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锦上添花的前提
本书标签: 古代  团宠女主  女性成长     

第269章 照彻清白心

锦上添花的前提

话音落时,茶寮外忽然掠过一声清越的鹤鸣。

落落摸出袖中皱巴巴的春闱草稿纸,纸上还留着修改过的算学公式,墨迹被雨水晕开又晒干,成了比任何勋章都珍贵的印记。

她望向灰衣人,断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下次造谣前,不妨先去仲城学院抄三百遍《女戒》新篇——记住,‘女子之志,当如流萤破夜’,从不借他人之光。”

暮色漫上荷田时,苏明澈替落落拂去发间草屑,指尖触到她耳后淡淡的墨渍——那是昨夜批改公文时沾的。

"臣十八岁考中仲城学院头名时,"落落忽然开口,断簪随动作晃出碎光,"苏明澈那时候才十七岁,在百公里外的小仲城醉仙居当学徒,他每日天不亮就揉面烤糕,托往来商队把油纸包捎到大仲城,藏进书院后门的老槐树洞,有次暴雨冲断了商路,他竟冒雨徒步三十里,浑身泥水里攥着块用油纸裹了三层的糖糕。"

她望向灰衣人,眼尾凝着冷光,"那时我连他面都见不着,他拿什么'攀附'?"

苏明澈忽然上前半步,铠甲肩甲蹭过她发梢,露出腕间褪色的红绳——那是她十八岁生辰时,托商队捎给他的平安结:"末将在小仲城后厨听人说,大仲城有个姑娘考了头名,连夫子都夸她'笔锋可破千军'。我偷偷攒了三个月月钱,托人在大仲城买了支狼毫笔,却不敢署自己名字,只在笔杆刻了个'苏'字。"

他喉结微动,"后来听说她收到笔时,在卷子上写的字比往常更亮。"

人群中忽然有个老妇人大喊:"我认得苏大人!当年她总在我院子里背书,把枣树都背得开花了!"

卖糖糕的张叔也挤过来:"苏明澈那小子,每次给落姑娘送吃的,都要在油纸里夹片野菊花!"

有个商队车夫也大喊:"我认得那糖糕!小苏每次都在油纸角画个小灶台,说'见画如面'!"

米铺王掌柜也跟着点头:"那年他托我捎过十斤糯米,说'大仲城学院最耀眼的姑娘爱吃甜'!"

"臣的榜首,"落落摸出袖中褪色的狼毫笔,笔杆刻着"大仲城癸酉科榜首",笔杆裂纹里还嵌着当年抄书时崩落的墨渣,"是在油灯下抄烂七本《九章算术》换来的,每到后半夜瞌睡得紧,就用针尖扎手心——这疤,"她伸出左手,掌心赫然一枚淡红圆点,"便是那时留的。"

她指尖划过苏明澈铠甲上狰狞的箭伤,"他的军功,是在北疆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用身体护住粮草车,生生把零下三十度的雪水焐成了温水。"

人群中响起倒抽冷气声。

落落忽然提高声音,断簪上的琉璃珠随气血翻涌泛起红光:"我们在大仲城书院啃窝头背书时,某些人在勾栏院听曲儿;我们在边疆医帐里剖冰取水救伤兵时,某些人在暖阁里烤火吃鹿肉——如今我们站在阳光下,他们倒敢质疑'清白'?"

"落落说得对!"忽然有人扒开人群,正是随落落赴边疆的大夫林清姝。

她袖中还沾着草汁,腰畔挂着盛伤药的牛皮囊,"去年胡骑夜袭医帐,苏将军杀退敌军后,浑身是血地抱着药箱冲进帐来,喊着'先救落姑娘'!那时我亲眼看见,他铠甲下的中衣都被血浸透了,却还惦记着给我们送火炭。"

"林清姝!"落落又急又气,耳尖却泛起薄红。苏明澈忽然转头看她,铠甲肩甲轻擦过她发梢,眼底映着边疆篝火般的光:"医帐里的事,不是让你别往外说?"

"偏要说!"林清姝梗着脖子掀开衣襟,露出肩头狰狞的刀疤,"这是替落落挡箭留的!当时苏将军砍断三根箭杆,自己后背中了两箭,却硬是背着落落落跑出箭雨——你们说的'攀附',就是拿命换命的交情?"

明德帝望着落落掌心的针疤,又看看苏明澈后背隐约可见的箭伤,忽然想起边疆军报里那句"军医苏某,与将军苏某,共守北疆三载,未尝败绩"。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朕该赐你们'生死与共'的金匾。"

"陛下不必。"落落忽然展颜一笑,从袖中摸出块硬糖塞进旁边孩童手里,"我们的清白,不是靠金匾证明的。

就像这糖——"糖纸在风里沙沙作响,"咬开才知道是甜是苦。"

瑶妃望着林清姝腰间的药囊,忽然摸出自己的绣绷。

绷面上绣着未完成的军医图,针脚间夹着根草茎:"本宫跟苏县令学了几天医术,才知道治箭伤要先刮骨去毒。你们在边疆受的罪......"

她声音微颤,"比本宫想的更重。"

"娘娘无需挂怀。"落落替她理了理绣绷,"边疆的风虽烈,却能吹开迷雾。就像这狼毫笔——"

她举起笔杆,"当年觉得它重如泰山,如今握在手里,却能写出'救死扶伤'四个大字。"

暮色渐浓时,苏明澈忽然指着远处荷田:"看,萤火虫。"

流萤如碎星落在落落发间,她抬手去捉,琉璃珠与萤火相映成辉。他忽然轻声道:"在边疆时,你总说流萤像提着灯笼的小医仙。"

"是啊。"落落望着掌心的流萤,"现在才明白,原来每个拼命活着的人,都是自己的提灯人。"

远处,边疆的号角声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那时她在医帐里给伤兵敷药,他在帐外挥剑守夜,月光透过牛皮帐缝隙,在他们交叠的影子上织出银色的网。

而如今,那些被血与汗浸透的日夜,都成了此刻掌心流萤的光——

不必借谁的太阳,因为他们早已把彼此的心跳,活成了照亮寒夜的火把。

灰衣人被拖走时终于低下了头,而人群中不知谁带头鼓起了掌。

这掌声里有大仲城书院的朗朗书声,有小仲城灶台前的烟火气,更有边疆雪地里永不熄灭的篝火——

上一章 第268章 短簪为笔书清正 锦上添花的前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70章 断簪流萤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