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引用了一个虚构但基于真实数据的模拟案例,涉及巨大的前期亏损和不确定的回报周期。
盛黎年“马先生,在这样的 scenario 下。”
她用了Scenario这个词,带着学术讨论的正式感。
盛黎年“数据模型显示前五年现金流均为负,市场培育期漫长且存在政策变数。您认为,决策者应该如何权衡短期财务压力与潜在的长期垄断性收益?支撑这种近乎‘赌博’的决策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甚至带了些哲学的思辨色彩。
马嘉祺静静地听着,指尖在紫檀木椅的扶手上轻轻点了两下,发出几不可闻的声响。
他看向她的目光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欣赏的情绪。眼前的少女,确实如盛明轩所言,绝非只会死读书的乖乖女,她的思维敏锐,提问的角度也足够刁钻和大胆。
马嘉祺“盛小姐这个问题,触及了商业决策的核心。”
他缓缓开口,这次他没有直接分析案例,而是反问道。
马嘉祺“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最应该依赖的是什么?是尽可能详尽的数据模型,还是某种……超越数据的直觉?”
他的反问让盛黎年愣了一下。她下意识地想回答“数据”,这是她所受教育的基础。
但看着他那双仿佛能看透迷雾的眼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隐约感觉到,他指的“直觉”,并非空穴来风。
马嘉祺并没有等待她的答案,而是继续说道:
马嘉祺“数据是基础,是理性的锚点,它能告诉你历史的轨迹和概率的分布。但真正顶尖的、能够定义未来的决策,往往在最后关头,需要一点超越数据的东西——那是对行业终局的前瞻性想象,对人性贪婪与恐惧的洞察,以及对自身判断力的绝对自信。”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锐利了几分。
马嘉祺“这种‘直觉’,是无数次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抉择,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所累积出的‘肌肉记忆’。它让你能在众人皆醉时,保持一丝独醒,敢于为那个看似遥远的‘可能性’下注。”
他随即结合她提出的模拟案例,阐述了他的看法。他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铺设了几种可能的路径,分析了每种选择背后需要承担的代价、需要的资源支撑,以及可能获得的收益层级。
他谈到了如何设置阶段性目标来管理风险,如何利用资本手段分散压力,如何构建生态系统来提升成功的概率。他的分析,将一场看似孤注一掷的“赌博”,解构为一系列精密计算和动态调整的战略步骤。
盛黎年听得入神。
她发现自己不仅在吸收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复杂和不确定中,如何保持冷静、抓住核心、并敢于决策的思维方式。
她看着他冷静剖析的侧脸,看着他偶尔做出的、干净利落的手势,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如同细密的蛛网,悄然在她心中。
他不仅化解了她的“攻势”,更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她看到了一个比她想象中更加深邃、也更富有魅力的领域。
气氛缓和的探讨与不经意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