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慈宁宫内。
赵祯站在殿中,目光沉静地看着端坐在凤椅上的刘太后。殿内檀香缭绕,却掩不住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母后,"赵祯缓缓开口,"您要朕娶郭家女为后,朕可以答应。"
刘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皇上英明。郭家世代忠良,郭清悟贤良淑德,正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赵祯的指尖微微颤动,但面上依旧平静:"不过,朕有一个条件。"
"哦?"太后挑眉,"皇上请讲。"
"杨玥娘在宫中任职两年,勤勉尽责,朕要升她为御侍,随侍左右。"
太后的笑容僵在脸上,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她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瓷器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官家,"
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杨玥娘不过是个小小女官,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母后,"
赵祯直视着太后的眼睛,
"朕已经答应了您的要求。难道连这点小事,您也要阻拦吗?"
太后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官家既然开口,哀家自然不会阻拦。只是......"
她意味深长地看着赵祯,
"希望官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赵祯的拳头在袖中握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朕明白。"
"那就好。"
太后站起身,
"婚期就定在下月初八,官家觉得如何?"
"全凭母后安排。"
走出慈宁宫,赵祯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他快步走向御花园,远远就看见玥娘站在杏树下,手中捧着一卷书册。春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玥娘。"他轻声唤道。
玥娘回过头,看见是他,连忙行礼:"参见官家。"
赵祯上前扶住她:"免礼。"
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册上,
"在看什么?"
"是《女则》。"玥娘轻声答道,"太后娘娘让臣女好好研读。"
赵祯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是太后在警告玥娘,也是在警告他。
"玥娘,"他深吸一口气,"朕要升你为侍奉在我身边的御侍。"
玥娘惊讶地抬头:"官家?"
"这是朕能为你争取的。"
赵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
"至少这样,你还能留在朕身边。"
玥娘的眼眶微微发红,但她很快低下头:"臣女......谢官家隆恩。"
……
三月后,杏花微雨时节。
玥娘站在回廊下,看着宫女们忙碌地布置着大婚的装饰。红绸挂满了宫墙,喜字贴满了窗棂,整个皇宫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大喜之中。
"听说郭家小姐生得极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两个宫女从她身边经过,小声议论着。
"可不是嘛,太后娘娘亲自挑选的,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好。"
玥娘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袖,指节发白。她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从赵祯答应太后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那个曾经说要娶她为妻的少年,终究还是成了别人的夫君。
"玥娘。"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浑身一僵,却没有回头:"参见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