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归来后我杀疯了
本书标签: 古代  一见钟情  佛寺杀手     

chapter. 5尘封之秘

归来后我杀疯了

日子在史馆巨大的旧档库房里,仿佛凝固在了灰尘之中。在外人看来,萧云铗的整理工作,进展得如同蜗牛爬行。

每天,她依旧准时出现在那堆积如山的卷宗前。动作依旧是那样笨拙迟缓。拿起一份卷宗,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小心翼翼地翻开,目光茫然地扫过几行模糊不清的字迹,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然后,她会犹豫很久,才慢吞吞地将它放在某个架子上,或者“不小心”又让它滑落在地,引来一阵手忙脚乱和咳嗽。

角落里的王老史官,起初几天还偶尔抬眼看看,后来便彻底当她不存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她那张破桌子旁打盹,或者对着一本破书发呆。

浑浊的眼睛里,是对这份差事、对这个地方、乃至对眼前这位废物皇女的彻底麻木。

然而,没有人知道,当白天那层笨拙怯懦的伪装随着库房门关闭而卸下后,真正的萧云铗才开始工作。

夜深人静,静思苑的灯火早已熄灭。确认四周无人监视后,萧云铗悄然起身。

阿箩则像一道沉默的影子,守在外间门后,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昏暗的油灯下,萧云铗摊开从史馆带回来的、被她“不小心”夹在佛经里的几份誊抄纸,或者干脆就在脑海里进行风暴。

她的眼神锐利如鹰,再无白天的半点茫然。

白天在库房,她看似胡乱翻阅、动作迟缓,实则目光如电,飞快地扫过卷宗的关键信息——标题、年份、事由、人名、地点。

她拥有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那些重要的信息如同烙印般刻入脑海。

此刻,她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机器,疯狂地运转着,将白天零散摄入的碎片信息进行分类、串联、分析:

1.前朝老臣的功勋记录:谁曾手握重兵?谁曾深受先帝信任?谁又在女帝登基后逐渐被边缘化?这些家族如今的后人何在?

2.被搁置的旧案卷宗:尤其是那些涉及军功被夺、将领被贬甚至被杀的案子。

卷宗里的证据是否充分?判决是否草率?背后可能牵涉到谁?

其中一份关于“李贽将军通敌叛国案”的卷宗标题,让她目光停留了片刻。

3.地方历年奏报: 某年某地赋税激增或锐减的原因?某次灾害的赈灾款项流向?地方官员的任免背后是否有蹊跷?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和报告,隐藏着帝国运行的脉络和人心的向背。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仿佛在勾勒无形的棋局。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底因过度用神而布满血丝。

阿箩偶尔悄悄递进来一杯温水,她接过也只是抿一小口,心思全然沉浸在信息的海洋里。寂静的深夜,只有她笔尖偶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脑海中信息碰撞的无声轰鸣。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白天在史馆继续扮演笨拙的废物,晚上则在静思苑燃烧心智。萧云铗如同一块贪婪的海绵,无声无息地汲取着这座尘封宝库里的养分。

这天下午,在库房那堆混乱的卷宗里,萧云铗照例笨拙地翻找着。她拿起一份泛黄发脆、边角都卷起来的奏报。封面上写着:“天启十七年,青州大水灾情及赈济疏”。

青州?她心中微动。最近几天,在整理其他卷宗时,她似乎看到过关于青州漕运现状的零散记载,似乎不太乐观,朝堂上也有议论。

她装作费力地辨认着模糊的字迹,慢慢翻开。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青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淹没良田无数,冲毁房屋,灾民流离失所。奏报里陈述了灾情、请求赈济,以及当时朝廷采取的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

一切都显得很平常。就在萧云铗准备合上卷宗,将它归入“无用”一类时,她的目光扫到了奏报最后附带的、一份不起眼的河工勘察附录。那字迹潦草,更像是技术性的记录。

其中一行小字跳入眼帘:

“…查旧河道‘白龙涧’下游段,因前朝改道而淤塞废弃。然其地势较现主河道‘青川’为低,且基岩稳固。此次大水,白龙涧旧口虽堵,然水压剧增,疑有渗水暗涌冲击其下游‘黑石崖’基脚…虽暂未见险情,然隐患深埋,若遇特大洪汛,恐黑石崖有溃决之虞,将直灌下游三县…”

“白龙涧…黑石崖…隐患…” 萧云铗的心脏猛地一跳!她立刻联想到最近在另一份关于青州漕运现状的奏报片段中提到,因为“青川”河道近年淤塞严重,漕运受阻,工部有人提议耗费巨资拓宽加深“青川”。

如果那个被忽略的“白龙涧”旧河道隐患是真的,而且位置更佳…是否意味着,解决漕运问题,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耗费,甚至能一劳永逸地消除一个巨大的防洪隐患?

这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她强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依旧是那副茫然费解的表情,甚至还因为灰尘而咳嗽了几声。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奏报放在一旁,没有立刻归类,仿佛只是随手一放。

但那个关键的信息点——白龙涧旧河道与黑石崖的隐患,已被她牢牢刻在心底。这是她找到的第一枚,可能撬动凤帝心扉的“敲门砖”。

就在萧云铗不动声色地将那份青州水患奏报混入另一堆待整理的卷宗时,角落里一直半眯着眼睛的王老,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体。她那双浑浊的老眼,正透过昏暗的光线,若有所思地看向萧云铗面前那一小片区域。

这几天,她虽然表面上漠不关心,但毕竟是干了一辈子史官的人,对卷宗的摆放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她渐渐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位看起来笨手笨脚、整理毫无章法的大皇女,她经手后的区域,虽然卷宗堆放得依旧不算整齐,但那些原本散落一地、混在一起的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的卷宗,竟然被大致归拢了!

同一时期的卷宗被放在同一堆,涉及同一地域的也被放在一起。虽然归类还很粗糙,远谈不上精细,但比起之前纯粹的混乱,已然是天壤之别!

更让王老心头微动的是,就在刚才,她注意到这位皇女拿起那份青州水患奏报时,翻看的时间明显比看其他卷宗要长一些,而且,她似乎…还特意多看了后面附带的河工记录?虽然她很快就恢复了那副茫然的样子。

“巧合吗?” 王老心中暗忖。她想起昨天,这位皇女不小心碰倒了一堆卷宗,在慌乱捡拾时,曾用怯生生的声音问过她一句:“王…王大人,这个‘天启十九年’的…该放哪里呀?”

当时她觉得这问题简直蠢笨,不耐烦地指了个大概方向。但现在回想起来,她问的年份,似乎正是与另一份她刚“整理”过的、涉及某位官员调任的卷宗有关联…

一丝极其微弱的惊讶和探究,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小石子,在王老沉寂已久的心湖中漾开一圈涟漪。她再次看向那个在灰尘中笨拙挪动的单薄身影时,浑浊的眼底深处,多了一点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这个被所有人视为废物的皇女,似乎…有点不一样?王老端起她那破旧的茶杯,呷了一口早已凉透的茶水,目光却不再移开,开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默默观察着萧云铗的一举一动。

尘封的秘密,在笨拙的表象下,正被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揭开一角。而第一个窥见端倪的,竟是这个同样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史官。

云舟渡月下一章萧萧女鹅就要一见钟情啦😘

上一章 chapter. 4史海寻针 归来后我杀疯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chapter. 6寒梅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