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我语》播出之后流量还不错,也给张云雷找了个营生,更是给安迪找了个营生,孩子在家闲着,跟着一起拍拍视频算是有人陪着玩,给师娘放个假。
更完第一个恐怖故事之后,大家都在想着要再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结果亲戚给安迪送来一只小狗狗,孩子被吸引的全部的注意力,直接宣布停更一期,大家都来陪着他看小狗。
张云雷也是比较喜欢这些小动物的,以前养小猫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杨九郎实在怕那小东西,所以最后还是找了可靠的亲戚送走了,当时张云雷还挺遗憾的呢。这次安迪抱回来的狗狗也不太大,张着溜圆的大眼睛从盒子里好奇的往外张望,大大的耳朵翘起来,像是在跟大家打招呼。
张云雷伸手摸了那小狗的头,他就很亲人的贴上来,蹭着张云雷的手,呜呜的撒着娇,谁能拒绝一只会撒娇的小奶狗呢?张云雷当即拿出手机好一顿拍,拍完又给杨九郎发过去,想了想,发了条微信。
安迪弄回来的小狗,可不可爱?这个你应该不怕了吧?
约么半个小时左右,对面才回过来,杨九郎似乎是趁着拍摄休息喝水的机会,直接回过来的十多秒的语音,“可爱,我倒是不怕这个,但是他不是安迪的狗吗?你想跟安迪抢啊?”
“不是,我意思是你要是不怕,我们以后也可以养一只。”张云雷也发了条语音回去,想了想又补了一句,“算了,万一往后我也忙起来就没空遛它了。”
张云雷心里是很喜欢这些小东西的,只是不能确定自己能否承担养育这样一条生命的责任,既然养了就要对它的一切负责,可张云雷偏偏就是这样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实在没有勇气笃定自己能够照顾好一条小生命。有时候张母也会说,张云雷这样子不打算成家生子也就算了,他自己还跟个小孩子似的呢,怎么能照顾好家庭,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张云雷摸着自己腿边毛茸茸热乎乎的小生命,心里思绪却越飞越远了。
他们师兄弟几个折腾这个短视频的事,流量还不错,所以很快就引起了栾云平的注意,栾云平也觉得这个方式可行,传统与流行结合的挺好的,所以就打算来看看他们的拍摄现场,谁知道一来了才发现,他们哪有什么拍摄现场啊,什么东西都是现凑的。
几个人聚一桌,安迪坐在最中间,连栾副总都得做他的下席。栾云平以他的专业角度对几个人进行了询问,“我想知道你们这个拍摄用的是什么机器?是电影的机器还是电视剧的机器?这个我很好奇。”
“副总,我们这个是专业的通讯机器。”杨鹤通接话到,心道哪有什么设备,如果说拍摄设备的话,那就是安迪宝贝的手机摄像头……倒也别说,清晰度和收音也都还行,主要也是咱男主角张云雷同志的脸扛造。
“再就是你们拍摄的道具,都是由什么提供的,谁来制作的?”栾云平一想就觉得肯定不是什么好答案,别是在哪捡的吧。张云雷正看着栾云平呢,立刻开口接话到,“啊,我们这个就是,基本上有什么用什么。”
果然,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便宜道具,横是从玫瑰园仓库里翻出来的不知道哪年演相声剧的时候用的那些玩意吧。副总无语三秒钟。紧接着栾云平又问到,“有的观众也很好奇,你们这个女一号,怎么给他配了个假人,为什么没给张云雷配一个大美女呢?”
“对不起副总,这个我有发言权,”李鹤彪开口说话了,一本正经的开着玩笑,“这两天我妈身体不好。”
别人没乐,安迪倒是哈哈乐了起来,在张云雷无奈且无语的眼神之下放肆大笑。
“我就问一件事,你们这个拍摄目的是什么?”
“哄孩子玩。”张云雷一脸认真且正经。那可不就是为了哄安迪玩嘛,难不成哥几个还指望副总收编这个短视频项目,然后给他们发工资不成。紧接着的几期更是将哄孩子玩这一点贯彻到底了,直接删除了演灵异故事的部分,成了玫瑰园生活日常vlog,张云雷现在最大的运动量就是陪着安迪满院子跑着玩。
杨九郎一有时间就会来找张云雷,陪着张云雷和安迪玩,安迪现在大了着实不好哄,好些话已经骗不住他了,贼精贼精的,有一回他还把杨九郎偷偷拉到一边问他,“翔子哥哥你是不是喜欢我毛舅啊?”
杨九郎当时就是一愣,心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知道的?要是看出来的,未免也有点太早熟了吧,于是开口问到,“你为什么这么问?是谁和你说什么了嘛?”
“没有啊。”安迪摇摇头,脑袋后面的小辫儿随着晃动两下,孩子又继续分析到,“你看,你每次来都给毛舅带零食,带的比给我的都多。毛舅都那么大了,你还给他买零食吃,你就是惯的他。”
这孩子准是听了妈妈跟亲戚说话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每次亲戚来都会给安迪买零食,然后师娘就会说孩子那么大了就是惯的他,这时候亲戚就会说,这不都是喜欢这孩子嘛。敢情他是这么分析出来的,杨九郎长长舒了口气,捏了捏孩子的小脸笑着说到,“是啊,我就是喜欢你毛舅,可喜欢可喜欢了。”
“杨九郎你跟孩子瞎说什么呢!”张云雷恰好过来,恰好听见杨九郎的话,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上前拉上安迪就跑了,走两步还回头嗔怪的瞪了杨九郎一眼。
为着录第一版样片的事张云雷又忙了几天,还加了几天班,倒不是老师对张云雷哪里不满意,而是张云雷自己总是觉得不满意,每一句都要反复录上几遍,然后跟着老师一起在调音室里反复听,反复纠正,所以录完整首也算是废了老大的劲儿了。声乐老师当时就觉得这一版已经很不错了,甚至可以作为最终成片,可张云雷还是觉得不满意,希望能再多改善一些小问题。
其实当初学习听潮和画中寻的时候,张云雷也是这样一遍遍的录,一遍遍的改,只是当时时间有些紧,成片催的也比较急,所以张云雷就选择了当时情况下最满意的样本。但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他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现状,追求永无止境的进步,所以概念里永远没有最好,张云雷就是这样的人。
没有最好,只有进步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