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香在日记中写道:
我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而是为了看这世界,花是怎么开的,水怎么流,太阳何时升起,夕阳又如何落下。
我想,这才是我生命的意义。
那些世俗,只是选项之一。

孀看着眼前的少女,陷入了记忆的轮回中,或许她救的并不只是少女,还有自己阴暗的童年,既然自己没有遇到救赎,那就努力成为他人的救赎
接下来的日子,两位少女每天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也许是无味的,但身边有佳人相伴,似乎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同。
启蒙教材结束后就开始了四书的学习,朱熹认为应当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来读
“阿绫,我们先从《大学》读起。《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简明来说就是教你做大人。”
大人?等我长大不就是了吗?这还用学吗?懵懂的少女不清楚,但她不敢问。也许是曾经的生活,使她畏惧去疑问,也许是害怕眼前佳人嫌弃自己。她在唾弃自己的愚笨和无知
“做大人呢,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一个大人不仅体贴与理解天地万物,而且觉醒与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并且心怀天下。而《大学》就展现了一个‘万物—自我—他人'的内容,还帮助我们理清并指明人生努力的次第与目标。”
少女知道眼前之人看出了自己的疑问与窘迫,她并未直接说自己不清楚何为大人,而是直接解释,保卫少女自己的自尊。
紧接着孀突然严肃起来
“阿绫,大人并不好当,如今这天下又有几人配的上‘大人'二字。你看,当朝圣上,你我的父皇,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他是‘大人'吗?不理朝政,不恤百姓,每日享乐。那些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他们都自称大人,但有谁是呢?阿绫,阿姐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
“可惜我们只是一介女子,空有抱负,却无用武之处,最后报效国家的唯一方法竟是和亲,以此来换取一时的安定。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阿姐……凭什么?!我是愚昧的,所以我不理解。女子与心爱之人远走就是放荡无规矩,在人流中辗转便是水性杨花,而这些落在男子身上便是元宵夜奔,千金买笑称的上千古风流。女子只能在哪深院中,而男子呢?北荒的山永远为他们敞开,他们可以纵马高歌,可以去争自己的前途,从年轻到耄耋,只要他们愿意,那么他们就还是少年。阿姐,我不甘啊,总有一天我会驰骋疆场,告诉世人女子从不输与男子”
“阿绫……”
少女是天真的,但她是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