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军袄的牵挂
晨霜还沾在服装厂的窗棂上时,江春月已蹲在料堆前翻拣。新到的军绿色厚棉布摸着沉甸甸的,她揪起一缕棉絮看了看,绒长且密,心里踏实——给南边部队做的军袄,就得用这种顶好的料,才对得起战士们在寒风里的坚守。
“江总!地区民政局的刘同志来了!”张德芬抱着个暖水瓶跑进来,鼻尖冻得通红,“说听说咱要给部队做军袄,特意来问问情况,还带了部队冬衣的尺寸表呢!”
江春月拍了拍手上的棉绒,刚迎到院里,就见刘同志从自行车上下来,手里攥着张叠得整齐的纸:“春月同志,可把你盼来了!”他把纸递过来,“这是边防连给的尺寸参考,战士们大多高大,衣服得做得合身些,袖口和领口要严实,抗风!”
江春月接过尺寸表,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更亮堂了:之前还担心尺寸不准,这下正好按标准来。
正说着,林影芝抱着账本和一卷布样追出来:“江总,军绿色棉布订了五百米,刚联系了运输队,后天就能到。还有,农具厂和纺织厂的两百套冬衣,裁床已经下料了。”
江春月点头,转头对刘同志道:“刘同志放心,两百套军袄我们按这个尺寸做,棉絮用新弹的三层绒,里子衬细棉布,贴身穿不扎。您要是有空,现在就能去车间看初样——昨儿让师傅们试做了一件,领口加了厚绒,袖口做了双层扣。”
刘同志跟着进了车间,拿起样衣翻来覆去地摸,连声道:“好!这做工,比我见过的军袄还扎实!我跟你说,边防连的指导员特意托我带话,要是做得好,后续还想再订三百套,给周边哨所的战士们也换上!”
送走刘同志,日头已把车间照得亮堂堂的。江春月走到裁床边,见工人们正围着军袄样衣讨论——有人说要把衣襟做得再宽些,方便战士们揣东西;有人说要在口袋上加个暗扣,防止训练时东西掉出来。
“都按大家说的改!”江春月笑着点头,“战士们在外面吃苦,咱做的衣服得让他们穿得暖、用得方便。”
话音刚落,万全成手里扬着个信封跑进来,声音都带着笑:“春月同志,南边部队的信!这次是挂号信,还夹了东西呢!”
江春月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拆信封时指尖都在发烫。除了信纸,里头还掉出张小小的黑白照片——肖战穿着军装站在哨所前,身后是连绵的山,他笑得眉眼弯弯,胸前的领章格外精神。信上的字迹比上次更有力:“收到你要做军袄的消息,战友们都很期待。哨所风大,你做的衣服定能抗寒。附照一张,让你瞧瞧我现在的样子,勿念。”
她盯着照片上肖战的笑脸,眼眶慢慢湿了,把照片和信纸一起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军绿色棉布的淡香,竟一点不觉得冷。
“江总,边防连后续的三百套订单,要先记上吗?”林影芝在旁边问。
江春月抹了抹眼角,抬头时眼里闪着光:“记上!跟裁床说,军绿色棉布多备些,尺寸再核一遍——这军袄,不仅要暖了哨所的战士,更要暖了他们的心!”
缝纫机的“咔嗒”声再次响起,比往日更响亮。阳光落在堆得高高的军绿色布料上,暖得像要渗进布里,连空气里飘的棉绒,都像是沾了股让人安心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