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一向是水泼也不进的。
因此虽然阖宫好奇也私底下关注着。
但众人能够知道的也就是长春宫请安结束后,皇上御驾果然进了永寿宫。
之后又臭着脸,怒气冲冲地回了养心殿。
瞧着应当是在永寿宫里动了大怒,可之后又派人送了一堆的赏赐物件到永寿宫。
之后也并没有传出任何对于令妃的处罚。
而对和敬公主这个最宠爱的女儿,皇上这次却甚至连一丁点安抚的意思都没有。
直到晚间时分从养心殿里传出来消息,皇上确实是雷霆震怒,在养心殿里大动肝火。
不过这怒火却也并不是对着令妃一人去的。
晚膳时分,皇后以教养不利的名义前往养心殿请罪亦被拒之门外。
皇上还鲜少这样当众给皇后娘娘没脸。
再结合对和敬公主的不闻不问。
显然,皇上虽然气恼令妃,但也十分不满和敬公主的行为。
到这里,皇后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但后宫众人也着实是松了口气。
至于皇上对永寿宫的态度,大家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一来虽然是令妃将事情闹大,但挑起事端的过错方却显然是和敬公主。
二来,想一想令妃的家世、那张脸、那自进宫以来的无上盛宠。
大家也基本能明白了皇上为何会在明明不满的情况下,也只是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而已。
令妃的宠妃之名,当之无愧。
虽然看似经历了一场危机,甚至可能会受到一段时间的冷落。
但这反而让众人切实感受到了令妃这个宠妃的含金量。
要知道,她们乾隆朝的上一位“宠妃”可还是昔日的娴妃呢,那位的日子过得……
在进冷宫之前,延禧宫也是三天两头的变冷宫呢。
当然了,人家有和皇上的情分,那也不是她们能比得了的。
但若叫她们来选,谁又能不羡慕向往令妃娘娘这样子的宠妃生活呢?
虽然有羡慕酸涩之人,但也只能叹息一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罢了。
翌日
晨起的请安,永寿宫在没有知会的情况下公然缺席。
皇后虽然恼怒,但也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如今的皇后只想求一个安稳。
后宫中接二连三的出现风波,任是谁的错最后也变成她这个皇后无能的错了。
请安结束之后,皇后再次到养心殿求见。
这一次,皇帝见了她。
富察琅嬅臣妾这几年疏于对璟瑟的教养,叫她被奴才们带坏、不懂规矩、不知长幼,臣妾有错,特来向皇上请罪。
皇后跪在地上,仪态端庄,神态语气惶恐。
皇帝沉着脸,“不知长幼”四个字叫他想起了嬿婉的话,想起了他那位不能被提及的真正“长辈”。
于是面色越发阴沉。
皇上璟瑟确实是被宠坏了,朕的嫔妃也是她能教训的?朕宠爱她、封她爵位,是为了叫她看不起她的兄弟们的?!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把朕这个皇阿玛置于何地?!!
皇帝的质问一声比一声高,殿内殿外众人皆有耳闻。
直到最后一句,几乎是对着皇后咆哮而出,皇后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摇摇欲坠起来。
而在皇后看不见的角度,皇帝将一句冲到了嘴边的话又强咽了回去。
要不然出自他这个皇父之口的“不孝之女”四个字,是真的会彻底毁了璟瑟这个女儿的。
说来,此前的皇帝就算再怎么迁怒璟瑟这个不懂事的女儿,也不会生出想要将其毁掉的冲动。
但从昨日开始便处于极端情绪化状态中的皇帝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异常。
富察琅嬅臣妾失职,还请皇上念在璟瑟年幼,给她一次改过的机会。
皇后以头抢地恳切道,虽然也气璟瑟给她找麻烦,但到底是亲女儿,皇后自然要护住的。
皇上皇后倒真是会心疼自己的女儿,只是可还记得慈母多败儿的道理。
当子嗣出了问题时,他们就突然变成了生母一个人的孩子。
但是面对皇帝阴阳怪气的讽刺,皇后头也不敢抬。
富察琅嬅臣妾知罪,还请皇上降罪。
好在,讽刺归讽刺,皇后这一番坚持的慈母之心倒也意外触动了皇帝些许。
皇上近一年来,宫中事端频发,于宫务、子嗣上皇后大概也是真有些分身乏术了,往后便由贵妃帮衬着皇后处理六宫事务吧。
皇帝话一开头,皇后心里便有了不好的预感,谁知果然便成真了。
但皇帝的处置确实没什么问题,甚至算是容情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皇上便是指着她的鼻子斥一句无能也没有任何问题。
富察琅嬅臣妾遵旨,谢皇上体恤。
而对于皇帝来说,原本他自然是想要令妃和贵妃一同协理六宫的。
有了养心殿“三足鼎立”的经验后,皇帝觉得自己的后宫确实也不能一家独大。
但昨日才被令妃冒犯,皇帝自然做不到今天便眼巴巴地送宫权给令妃,左右也不急在这一时。
当然了,令妃娘娘目下估计也没有这个兴趣。
皇上另外……从前宠着璟瑟,免了她许多礼数,如今瞧来倒是害了她,既如此往后便将规矩都捡起来吧。
富察琅嬅是。
皇后心里叹息一声,往后她这个女儿是真的再傲气不起来了。
要知道皇上当年免去的规矩中最逾制的一条,便是每逢年节时向嫔以上主位磕头请安的礼节。
包括主位嫔妃生辰,按照规矩璟瑟也要去磕头的。
如今璟瑟前脚冒犯了众嫔妃,后脚便被恢复了磕头的规矩,还是最疼她的皇阿玛亲口恢复的。
这两样打击一起,可想而知对璟瑟的打击。
丢脸虽然丢脸,但当所有的惩罚彻底落下之后,皇后反倒是意外松了口气,好在,一切还算是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至于璟瑟,经过这一次事情之后,皇后如今也觉得这适当的打击也未必是坏事。
固然会损失些颜面,但也好过往后闯出更大的祸患,她这个皇额娘着实是经不起她再来一次这样的折腾了。
而且要是将脸丢到了外头去,只怕到时候第一个容不下璟瑟的便是皇上。
这时,皇帝终于挥了挥手,示意皇后起身。
道谢后坐到皇上对面,皇后才想起来旁的事。
富察琅嬅今晨……令妃缺席了长春宫请安,不过并未告病,可是皇上……?
提起令妃,皇帝心里的怒气又隐隐涌动起来。
一副从昨天便盘旋在脑海中的画面再次清晰浮现。
那是昨日他在永寿宫中破防暴怒,而挑起一切的令妃就那么面无表情的坐在榻上,看着他的疯狂。
冷漠、平静,没有任何波动。
最终,回忆的画面里只剩下令妃那双永远望不到底的眼睛注视着他,冒着森森寒气。
一时间,连同记忆中的永寿宫西暖阁也被无限拉远,一切光线都被吞噬,只有那双眼睛。
富察琅嬅皇上?皇上?!
!
皇帝从悸动中回神,不动声色地松开了攥起的拳头。
皇上罢了,随她去吧,令妃……静静心也好。
皇帝最终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皇后不解,这到底是被禁足了还是没有?
富察琅嬅是,臣妾知道了。
…………………………
接下来的后宫总算恢复到了相对平静的状态。
众人惊讶地发现令妃娘娘一连数日足不出宫,皇上御驾也没有再日日降临永寿宫。
没有斥责,没有惩罚,没有原因,总之永寿宫似乎就这么自然地暂时退出了后宫之争中。
还没等众人开心,几日后,因为从小伺候自己长大的一众嬷嬷们被杖毙。
璟瑟公主大恸之下发起了高烧,皇后娘娘就剩下了这一个女儿,自然日夜看顾,免了六宫请安。
与此同时,刚接手协理六宫之权的贵妃也在忙着梳理着自己手中的事物,暂时没了争宠的心思。
这下子对于后宫众人来说,无异于一个盛世的到来。
尤其是令妃娘娘,要知道,皇上若一月进后宫二十日,令妃娘娘一人至少独占十五日,至少!
宠爱直接关系到怀孕的几率,皇嗣直接关系到她们的地位乃至后半生的命运。
这是关于生存资源的争夺,怎么能不叫人激动。
于是众人各展手段,花王退场之后,后宫又一次回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
初时,皇上也很是受用,不同于在永寿宫中时的心态。
面对后宫其余嫔妃时,皇上的心态着实要轻松恣意许多。
这种小心殷切的讨好、争宠也大大满足了皇帝的心理。
可很快,皇帝和后宫众嫔妃都感觉到了不对。
正如前文所说,永寿宫中每每欢愉时进入皇帝体内的丝缕怨气不止侵蚀他的内心,也会带给皇帝极致的欢愉。
简而言之,皇帝的阈值被强行抬升到了一个高度。
这倒不是说皇帝不中用了,而是他不再感到快乐、不再享受。
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感受上,索然无味又弃之可惜。
从前皇帝在永寿宫的欢愉中一个月不过去旁出三四回,穿插其间感受并不如何明显,纵然一时不渝,立刻便又回归了永寿宫怀抱。
可如今皇帝不愿立刻低头,反倒越发憋着劲儿要证明什么似的。
他甚至顾不上外界看法,直接收用了叶赫那拉意欢并封为舒贵人,希望这位美貌与嘉嫔并列,只在令妃之下的舒贵人能让他舒心。
可惜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不和谐的生活直接导致皇帝的心情越发糟糕,脾气暴躁程度也开始直线上升。
接连数日,前朝、后宫,都有人被训斥、惩罚。
可怜的舒贵人,自从成了贵人出了长春宫,才刚对自己的“声名在外”有了初步了解。
还来不及哭,就发现心爱的郎君是个喜怒无常的暴躁狂的事实。
虽然这也不能磨灭舒贵人心中“纯洁高贵”的爱意,但美好幻想与现实的碰撞也足够叫这位怀春少女痛苦。
而与皇上相反的是,永寿宫中的令妃娘娘最近状态十分非常的好。
进忠公公虽然是个雏儿,但好在令妃娘娘经验丰富。
而且进忠公公听话乖巧任摆弄,一个激动还会发着抖从耳廓一路泛起粉红到腰窝。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令妃娘娘的喜爱程度。
在进忠公公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的印记。
听他或沉醉、或哀求、或呢喃、或激动地喊着令主儿。
少年红粉共风流,锦帐春宵恋不休。
……
梅花帐里笑相从,兴逸难当屡折冲。
……
时间已经悄然进入深秋,京城的温度一日寒似一日。
唯永寿宫中,春日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