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家人就为我物色好了一所中学,我对他们的说法嗤之以鼻,我不喜欢那所学校,我有自己的想法,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我还是去了那所我不喜欢的学校。
我不喜欢那所学校是有原因的。
第一,我去那里就成了外乡镇的学生,背井离乡,举目无亲,一个人孤单极了。
第二,那所学校对待外乡镇的学生有偏见。我最不喜欢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第三,那所学校的教育条件没有我喜欢的学校好。
就算再不喜欢,我还是去了。
2016年9月1日,我深深记得这一天,我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汽车,去到了我即将呆三年的学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我要去的地方,正是空山。小学毕业考我太过骄傲,于是考的很差劲,而家里人为我选的学校挺严格,特别是对于外乡镇的学生。
学校出试卷,规定一定分数线,过了分数线,你就是学校一份子,没过,再见!而本乡镇的学生,你考零分都行。
我幸运的过了,成为了学校的一份子。
分班的时候,我却找不到自己的班级,最后是被班主任“认领”回去的。
去到教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我坐到了空着的座位上,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我认识的人,看着他们三五个在一起聊天,我感到十分孤单,我想老同学了,我想回家了。
可是,学校有规定,住校生不可夜不归宿,我不敢家人也不允许我这样做。星期日下午呆到星期五下午,在这期间,不可以出校门,四面都是高高的围墙,我们像是笼子里的小鸟一样,出不去了。
一入校门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