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吃饱了吗?”
“饱了”
“那行,把这些没有动过的打包,送到府里给底下的人尝尝吧”
待她说完,玉兰就去交代小二了。
不久,玉兰便回来了, 玉兰回来后,徐清清问:
“账结过了?”
“结过了,总共花费了二十五万黄金”
“这么贵,天啊,这可是黄金啊!看来以后要省着点花,那打包的菜呢?”
“小姐放心,店里会装进食盒送到府里的。”
徐清清点了点头,暗想到,没想到古代竟然有送货上门服务。
“走,咋们去街上转转”
走在大街上,她看见有卖冰糖葫芦的,便买了两串,递给玉兰一串说:
“吃点山楂消消食”
说完就看见前面有吹糖人的便走了过去。
只见捏糖的是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服,些许驼背,满头白发,布满了沟壑的脸,外加一口熬着焦糖的小锅,一把插着各式糖人的草木棒子,一筒木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了。他捏起一根木棍,挖出一勺焦糖黏在木棍上,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的用手拉出一点糖,放在嘴边,一口气下去,那糖竟像吃饱了饭一样,一下子鼓了起来。再看老人,整个过程气定神闲,好像周遭的吵闹并不存在。
“玉兰,你吃不吃糖人。”
“小姐,你行行好,我都吃了一天天,实在是吃不下。”
“算了算了,买上五十串给府里的姐妹送去吧”
“大爷,我要五十串糖人”
“好嘞,一共一百五十文”
“行,这是五两银子,麻烦您送到徐将军府上”
“这位小姐,你给的实在太多了,我不能要。”
“没事的大爷,就当是给您的幸苦费”
说完就拉着玉兰跑了。
大爷看着手里的五两银子摇了摇头,把银子藏好就收摊去了将军府。
“对了玉兰,你给我说说你家小姐和辰王什么关系”
她满脸八卦地看着玉兰。
“辰王曾救过将军一命,后来辰王出征那年,粮食收成不好,小姐便买了一千旦粮草送网边关。”
“后来我问小姐,辰王的救命之恩将军不是报了吗?小姐为什么还要送粮草,小姐说辰王殿下乃天下共主,想要改变这个世道,要从辰王入手。”
“难怪,不过你家小姐怎么知道辰王殿下是未来的天下共主?”
“我家小姐与敬和寺的长云大师交好,长云大师乃天下神算,各朝都想方设法的拉拢,但想见长云大师还是有难度的 ,因为长云大师只见有缘人。”
走着走着便到了京城最繁华的十字街街口,原来这就是徐清清的产业啊!果然气派,建筑都与之前走过的街道不一样。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红砖绿瓦或者那眼色鲜艳的楼阁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洛阳城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和诗意。
随意在繁闹的大街上倘洋着,脚下一片轻盈。绚烂的阳光普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那突π横出的飞檐,那高高飘扬的商铺招牌旗帜,那粼粼而来的车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张张恬淡惬意的笑脸,无一不反衬出云璃民众对于決決盛世的自得其乐。
京城的景观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热风拂面,行走路间,徐清清眼望着体味着这盛璃的繁华喧嚣,心头没来由地一喜。
南街中心是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行人。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行人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嚷嚷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如此盛况,任谁看了都心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