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真好啊。他在心里感叹。那样鲜活,那样无畏,仿佛世间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可他却不能不想,不敢不想。
太和殿近在眼前,文武百官已列队等候。康熙收敛心神,迈步走上台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皇上!皇上!"是小太监吉祥,跑得气喘吁吁,"璇嫔娘娘醒了,正闹着要见您呢!"
康熙脚步一顿,眉头微蹙:"胡闹。朕要上朝,让她好生待着。"
"可...可娘娘说若见不到皇上,就不吃药..."吉祥跪在地上,声音越来越小。
康熙闭了闭眼。这孩子...真是被惯坏了。可脑海中浮现出她红着眼圈耍小性子的模样,又觉得心头一软。
"告诉她,乖乖把药喝了,朕下朝就去看她。"康熙沉声道,"若敢不喝..."他想了想,竟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威胁,"若敢不喝,朕就收回那枚龙佩。"
吉祥领命而去。康熙摇摇头,继续向大殿走去。
群臣山呼万岁的声响震彻云霄,他却忽然走了神——若他日自己龙驭殡天,留下她和孩子在吃人的后宫里,该如何是好?
这个念头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奏报各地灾情、边关军务,康熙的目光却频频望向殿外。
四十多年的帝王生涯,他第一次在上朝时分了心。
"...江南水患..."
"...准噶尔部蠢蠢欲动..."
"...漕运..."
一个个奏报从耳边滑过,康熙的思绪却飘到了别处。他想起昨日批阅的奏折中,有一份是年世兰兄长年羹尧从四川送来的捷报。
那小子倒是个人才,不过而立之年就已官至提督,若能好好栽培...
"皇上?皇上?"大学士富察马齐提高了声音,"关于两淮盐政改革一事..."
康熙回过神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此事容后再议。"
他忽然直起身子,"年羹尧在四川的差事办得不错,着即升任四川巡抚,加兵部侍郎衔。"
满朝哗然。年羹尧虽立有军功,但资历尚浅,如此擢升实属罕见。几位老臣交换着眼色,却无人敢出言反对。
康熙扫视群臣,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知道这个决定有些突兀,但他等不了了。
年世兰需要强有力的外戚支持,而年家需要更快地崛起。他必须在自己还有精力时,为她铺好路。
早朝结束后,康熙没有像往常一样召见军机大臣议事,而是径直返回了西暖阁。远远就听见年世兰的声音,清脆如出谷黄莺:
"...我才不要喝这苦药!拿走拿走!"
"娘娘,这是皇上特意吩咐的..."
"皇上答应来看我的,人呢?"
康熙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挥手示意宫人不要通报,自己放轻脚步走到门前。透过珠帘,看见年世兰只穿着素白中衣坐在床边,赤着脚,一头青丝披散,正对着跪在地上的宫女发脾气。药碗搁在一旁的小几上,显然一口未动。
"朕不是说了,要你乖乖喝药?"
年世兰闻声抬头,眼睛一亮,随即又嘟起嘴:"皇上说话不算话!说好一下朝就来的,让我等了这么久!"
康熙挑眉:"看来是朕太纵着你了,连规矩都不懂了。"他走到床边坐下,端起药碗,"喝。"
年世兰眨眨眼,忽然凑近嗅了嗅药味,立刻嫌弃地后仰:"苦..."
"不喝是吧?"康熙作势起身,"那朕走了。"
"别!"年世兰一把抓住他的袖子,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我喝...但皇上得答应我一件事。"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