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便是再愚钝的人,也能察觉出此事与不可说之人有关。
有些胆子大点的,倒能猜出是谁,可让他们出头,替乌拉那拉氏解决此事——太后和皇后可还没死呢。
知晓乌雅氏也被牵连其中后,皇后便将怀疑对象转为了太后曾经惹怒过的人。
她再不喜乌拉那拉氏,对他们的态度也没有孩童时期的纯粹憎恨,更何况那还是她的母家,遇见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不也是打了她的脸?
皇后面色狠厉,她将与太后有关之人仔细想了一通,最终把怀疑对象,锁定在了果郡王母子身上。
此世有安陵容挑明果郡王行事的不妥,再加上宜修喜欢对子嗣下手的狠厉性子,思索了一通,想倒他们母子身上也不是难事。
毕竟宜修也曾在深夜想过,太后还是太仁慈,才留下了果郡王一命。
如今自觉知晓真相的她,赶忙将这件事告知给了太后。
太后虽有所疑惑,但她的人手早已给了宜修,即便怀疑,也没有旁的证据。
毕竟她也被此事的狠厉程度吓得不轻。
她曾怀疑过安陵容与皇帝,但依照她对他们的了解,恐怕让她亲自动手解决族人,更符合她们的个性。
可惜,还未等她出手,果郡王就去了蜀中。
太后气恼,既然磋磨不了果郡王,那定要磋磨冲静先师。
族中的血海深仇,一股脑地被她倾泻在冲静先师一人的头上。
可如今的她,无法按照她过去所想一般,给予对手强大一击。
就连克扣对方的饭食,做的也断断续续。
这不仅有冲静先师身边都是安陵容傀儡的缘故,还有她实力大减,做不到先前鼎盛时期手段的因素。
可太后年老,被困在寿康宫中太久,思绪与精神早就无法变化,在加上当年冲静先师在她手中败得太惨,一时间她竟没反应过来,自己下手失败,这是手段不够的缘故。
她竟把一切归结为果郡王早有不臣之心,并且想要搜集证据,将这一切交到十四的手上。
好来日让十四踩着允礼,在宗室中赚个好名,使皇帝也不敢动他。
要安陵容说,太后有这番想法,倒不算是她一人的错。
毕竟自己记恨已久,持续压在自己头上的宠妃,一朝落败,的确是极大的喜悦。
皇帝嫉妒十七被皇帝亲手教导骑射,难道太后就不嫉妒冲静先师了吗?
她生育了两次,努力爬了一路才站到德妃之位,对方却轻松拿到她数年才得到的一切,怎能让她不难受?
只可惜,她还没继续磋磨冲静先师,乌雅氏与乌拉那拉氏,便被告上了朝堂。
太后与皇后或许不知,但对大多数朝臣而言,能够忍住不去弹劾乌拉那拉氏,不是因为皇家的宠爱,也不是他们不想成为外戚,也不是因为他们行走在外有多么的小心谨慎,而是因为他们太过废物。
废物到即便有了皇亲国戚的名头,也没干成什么大事。
但这不代表,他们双手就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