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之后,奶奶带着奇悦,还有爷爷,回到城里妈妈所住的房子,送奇悦去了附近最好的机关幼儿园
奇悦上学第一天的时候,她和奶奶碰到了脚步匆匆的老姑奶奶
老姑奶奶就是奇悦的爷爷的姐姐,是个瘦小干瘪的老太太,她的眼睛也是小小的,但是直到今天依旧精神矍铄,眼里闪着光
奶奶问她去哪儿,老姑奶奶气冲冲地说她要去派出所告她的儿媳妇
奶奶说,那你赶紧去吧,我不拦着你
老姑奶奶忽然又停住了,返回来把奇悦抱起来,和奇悦说,以后长大嫁人了可要做好媳妇云云,说着还亲了她一口
奇悦盯着姑奶奶,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味道,她也不喜欢姑奶奶的亲亲
奶奶把奇悦抢过来,催促姑奶奶赶紧去派出所
老姑奶奶走后,奶奶恶狠狠瞪了一眼她的背影,用手背往奇悦脸上揩了一下
奇悦进班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小孩和很多大人,一个小孩哭起来,两个小孩哭起来,三个小孩哭起来,随后所有的小孩都开始哇哇乱叫,如丧考妣
奶奶看到奇悦不哭不闹的样子,心里还很高兴,因为她以为这是奇悦勇敢的表现,其实奇悦也很害怕,别的小孩都怕大人不要他们了,奇悦怕的是这群小孩,她觉得他们是傻子,或者是疯子,她不想和疯子傻子待在一起
不哭不闹是好事,但是即便被欺负了依旧不哭不闹,那就有问题了,奇悦的这种异常是在上小班之后慢慢被发现的
幼儿园的生活老师袁老师负责孩子的日常,根据她的观察,她也说不清奇悦到底有什么问题,她刚开始觉得奇悦可能是智力残障,但是奇悦会找规律,会背《采莲曲》,会数数,所以应该也不是智力残障,但是奇悦不会做集体游戏,不会参加集体的玩耍,反应更是奇慢无比,比如说赛跑,她要等发令两秒之后才跑出去,跑的时候只有一只胳膊夹紧身体在摇摆,跑步的速度也比别人慢了不知道多少
吃饭的时候是最让袁老师感到忍无可忍的,奇悦吃饭比跑步还慢,别人早就已经吃完了,她还剩半碗,难道要等到晚上?袁老师这么想着,便用力拍桌子催促奇悦,奇悦便端起碗大口大口地扒,忽然又咳嗽一声,米又从鼻子里出来了,袁老师的手背上沾了了一粒,于是她将米用餐巾纸擦去,再团成一团扔到奇悦脸上,把奇悦的饭倒掉了
还有一次,情况是这样的,袁老师掐着奇悦的脖子推她去盥洗室放碗和小勺,不小心用力过猛,让奇悦猛扑在放碗的不锈钢盆上,那个盆的边缘很薄,如果再磨一磨可以当菜刀使用,奇悦右侧腋下的皮被它全部刮掉了,她的伤口渗出组织液和血,棉毛衫就黏在了上面
痛定思痛之后奇悦想明白了,要想不被找麻烦,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吃饭速度,但是她在家里吭哧吭哧地练习,也没有什么起色,所以后来她都会选择直接不吃就把饭倒掉
尽管中午不吃饭,奇悦还是一天一天地长起来,她的块头很大,人们一般认为块头大的小孩不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其实不是的,奇悦每天都要被欺负欺负
坐在奇悦附近的是几个小男孩,他们的块头也很大,他们会摔奇悦的文具盒,把鼻屎抹到她的衣服上,再用自己的文具盒狠狠地打她的头
奇悦一声都不吭,这倒不是说她一点反应也没有,但是她总是在思考,如果和这几位打起来,自己有几成胜算,想着想着,别人都已经打完了,她还在想自己能不能打得过他们
奇悦被欺负的消息是隔壁班的表哥传出去的,虽然上课不在一起,但是集体活动,两个班是一起进行的,表哥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爷爷,他爷爷告诉奇悦的奶奶,后来,所有的亲戚都知道奇悦在学校是个挨打的沙包
奶奶风风火火地闯进学校去理论了,老师很无奈地摊手,奇悦自己不会还手,所以人家才专门去弄她,换个会还手的,那早就解决问题了
当时奇悦的班上有一个叫远远的自闭症儿童,他直到大班才转走,后来就一直在特殊学校,这个孩子长得白白净净,大眼睛长睫毛,漂亮得能当童模,却一句话都不会说,一到上课,总会忽然站起来,嘴里叽里咕噜发着怪声甩手围着课桌椅乱跑,必须要打几下,骂几句才能安静下来,就这么一个小孩,都被当成了奇悦的楷模,因为如果有别的小孩要打他,他一定会用牙咬,用手掐,把人家的皮肤掐出紫色的花来,就没人敢惹他了
奇悦的爸爸在国庆节回家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冒出火来,质问奇悦怎么这么没用,白长了这么大的个子,人家自闭症都知道还手,她却不会还手
奇悦去亲戚家做客,大家也会告诉她,别人打你,你也打他
但是奇悦还在心里盘算自己到底能不能打得过人家,迟迟没下得去手
后来在上中班的时候,奇悦中午睡觉的床位调了一下,调在一个叫典典的孩子旁边,典典中午有个习惯,他不睡觉,但也不能让别人睡觉,每一个睡在他身边的孩子都被他踢过腿,用被子蒙过头,袁老师吧奇悦调到他身边,正是因为奇悦不会还手,否则两个孩子闹起来一定会打断她的休息时间
典典踢奇悦,奇悦不还手,但是典典用被子蒙住她的头,她不得不还手,因为按住了以后呼吸不上来,她的手脚在天上乱舞,后来她用力一脚踹中了典典的肚子
当时奇悦睡在下铺左数第四个位置,典典在她的右侧,而典典旁边两个铺位没有人睡,所以典典挨了一脚之后整个人滚了出去,滚过那两个铺位掉在地上捂着肚子,嘴里淌着口水,看上去想喊,但是没发出喊声,只能发出一种细细的,捏着嗓子的声音
奇悦的奶奶被叫到办公室的时候,典典的爸爸已经在那里了,他冷冷地看了奶奶一眼,奶奶看着典典的爸爸,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快六十了,不再是年轻时带人闹事的时候了,她带着奇悦站远了一点,回瞪了一眼
老师在此前已经教育过奇悦,奇悦是个乖孩子,典典调皮,作为乖孩子就不应该和他一般见识,下次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告诉老师而不是暴力解决
奇悦听了以后有些疑惑,老师和她说的与家长和她说的貌似不太一样,到底是老师说得对,还是家长说得对,这应该怎么判断呢
奶奶来了以后,老师继续和奶奶说
奇悦这次的表现实在是出人意料,从前她都是很乖的,这次怎么打人呢,还好典典的身体没什么大碍,万一踢伤了问题可就大了
半小时后,典典的爸爸带着典典走了,走之前用手推了一下奇悦的脑袋,奇悦的头在他手里像个皮球似的,一推就动,人差点后仰栽个跟头
奶奶把她护在怀里,只恨奇悦的爸爸在上海,没人撑腰
根据艺术老师张老师所说,要改善奇悦和孩子们的关系,需要奇悦变得更有礼貌,幼儿园里都会教导孩子帮助别人,还有,要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
但是奇悦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人一来她就走,就算别人和她打招呼,她也当没听到,只有表哥跟她打招呼她才挥手回礼,谁让表哥放学给她吃薯片呢,但是,就算跟表哥打招呼,她也不看着人家,就好像瞧不起人似的
奇悦回家以后,又在思考老师和家长到底是谁说得对,但是今天的事情让她感觉到,应该是老师说得对,因为老师不仅教育她,还能教育她奶奶,说明奶奶比她大,而老师比奶奶大,所以听老师的应该没错
尽管奇悦很想听老师的,但是这中间还有别的问题,老师们都发现奇悦有时候听不懂她们说话,让她去扫地,去用毛巾擦桌子,或者干个别的什么的时候,奇悦就好像电脑忽然的死机一样,立在原地不知道干什么
甚至很搞笑,对于一些骂人用的话,奇悦也像中国人听外语,实际上大部分这类词汇奇悦都从小听到大,但从来没有理解过意思,她能听懂"白痴""笨蛋",更复杂的就不一定了,比如说"你真自由啊",这句话带点方言,意思是,你不守规矩,随心所欲,但是奇悦听到这句话以后只能想到"绿油油"这个词,她不知道绿油油的油和自由的由是不是一个字,同时,她其实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自由,因为如果自由的话她就不用上课,有时候老师说"你又肥起来了",这句话也是当地的方言,肥的意思是轻浮,奇悦听到以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她已经瘦成竹竿子了,身上找不到一块肥肉,但是尽管她心里不认同老师的,她也认为老师说的应该对,因为老师比奶奶还大
上大班的时候又有一件事再度让老师觉得她或许是智力残障,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终于睡在下铺的一个小女孩常常在午睡时间去厕所,连续半个月之后老师便让她站在床旁边,不允许再去了,奇悦看到以后心想,看样子午睡不能去厕所,可是不去厕所,忍不住,能怎么办呢?于是她决定尿床
连续尿床两天以后,奇悦的奶奶又接到了老师的投诉,老师告诉奇悦,以后要上厕所就要说
奇悦听了,一时间竟莫名高兴起来,她以为自己有了特权,也就是说,虽然别人不许去,自己却可以去
一个礼拜以后,奇悦也站到了床边,一边站一边伤心地想,自己的特权没了
通过这件事情袁老师又开始思考奇悦是不是智力残障,于是她指着奇悦直白地问她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奇悦沉默着,因为她也不知道,况且,袁老师问这句话时并没有什么预兆,奇悦也就不明白前因后果,她发现,她思考过这么多的问题,可唯独没想过她的脑子有没有问题,袁老师说,那你脑子确实有病
奇悦回到家与她妈妈商讨了一下,她妈妈坚持认为她的脑子是好脑子,同时举证,比如,会算数,会认字,会拼音等
也就是说,妈妈认为她的脑子没问题,而老师认为她的脑子有问题
妈妈是奇悦的长辈,奶奶是妈妈的长辈,所以奶奶比妈妈大,而老师比奶奶大,所以老师比妈妈大,说明老师说得更有权威,奇悦失望地想,看样子她的脑子有问题
关于脑子,奇悦没有更深入地了解,因为这个话题好像没法深入下去,老师只会告诉她脑子有问题,可从来也没说过有什么问题,老师自己也没搞清楚
这个问题,到了奇悦十六岁时才算有了眉目,当时奇悦得了躁郁症,然后她翻在一本名叫DSM-5的电子手册时发现了一类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精神障碍,她的床位医生是个年轻的硕士生,曾经迟疑地说,或许,有可能是这么回事,但是未经诊断的东西不能迷信
奇悦点头,这其实一点也不重要,种种事实已经表明她是全天下最差劲的废物,根本不需要再靠确诊阿斯伯格来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