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皇帝在前朝提及有意立德妃为后,话音刚落,前朝竟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有一半的势力反对,其中便包括陈贵人的父亲一族。
纯平亦站在支持德妃的一派,两派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青贵人的父亲缓缓出列,低声道:“皇上,如今后宫子嗣尚且不多,臣以为不宜过早立后。祁贵妃与嘉嫔娘娘皆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的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榆庶嫔的父亲紧跟着附和:“皇上,论起后宫谁打理得最为妥当,当属陈贵人。而且唯一的皇子也出自陈贵人。依臣看,现在确实不宜立后。”
元宸听罢,唇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那若朕指陈贵人为后呢?你又是否支持?”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直视对方。
榆庶嫔的父亲顿时哑口无言,支吾道:“这……还是由皇上定夺吧!”他擦了擦额头渗出的冷汗,心中暗自叫苦。
而德妃的父亲德尚志则满脸春风得意,笑呵呵地道:“但凭皇上做主!臣携一家愿为皇上效力。”他的语气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
纯平心底却泛起一丝酸涩,可他知道,皇上自有他的打算。况且德妃相较自己的闺女,确实稳重许多。自家那个冒失的女儿,在这方面显然不太适合。
“另外,朕这两日处理渠南关一事,已是心力交瘁。经过多方面推敲,这次带兵还是纯将军合适。虽然朕给了他一个闲职,可为国效力,纯家想必不会推辞吧。”元宸的话音落下,殿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纯平。
纯平早已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此刻拱手道:“臣受皇上与朝廷的恩惠,此时皇帝需要老臣出面,臣自当竭尽全力!况且渠南关事务棘手,由臣出关也是常理,皇上不必有负担。”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元宸原本有些防备纯平会推辞,听到这话,心底却浮现一抹复杂的情绪,连看着纯平的眼神都变得不明。
自己本想借此事让纯平出面压制局势,最好是战死沙场。然而此刻,他的想法却又有所动摇。
“朝中不乏年轻才俊,只是经验尚浅。因此,朕决定选出两位跟随纯将军前往渠南关驻扎。若是真要打起来,也绝不手软,朝廷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元宸的声音严肃而坚定,目光扫过众人,令人不寒而栗。
最终,人选敲定为陈贵人的弟弟和祁贵妃的表弟,两人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
至于白允熙为妃之事,南港那边似乎还想观望一番,看看大于派人到达渠南关后的态度再做决定。于是,一行人整装待发,三日后启程。
而在宫中玩剑比划的纯露听到消息后,心中涌起一阵愤恨。她紧紧握了握拳头,压住心底翻腾的怒火,“走,去承乾宫!”
纯露带着橙儿来到承乾宫,见到了江顺德。江顺德忙去请示元宸,“皇上,嘉嫔娘娘来了。”
元宸正坐在暖座上看着一封书信,头也不抬地道:“若是为了她父亲的事情,就让她回去吧,不必见朕。”
纯露听闻,强笑道:“你告诉皇上,本宫过来并非求皇上放弃这个决定,而是另有他事。”
江顺德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退下。
纯露顺利坐在元宸的另一侧,元宸依旧没有抬头,淡淡问道:“你过来是为了什么?朕已经下令,不能反悔。”
纯露努力维持着面部的笑意,“皇上意已决,臣妾自然支持。只是朝中能者不在少数,为何偏要让父亲去?他年事已高啊!”
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与担忧,生怕元宸给父亲挖了一个坑,等着父亲往里跳。
元宸见纯露并未指责自己,反倒生出几分好奇,“你来找朕,竟然真不是来说那些大道理的?”
纯露柔声道:“皇上多虑了。皇上是天子,臣妾自当尊重皇上的决定。只是父亲身子不如年轻那会儿,臣妾也很担心他吃不消。”
元宸放下手中的书信,认真道:“渠南关近日挑事不断,你父亲威名在外,由他出面,南港也会让一步。这种事并不适合让年轻人去平息。朕知道你会担心,所以另派了陈贵人的弟弟和祁贵妃的表弟一同前往。只要不打起来,调解一番不会有性命之忧。”
纯露听罢,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打起来,父亲就不会有事。
“如此,多谢皇上了。还请皇上多派人手保护父亲的性命,刀枪无眼,臣妾只希望父亲能够安享晚年,平平安安。”纯露满怀希望地看着元宸。
元宸捏了捏手掌,说了句谎话:“朕会。”
见纯露放下心来,元宸悄悄瞥了一眼一旁的书信,面色愈发复杂,遂将书信遮挡起来。若是让纯露看见,她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原来,南港早已与西莱国暗中勾结,并加派人手前往渠南关相会,准备一战。纯平此去,凶多吉少,能否活下来,全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元宸打算等纯平抵达渠南关之后,再公布此事,这样也能给朝中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