透露太多。
陈昊厉害啊。
陈昊挑了挑眉,也没追问。
回到客栈,吴阿妹看到陈昊,立刻熟稔地打招呼:
吴阿妹陈老师,又来了!这次准备住多久?
陈昊看情况,阿妹姐,看这次能不能‘偷’到点真东西。
陈昊笑着回应,显然已是熟客。
晚餐时,饭桌上多了陈昊,气氛活跃了不少。他显然比任梓芋更懂得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能用生硬的侗语跟吴阿妹开几句玩笑,也能跟帮工阿木讨论山里的野果什么时候最甜。
任梓芋大多时候沉默地听着,观察着。
陈昊任老师,别灰心。
陈昊注意到她的沉默,主动给她夹了一筷子腊肉。
陈昊明天我带你去寨子里转转,认认路。萨老那边,急不来,得找机会。有时候,契机比努力更重要。
他的热情和熟稔,让任梓芋在感到一丝安心的同时,也升起一股微妙的不服气。但她也清楚,在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陈昊的经验或许是她打破僵局最快的途径。
初秋的月光清冷地洒在吊脚楼上,溪流声潺潺。任梓芋躺在客栈硬板床上,听着窗外陌生的虫鸣,脑海里交替浮现着萨老平静却拒绝的眼神,以及陈昊那张带着爽朗笑容和精明眼神的脸。

代官山的午后,阳光被浓密的香樟树叶筛成碎金,洒在石板路上。宋宇辰牵着王倚悦的手,穿梭在布满小众买手店和咖啡馆的街区里,心情好得快要飞起来。
他今天特意换了身休闲装,看起来像个大学生,只有手腕上那块价格不菲的表暗示着他的收入。
王倚悦最近心情不错,突发奇想的来了东京想接宋宇辰下班。眼瞅着天气就要冷下来了,王倚悦随口提了一句“想吃冰淇淋”,宋宇辰就带她来了这家店。
宋宇辰就是这里!
他停在一家门面低调、排队却不短的意式冰淇淋店前,语气带着发现宝藏的兴奋。
宋宇辰我客户推荐的,说这里的gelato是东京天花板级别。
他说的客户,就是这桩中日跨国金融纠纷案认识的。那案子涉及一家中国投资公司和日本的一家电子企业,因为收购后的财务数据问题吵得不可开交,金额涉及上亿。宋宇辰似乎总能把工作和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将商务往来中获取的信息,转化为取悦她的资源。
排队时,他一只手搂着王倚悦的腰,另一只手漫不经心地划着手机邮件。那些关于财务数据造假的复杂问题,他只看个标题就匆匆掠过。
宋宇辰稍等啊。
他凑到王倚悦耳边,语气随意:
宋宇辰有个邮件得回一下,就一分钟。
王倚悦你忙。
王倚悦微微偏头,表示理解。
她不请自来,知道宋宇辰工作忙,本来就只是想接他下班,顺便逛一逛东京,只是没想到他抽出时间陪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