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神话——合出尘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综神话  杨戬同人     

【四十二】

综神话——合出尘

不过这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从前种种还在眼前回放,乱子却也不是那么好挑起来的。真要掀起争端,首先就该从人间下手。谁让人族日渐昌盛,受到大道垂青呢。

而他这徒弟虽与凡间有牵连,但是凡俗之中的亲人要么已经去世,要么踏上了仙途,杨戬合该是归属于仙界的。

但是这件事却不是与玉鼎全无关系。他终年不出,对外面的变化委实迟钝了些。但是既然陆压发现了,那其他神仙也未必毫无所觉。

心中思绪万千,玉鼎面上倒是没透出来些许。只是给刚吃饱的杨戬又倒了一杯茶,一切都隐入了心中。

杨戬心中是有些不自在的。陆压对他的外热内冷倒是没什么,杨戬对陆压也没有几分好感。但是因为他的事,让他的师父受了陆压的戏弄,这让杨戬很是愧疚。他身无长物,又修为浅薄,自是没什么可以报答玉鼎真人的,也只能努力修炼、不让玉鼎真人劳心。

“做的不错。”玉鼎突然说道。

对上杨戬有些疑惑的眼神,玉鼎微微弯了弯唇角。

“只是用灵力来支撑身体的运用还是有些粗糙。”眼见着杨戬脸上神情逐渐变得羞愧,玉鼎却是一点也没有怜惜的意思。“多试几次,也就不会摔到了。”

“!”

果然被看到了!

知道杨戬现在心境上的缺陷,玉鼎也并不急着让杨戬去修炼。杨戬之前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天资,如此一来,修炼反而不是紧要的事了。不先打磨好这块璞玉便急着雕刻只会把上好的玉料变成下等货色,只有让杨戬真正静下心来,才能彻底的磨去玉石上的石壳,以杨戬天资,反而事半功倍、眨眼间便有所不同。

于是原本的悟道变成了读书。早上吸纳紫气、然后便是练剑锻体,接着便是读书。

杂记也好,功法也罢,还有黄龙真人写的博物志、玉鼎随手记录的大道之理和粗略的想法,总之,杨戬要一直看、反反复复的读。玉泉山的书是昆仑最多的,便是放眼整个仙界,都未必有人及得上玉鼎真人藏书之丰。

杨戬的父亲亦是读书人,虽然杨戬性格还没有沉稳安定下来,难以像父亲那样以研究学问为乐,但是对看书,杨戬却是不抗拒的。

书中所记颇丰,不仅有功法道理、还有从前的旧事,以及各地风景特产。便是杨戬因为不能再修炼而一开始有些焦躁、后来却也是全然投入进了书中。

起初还偶尔会有些心焦,后来便已经不辨晨昏、不晓时间如何流逝了。且就算很多的书都很有用、也不乏生动有趣之文字,但是无用之书也不少,其实更是有许多謷牙诘屈、让人难以读下去的内容。被知识充盈了见识,又被这些饶舌之语磨砺的心性,杨戬的焦躁轻浮却是被打磨去了许多。

如此,他才被玉鼎真人允许重新开始悟道修炼。只是这读书的习惯却是保留下来了,无论多忙、杨戬必是要抽出时间来看几页书的。

心神沉稳下来,杨戬悟道也更为顺利。从前抓不住玄妙道意之时杨戬还会下意识的着急,如今却是不再计较一时的进了。道者,自然也。但是道却并不是真正的只仅仅无为、顺其自然,不然他们又何须修炼、何必特意去悟道。其中真机,还是需要修道者自己去拿捏。有人便适合急一些,有人则需要放平心态,杨戬不知自己如何,他也是在探索,这是玉鼎真人也不能帮助他的。

等到杨戬积累了一段时间的修为之后,玉鼎才开始让他修习法术。

这首先要学的自然是变化之术。变化之术,说起来倒是不难。初出茅庐的小妖都能拿着几片叶子去变贝币、然后到人间花用。只是小妖妖力浅薄,维持不了叶子的变形,过不了多久,贝币就会重新变回叶子。即便如此,也足以说明变化之术的简单了。

但是它其实也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拿叶子变钱不过是障眼法,不入流的把戏罢了,有些修为的都看不上这种浅薄粗陋之术。真正的变形之术能一直维持住形态、除非实施者解术,又或者是被人破解。再高深一些便是真正的转换,叶子变成贝币、那它就是贝币,变成一只蝴蝶,它也就是会生长会死的蝴蝶。再往上延伸则是千变万化之术,分有三十六变与七十二变,这天罡地煞相对应、则又有看除变化的逆反之术。

所谓术法,所谓移山填海之能,从无到有之神奥,其实都与变化之术有一点关系。不先学会怎么把一件东西变成另一件东西,又怎么能会把没有的东西凭空变出来,就更是不能掌控自己的法力了。

学变化之术也不仅仅只是变个花草钱币来玩,这是浅薄法术里面最简单的小道、也是能帮助修行者学会更深奥的法术的大道。所谓法术,其实是先有法力、然后再有法术。功法尚能有传授之法,施展法力却是只能靠自己。对法力的运用尽在变化之术之中,心有所得、控制得当,便是能随心所欲,即使做到言出法随也并不奇怪。

此道入门极易,或许有人不会其他各种功用的功法,但是只要有了法力,就没有会在简单的变化之术上失败的。无非是最开始的时候成功的是快是慢罢了。

玉泉山最多的就是雪。

杨戬也并不挑东西,随手握了一团雪,不长记性的被冻的指尖都开始疼,然后赶快把雪团扔在了案上。

把手笼在唇边哈气,等到手终于暖了起来之后,杨戬便开始做正事了。他要把这团雪变成一颗玉石。

施展变化之术不需要什么口诀。杨戬心中想着玉石质地,细细描摹玉坠的形状花纹,最终毫不犹豫的延伸出法力、包裹住这团白莹莹的雪。

被握成了团的雪在法力的包裹下变的莹润起来,表面变得平滑、然后出现了层叠的花纹,细腻的玉色里面是氤氲的飘絮,这边是杨戬用变化之术所变出的玉坠了。

虽然第一次就成功的变出了想要的东西,杨戬却还是有些失望。这玉并不纯洁,里面还有飘散的杂絮,而且上面还有一道细细的裂痕。用手触上去,却还是冰雪一样的凉,这也是他并没有运用好自己的法力的证明。

总体上来说其实还算不错,可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杨戬并不满意。虽然也许他稍微放松一些反而可能更容易有所成,但是杨戬很难做到这一点。他现在总是不自觉的集中所有精力,刻意去刻画每一处细节。但是杨戬其实对细微之处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变出来的东西便满是瑕疵。

让杨戬不满意的原因还有一个。这个玉坠他本来想拿来送给玉鼎真人的,虽然只是一块变化出来的普通玉坠,但是这是他第一次使用变化之术——或者说是他第一次用法术,对杨戬来说意义非凡。而玉鼎对杨戬的意义也并不普通,所以杨戬才会生出这种想法。只是成果委实不能让人满意,杨戬也就歇了这个心思。

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杨戬越看越绝对这块玉坠难看。一时间,他头上不存在的呆毛都蔫了起来。失望一下,杨戬还是将案上散落的细雪变成了一根红线,用红线把白色玉坠绑了起来。

毕竟是第一次施术所变,尽管有些不满意,杨戬还是没有把它丢掉,而是想收起来。然后,再继续去练习。

一只手突然出现在杨戬面前。

玉鼎收了徒弟这件事,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让其他的昆仑金仙消化。

虽然是同门师兄弟,而他们阐教又一向护短,但是昆仑金仙却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玉鼎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说冷心冷肺,玉鼎却是性情很是淡漠、不易与人交游的。他们合理怀疑——不,他们敢肯定,就算他们这些师兄弟死光了,玉鼎也只是会拔剑去给他们报仇、而不会有太多悲恸。

这倒也并不让他们介怀。修行本就是还真之途,玉鼎性情如此,又怎么能轻易让他改了作态。只是,越是这样,就越是显得玉鼎收杨戬为徒这件事不正常。

为什么啊?

非是他们看不上杨戬,一来杨戬已经是他们的师侄了,阐教素来护短;二来杨戬资质心境也都不错,虽然有些瑕疵、但是真正无暇之人也不需要辛辛苦苦的修炼,等着立地成圣就好了。可是过去也不是没有比杨戬更优秀的神仙想拜玉鼎为师,玉鼎一个都不理、清清冷冷的从人家身边飘然而过,端的是纤云不沾身。如今这么轻易就收下了杨戬,可杨戬又有什么不同呢?凭他是仙凡之子?还是说玉鼎也看脸?

元始天尊对他们口中的“也”很不高兴。

而且——玉鼎会教徒弟吗?

这话他们倒是没立场问。

昆仑金仙哪有会教徒弟的,他们都是一个比一个歪,带出来的徒弟自然也不用多想。可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上梁不正呢。

话说回来,他们固然不会带徒弟,但是对徒弟肯定是极好的。像是广成子,徒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想学就不想学,一看就是专门培养纨绔的。不过所幸广成子的徒弟大多比较自律、又很会约束自己,这才没给这方天地培养出几个祸星来。再说赤精子,带头打架的就是他;惧留孙,什么宝物都随徒弟拿;太乙倒是没收徒弟,但是看他的言行,以后也是一个不辨是非、被人找上门来告状还要反问对方为什么不乖乖蹲好被自己徒弟打的。

可是玉鼎不一样。

虽然他们很确信玉鼎的确继承了阐教帮亲不帮理、护短不认人的光荣传统,但是玉鼎在阐教之中还是一个不太一样的特例。无他,玉鼎虽然也不太正常,但是在阐教众多不正常的神仙里面却正经的出奇。

他们完全想象不出来玉鼎宠爱弟子的样子。

在昆仑金仙的想象里……

杨戬怎么学也学不会一个法术,小少年气的把玉简扔了出去、自己成了一个河豚。

“师父!我学不会!”

玉鼎宠溺一笑,摸了摸杨戬的头,把杨戬拉到自己身边,霸道的说。

“不会就不会,等一下为师就把所有会这个法术的人都杀了。”

嘶……好怪。

但是不得不说,还挺上头。

虽然是他们自己亲自想出来的诡异东西,但是昆仑金仙还是承认,这大概是不可能实现的。真实的情况更可能是……

杨戬试了几次,都无法达到玉鼎的要求。早就被玉鼎的严厉与不近人情吓怕了的杨戬脸色煞白,低头来到玉鼎面前。

“师父,徒儿没用,没能让您满意。”

玉鼎眼中闪过一丝厌倦,一把斩落无数神仙的薄剑出现在手中,剑锋搭在杨戬肩上,抵着他的脖子。

“继续。”冷淡若玉石雕像的仙人语气似结了冰。“如此简单,怎么能做不好。”

于是杨戬战战兢兢、忍着泪意继续。

……

更怪了。

几个神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沉默。玉鼎虽然冷然,但是也不至于……原来玉鼎在他们心里是这种形象吗?

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去玉泉山看看他们的师侄。

上一章 【四十一】 综神话——合出尘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