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声选择在DE大厦的顶层办公室提出这次谈话。
周日下午三点,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顾行川的办公桌上,他正批阅着季度财报。
“顾总,”季声将《荒原之书》的剧本轻轻放在桌面上,“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顾行川抬眼扫过剧本封面,没有停下签字的动作:“如果是王安生的戏,不必谈了。”
季声深吸一口气:“我需要一年时间,这期间可以推掉所有商业活动,代言违约金我可以自己承担一部分...”
顾行川放下文件,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你知道DE明年在你身上的投入预算是多少吗?”
“一点二亿。”季声平静回答,“其中七千万是待支付代言违约金。如果我主动协调品牌方延期或调整方案,至少能节省四千万成本。”
顾行川微微眯起眼:“你算过?”
“昨晚刚更新的数据。”季声调出平板上的表格,“这是最优解方案,既保证DE最小损失,又能给我创作空间。”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顾行川转动座椅面向窗外,阳光勾勒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
“为什么是这部戏?”
“因为地质学家这个角色,需要完全剥离表演痕迹。”季声声音很轻,“就像当年在酒吧跳舞,戴上面具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顾行川突然轻笑:“你觉得自己现在不真实?”
“我在DE获得的成长都是真实的。”季声斟酌用词,“但需要一次纯粹的创作来确认演员的本质。”
“本质?”顾行川转回身,“你觉得商业片没有艺术价值?”
“有,但类型不同。”季声迎上他的目光,“王安生导演的戏是淬炼,而我现在需要这种淬炼。”
顾行川拿起剧本随意翻看:“半年野外体验,三个月语言训练,八个月拍摄...你知道这期间会错过什么吗?”
“知道。”季声调出行业数据,“但如果是王安生导演的戏,后续溢价可能超过机会成本。”
“可能?”顾行川合上剧本,“用确定的商业价值赌一个可能的艺术突破?”
“我可以用未来三年的分成担保...”
“不需要。”顾行川打断他,“DE不缺这点钱。”
阳光在地毯上缓慢移动,季声看着光影中浮动的尘埃,忽然想起四年前第一次走进这间办公室时,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顾总,”他轻声说,“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争取机会。”
顾行川沉默片刻,突然问:“如果我不答应呢?”
“我会履行完DE的合约。”季声抬头,“但七年期满后不再续约。”
顾行川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城市:“威胁我?”
“是坦白。”季声也站起来,“就像您教我的,谈判要亮出底线。”
顾行川背对着他,良久,他转身走回办公桌,按下内线电话:“取消今晚的饭局。”
挂断后,他直视季声:“给我三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季声深吸一口气:“第一,王安生导演五年内不会再拍戏,这是唯一机会;第二,这部戏的冲奖概率超过70%,能为DE带来品牌溢价;第三...”他停顿片刻,“我需要这次突破来延续表演生命。”
顾行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这是他在重大决策时的习惯动作。
“协调方案做详细点。”顾行川突然开口,“我要看到每个代言合约的具体处理方案。”
季声怔住:“您同意了?”
“初步考虑。”顾行川重新拿起财报,“下周三前给我完整方案。”
离开办公室时,季声在门口停顿:“谢谢顾总。”
顾行川头也不抬:“别高兴太早,要是方案有漏洞,一切免谈。”
电梯下降时,季声靠着轿厢深呼吸。
手机里存着顾行川最后那句话的录音,他需要反复确认这不是幻觉。
回到公寓,他立即联系律师修订方案,夜深人静时,裴聿发来消息:“谈判如何?”
季声回复:“他没直接拒绝。”
裴聿发来烟花表情:“有戏!”
但季声不敢放松,他了解顾行川,初步松口不代表最终同意。接下来72小时,他需要做出完美方案。
凌晨三点,他还在核对违约金条款时,收到顾行川的邮件:“王安生导演的制片方刚联系DE,要求签排他协议。”
排他协议意味着拍摄期间不能有任何商业曝光,这完全违背DE的运营模式。
他回复:“我可以零片酬出演,把片酬折算成DE的投资份额。”
五分钟后,顾行川直接打来电话:“你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吗?”
“清楚。”季声握紧手机,“艺术价值有时需要商业让步。”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打火机开合的声音:“明天早上八点,带完整方案来见我。”
通话结束,季声在书房呆坐许久。
天微微亮时,他给王安生导演发了条短信:“正在努力争取,请给我一点时间。”
发送成功后,他继续修改方案。
晨光洒在键盘上时,他忽然想起顾行川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谈判,是从看似妥协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