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药理笔记
本书标签: 幻想  复习资料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笔记

α、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吸收缓慢,可维持1小时左右;肌内注射吸收快,维持30min左右;静脉注射立即起效,作用仅数分钟

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肾上腺素1.心血管系统

肾上腺素兴奋心脏

肾上腺素舒张血管

肾上腺素影响血压

肾上腺素如果事先用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取消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缩血管作用,则肾上腺素激动β2受体的扩血管作用会得到充分表现,引起血压下降,此现象为肾上腺升压作用的翻转。

肾上腺素2.平滑肌

肾上腺素3.代谢

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肾上腺素1.心脏骤停

肾上腺素2.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3.支气管哮喘

肾上腺素4.局麻佐药及局部止血

注意在肢体末端,如手指,足趾,**等处,手术时不宜加用肾上腺素,避免局部组织缺血,坏死。鼻粘膜或齿龈出血时可用净有0.1%盐酸肾上腺素的纱布或棉球填塞局部止血。

肾上腺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肾上腺素一般剂量可治,心悸不安,头痛等休息可消失,剂量过大可引起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故应严格把握剂量,血压剧升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老年人慎用。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糖尿病患者禁用。

多巴胺多巴胺与肾上腺素相似

多巴胺可使脑肾肠系膜血管扩张

多巴胺临床应用

多巴胺1.休克

多巴胺2.急性肾衰竭

多巴胺不良反应

多巴胺一般较轻微呕吐,恶心呕吐。滴速过快或剂量过大,可出现心律失常和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功能下降等,一旦发生应减慢滴注速度或停药,心动过速者禁用。

麻黄碱麻黄碱中枢作用明显,口服有效,易透过血脑屏障,大部分原形随尿排出。

麻黄碱药理作用

麻黄碱1.心血管

麻黄碱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

麻黄碱2.支气管平滑肌

麻黄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起效慢,持续时间较长

麻黄碱3.中枢神经系统

麻黄碱中枢兴奋作用显著,引起精神兴奋、不安和失眠等

麻黄碱临床应用

麻黄碱1.支气管哮喘

麻黄碱2.鼻粘膜充血所致鼻塞

麻黄碱3.低血压

麻黄碱晚间服用,宜加用镇静催眠药,以防止失眠。

麻黄碱禁忌症同肾上腺素

α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及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氧化变为粉红色乃至棕色失效,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常用其重酒石酸盐,口服使胃粘膜血管收缩,且易被碱性肠液破坏,不能产生作用,皮下或肌内注射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去甲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1.收缩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2.兴奋心脏

去甲肾上腺素3.升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4.其他 仅在大剂量时才出现血糖升高现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弱,对于孕妇可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

去甲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1.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3.上消化道出血

去甲肾上腺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去甲肾上腺素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或更换注射部位,原部位进行热敷,并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α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唑局部浸润注射,以扩张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2.急性肾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用药期间,尿量应保持在25ml/h以上

去甲肾上腺素3.其他

去甲肾上腺素高血压、甲亢、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无尿、严重微循环障碍者及孕妇禁用。

β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口服液在肠道破坏而失效,舌下给药能舒张局部粘膜血管,迅速吸收,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

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

异丙肾上腺素1.兴奋心脏

异丙肾上腺素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异丙肾上腺素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治疗时心脏兴奋,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

异丙肾上腺素3.扩张支气管

异丙肾上腺素4.影响代谢

异丙肾上腺素临床应用

异丙肾上腺素1.支气管哮喘

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吸收或舌下给药

异丙肾上腺素2.房室传导阻滞

异丙肾上腺素采用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给药

异丙肾上腺素3.心脏骤停

异丙肾上腺素4.休克

异丙肾上腺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异丙肾上腺素常见心悸,头晕

异丙肾上腺素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

异丙肾上腺素对明显缺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应加大心肌耗氧而诱发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异丙肾上腺素冠心病,心肌炎,甲亢患者禁用

上一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阻断药 药理笔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