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昭听到门外传来了整齐的呼喝声,她掀开了帐帘。相柳审完细作回来,就看见灵昭站在门口,她望着认真操练的辰荣士兵,专注至极。
相柳:“是不是很傻?”
灵昭看相柳一眼:“你在说你自己吗?”
灵昭进了营帐,相柳紧跟其后。灵昭悠然自若地坐到了地毯上,相柳眸中微动,手中的锦帕又默默地收了回去。
她居然……丝毫不嫌弃。
灵昭倒了茶,她端起那盏云纹托底的茶杯,茗了一口,柔声地问,“义军中有很多妖族?”
灵昭刚观察到,辰荣士兵中有小半是妖族,相比于神族,他们浸染了风霜的脸庞更为坚毅,士气也更足。
相柳没回答,他此刻盯着灵昭手中的茶杯出了神,因为那个茶杯,
是他惯用的。
灵昭将一盏茶喝下,也未听到相柳的声音,便疑惑地看向相柳。
相柳的目光从灵昭手中的茶杯上移开,“他们不仅是妖族,他们大多还曾是妖奴。”
相柳问,“你去过死斗场吗?”
灵昭一下子明白了,“从死斗场逃出来的奴隶?”
相柳道,“死斗死斗,以命相搏,你死我活,不死不休。被抓进死斗场的妖族从来看不到希望,他们每日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在黑暗里挣扎,越挣扎越绝望。
当希望被给予,
他们会为之不顾一切,肝脑涂地。”
“相柳,你在告诉我,若我想收服辰荣义军,我应该去找那位给你们希望的洪江?”
灵昭想了想,又继续道,“但我觉得,一段恩情,并不足以支撑你们为了一个复国无望的辰荣如此尽心竭力。
你们在做一件认为值得的事情,不仅是为了报恩;
洪江带领辰荣义军缩在清水镇数百年,誓死不降,并不真是顽固不化,
不是吗?”
洪江不愿投降,
不愿了,不是几十年,而是几百年。
几十年,洪江心怀故国,不肯投降,是令人敬佩的大义。可几百年过去了,大荒各氏族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洪江依旧不肯投降,是否应该称为愚昧了。
那真愚昧吗?
如果洪江愚昧,又为何值得那么多人誓死相随?仅凭一段恩情,或者洪江的个人魅力,够吗?
相柳的目光凝落在灵昭的身上,“义父遵循辰荣王的意志,他不觉得妖族、人族低贱。
而那些曾是妖奴的妖族士兵们,他们曾听到过一句很好听的话,‘妖族,永不为奴’。”
灵昭:果然是。
灵昭了解过辰荣王的事迹,他是个能为子民尝百草的仁善君主。
辰荣会被西炎灭国,
原因 —— 西炎王的野心勃勃,导火索 —— 辰荣爆发了内乱,根源 —— 辰荣王触动了世家氏族的根基。
洪江这群辰荣义军的存在,是制衡。
有洪江他们的存在,西炎王又是个疑心重的君主,中原(原辰荣故土)不会对西炎王投以完全忠心,所以,中原不会为西炎所用;而为了防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西炎和皓翎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不会让百姓再次陷入民不聊生的战火中。
但也因为洪江他们的存在,西炎和皓翎无一国可以做到大荒统一,便没有刀口直接指向世家氏族,破开腐朽的贵贱阶级。
洪江或许在等,
等一个能实现人妖神三族平等的契机,
但他也忠辰荣,
灭国之仇永不可忘,
如果注定能带来三族平等的帝王出自西炎,洪江只会选择以身殉旧国。
不然,若洪江一心报仇和复国,他完全可以挑起战争,甚至可以让相柳去暗杀了西炎王子王孙,
而不是蜷缩于一个小小的清水镇,
御下纪律严明,不伤及无辜百姓。
灵昭已经知道她该如何说服洪江了,便有空注意那句 —— 妖族,永不为奴。
她听着,有些耳熟。
灵昭想不起那句话耳熟在哪儿,但她忽而注意到了另一个点儿,“你 ——”
灵昭缓缓地问,“曾是妖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