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的我们》第二章 军训
清晨五点,刺耳的哨声划破宿舍楼的宁静。我猛地从床上坐起,看到林小夏正手忙脚乱地穿军训服。
"快快快!"她一边系腰带一边喊,"迟到要罚跑圈的!"
我迅速套上迷彩服,却发现裤子长了半截。这是学校统一发放的军训服,显然没有考虑我们这些个子不高的女生。我只好把裤脚卷起来,用别针固定。
操场上已经站满了人,教官是个皮肤黝黑的年轻军人,姓李,看起来二十出头。他板着脸,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我们。
"立正!"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
我站在队列里,感觉后背已经开始冒汗。九月的太阳虽然不如盛夏毒辣,但依然让人难以忍受。我能听到旁边林小夏急促的呼吸声,她的脸已经红了。
"站军姿!一个小时!"教官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腿开始发酸,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痒得难受,但我一动也不敢动。突然,我听到"咚"的一声,有人倒下了。
是林小夏。
教官快步走过来,检查了一下她的情况。"中暑了,送医务室!"他指着我和另一个女生,"你们俩,扶她去!"
我如释重负,赶紧和另一个女生架起林小夏。她的身体软绵绵的,脸色苍白得吓人。我们扶着她往医务室走,路过江远所在的男生方队时,我注意到他站得笔直,汗水浸透了他的迷彩服,但他纹丝不动。
医务室里,校医给林小夏喝了藿香正气水,让她躺下休息。我坐在床边,看着她苍白的脸,突然有些羡慕。至少她不用继续站军姿了。
"你们回去吧。"校医说,"她需要休息。"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回到了操场。教官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示意我归队。站回队列的那一刻,我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中午吃饭时,林小夏已经好多了。她坐在食堂里,面前摆着一碗绿豆汤。"太可怕了,"她小声说,"我从来没这么难受过。"
我默默地吃着饭,感觉浑身酸痛。食堂里弥漫着一股汗臭味,混合着饭菜的味道,让人食欲全无。我看到江远坐在不远处,他吃饭的速度很快,但动作依然优雅。他的迷彩服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那道疤痕若隐若现。
下午的训练更加残酷。教官让我们练习正步走,一遍又一遍。我的脚底已经起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我看到周雨的裤子已经被汗水浸透,吴悦的嘴唇干裂得出血,但没有一个人敢喊累。
"坚持住!"教官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你们是省重点的学生,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考大学?"
夕阳西下时,我们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训练。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发现林小夏已经帮我们打好了热水。
"谢谢。"我由衷地说。
她笑了笑,"应该的,要不是我中暑,你们也不用这么累。"
晚上,我躺在床上,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宿舍里很安静,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我想起白天看到的江远,他站军姿时挺拔的身影,还有那道若隐若现的疤痕。
这个夜晚,我又做了个梦。梦里,我在操场上站军姿,太阳炙烤着我的后背。突然,我看到江远站在我面前,他的手腕在流血,但他依然站得笔直。我想喊他,却发不出声音。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林小夏摇醒的。"快起来,"她焦急地说,"周雨发烧了!"
我赶紧爬起来,看到周雨躺在床上,脸色潮红,额头滚烫。我们叫来了宿管阿姨,把她送到了医务室。
"你们去训练吧,"宿管阿姨说,"我在这里照顾她。"
操场上,教官的脸色比昨天更难看。"又少了一个人,"他冷冷地说,"你们是不是觉得生病就能逃避训练?"
没有人敢说话。我站在队列里,感觉双腿还在发抖。今天的训练项目是匍匐前进,我们要在滚烫的水泥地上爬行。我的手掌很快就被磨破了,火辣辣地疼。
突然,我听到一声闷哼。转头看去,是江远。他的脸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但他依然在坚持。我注意到他的右手在微微发抖,那道疤痕似乎比昨天更明显了。
"坚持住!"教官的声音传来,"还有最后一百米!"
我咬紧牙关,继续向前爬。汗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但我能感觉到江远就在我旁边。我们像两条受伤的蚯蚓,在滚烫的地面上艰难前行。
终于,训练结束了。我瘫坐在地上,感觉浑身都在发抖。江远坐在不远处,低着头,右手紧紧攥着左手手腕。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你没事吧?"我问。
他抬起头,眼神有些恍惚。"没事,"他说,声音沙哑,"习惯了。"
我注意到他的手腕上有一道新的伤痕,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划伤的。我想问,但看到他冷漠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军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训练。林小夏不再中暑,周雨的烧也退了,吴悦的嘴唇结了痂,我的水泡变成了老茧。
最后一天,教官难得露出了笑容。"你们比我想象的要坚强,"他说,"希望这段经历能让你们明白,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解散后,我站在操场上,看着夕阳下的校园。江远从我身边走过,他的手腕上缠着纱布,但步伐依然坚定。
"江远,"我鼓起勇气叫住他,"你的手......"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没事,"他说,"只是旧伤复发。"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完美的男生,或许比我们任何人都要坚强。他的秘密,他的伤痕,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校园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