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初二学生的故事集
本书标签: 现代  作者大大是学生  初二党     

3、理性思考——心底松林·注

初二学生的故事集

《心底松林》前言:

写心底松树时,我的精神状态很奇怪,即处于一种理性与感性之中,由于当时我在学习方面做出的重大改变,连带着我的思考方式也进行改变。

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对我过往人生(其实也说不上)的一些总结和对未来人生的一些思考,这篇文章通篇都是暗喻。

(在看注解前,建议先看一遍原文哦~)

序幕-注

整个序幕,其实都主要暗喻了每一个人的最开始的状态,森林象征人生,去寻找灯塔象征学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三段象征了当时我本人的精神状态,即:“做不到快乐,也做不过伤心。”

后两段,少年对森林的好奇心,其实象征了每一个人刚刚踏上人生之路时相同的情感。

接下来是第一幕:灯塔,前三段,都描述了同一件事,即第一次寻找灯塔时少年的所见所闻,这里其实暗喻了大家六七八岁的状态,对世界充满好奇,还没感受到学习的含义。

第四段,我写了少年寻找灯塔的速度越来越快,象征着从八岁逐渐过渡到十二岁。

第五段,我写了寻找灯塔的途中陷耕增多,这一段象征着从小学升到初一,第六段,我有必要做一个长解析。

碍于当时写作技巧有限,我应该把这段写长一点的,这里,我分三段讲解,即:造访森林的机会、不再奔跑,坐上直升机、和他一样奔跑。第一段,即“造访别人森林的机会,”暗含的意思是,从初中开始我们已经长大,我把“造访别人森林的机会”比喻为“探求真心朋友”。

第二段,即“不再奔跑,坐上直升机”,这个暗喻的是前文,没错,就是那篇“陈醋”中的“嘲笑者”。

第三段,即“和他一样奔跑”,这个暗喻的是和少年一样的人。

第六段,“少年久久难以入眠”,指的是少年升入新环境后,不适应新学习和交友环境的状态。

第一幕结尾,即灯塔日出的景象,这个其实是少年在经过这些时期后看到的希望。(这里对应着初一结束,少年再一次成长)

注:本文有些偏作者个人经历。

第二幕,(对应初二开学),前一段,主要写的是初二开学以来,少年压力变大了,他有些不堪重负,“弥补自己的心”象征了少年想找回原有的状态。

第二,三个段,其实也是写的学习压力的事,二段中,“缺少了什么”,其实正是缺少了一些曾经幼时自己的一些童真,二段中还有“感性变少,理性变多”,其实正是一种长大的表现不是吗?

三段比较易懂(因为这就是当时我一部分的个人状态),这里就不多讲了。

这里,我借二段讲一下第二幕的深层主旨吧,(个人经历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每个人都缺少了童真。来到初中之后,你会感叹时间是多么的快,一天是多么的劳累,已被各种学习任务占满,到这时,你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成长了。

而成长的代价是什么,你抛弃了一部分童真,在压力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一些理性,你开始变得成熟、沉默、不那么爱成天傻笑了,这,都说明你长大了,可当你发觉时,你又会想要保持一部分童真。

青春期便是这样,有些矛盾,但都在成长。

好,回到主题

四段,仍然暗讽了嘲笑者。

最后一段,我借感性与理性代指成长,向未来的自己提出期许:愿在长大后,我还拥有童心。

注解完毕

后记:

本篇文章思想有点松散,偏向于我的个人经历,不过主旨仍是我的成长期望(及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

个人评级:中等。

上一章 2.第一巅峰——陈醋·注 初二学生的故事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21.我死在多年前的那个黄昏(发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