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会山的空调冷得刺骨,陈薇却感觉后背不断渗出冷汗。她第三次调整翻译笔的音量,美国参议员伯恩斯的质询像子弹般射来:"中国光伏企业是否存在系统性倾销行为?"金属质地的翻译耳机里,机械女声将"dumping"翻译成"倾销"时,总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陈薇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演讲稿,突然停在第三页的某个段落。那里用铅笔标注着"甘肃案例"四个小字,笔迹已经有些模糊。去年此时,她还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光伏板质检线上,跟着李建国在戈壁滩的烈日下调试逆变器。她记得牧民巴特尔第一次见到电灯亮起时,用生硬的汉语说:"太阳真的能变成电啊。"
"陈女士?"主席的槌声将她惊醒,"请回答关于政府补贴的问题。"
旁听席角落里,中国留学生小林正举着手机。屏幕上,青雨安发来的消息在不断跳动:"国内光伏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西北荒漠现在像镶了蓝宝石!"配图是无人机航拍的画面——广袤的戈壁上,光伏板阵列正将阳光折射成一片蔚蓝的海洋。
"补贴?"陈薇突然摘下翻译耳机,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会场炸开,"去年李建国厂长为了省下补贴款,带着工人用泡面充饥三个月。而贵国给化石能源的补贴,是中国光伏产业十倍!"
会场瞬间骚动起来。伯恩斯议员涨红着脸正要反驳,陈薇已经打开平板电脑:"这是甘肃临夏的光伏扶贫项目。"画面里,满脸皱纹的老牧民正用光伏电力挤羊奶,旁边站着穿校服的小女孩,手里举着写满公式的作业本。
"你们加征25%关税时,可知道这些板子能让草原上的孩子晚上写作业?"陈薇的声音开始发抖,但不是因为恐惧。她想起上个月视频会议时,李建国指着苏州工厂新研发的异质结电池说:"老外越卡脖子,我们越要昂起头!"
听证会意外的转折出现在下午三点。当伯恩斯展示所谓"中国窃取技术"的证据时,陈薇突然从公文包取出个透明密封袋。袋子里是支磨损严重的翻译笔,笔身上刻着"Made in China 2012"。
"这是我父亲用第一笔光伏分红买的。"她的指尖轻抚过笔身上的划痕,"十年前中国光伏产业被你们用'双反'调查逼到绝路时,我们连像样的同传设备都买不起。"大屏幕上适时切换出画面:2013年苏州工厂的漏雨车间里,工人们正用放大镜比对进口电池片的纹路。
暮色中的国会大厦亮起灯光时,陈薇在台阶前拨通视频。画面里青雨安举着的平板上,全国各地孩子们制作的"贸易战"手抄报正循环播放。有个来自甘肃的藏族女孩画了幅画:光伏板像梯田般铺满山坡,旁边写着"太阳公公的礼物"。
"丫头,"父亲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带着熟悉的吴语尾音,"给他们讲讲,咱们的脊梁是怎么挺直的!"陈薇望着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突然想起昨天路过商务部时看到的场景——中国产光伏板正在白宫屋顶进行安装测试,在夕阳下泛着温柔的蓝光。
回酒店的路上,她收到李建国的邮件。附件是苏州工厂最新财报,欧洲订单量逆势增长30%。邮件最后附了张照片:质检车间墙上挂着幅儿童画,正是听证会上那个藏族女孩的作品。画框下方钉着块小铁牌:"第1亿千瓦纪念"。
陈薇把翻译笔塞进背包最里层。下次辩论,她要用中文,亲口讲述这些故事。车窗外,华盛顿的夜空突然飘起雨丝,但云层缝隙间,依稀可见几颗倔强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