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暴风雨诗集
本书标签: 古代 

滦州古城记

暴风雨诗集

滦州古城记

----

辽代天赞二年,契丹立足于滦州,因设永安军,耶律阿保机遂修于古城,数千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今重游滦州城,吊古怀今,多有感慨。遂作此赋以记之:

今独赏古城胜景,临燕山,沿滦江,横平宽广。周无劣迹,气势浑奇,此真乃滦州之绝色也!古今观景一体。

古城光华灿烂,人来又往,商业游市,古玩钱币。名人诗赋多刻于古城楼旁,鸥雀翱翔,行影散忙。江上轻舟,岸边城楼。城中内外,万紫千红。胜景西来,雕栏画栋。一曲评剧,愁楚顿休。燕山为屏,滦水如钩。控山扼海,直抵京都。波涛汹涌者,滦河也。高耸雄壮者,燕山也。漫步三四里,忽现黑城门阁,盖有五丈高,顿显压迫突兀。神威浑劲者,古城也。

若夫油雨绵绵,暗阴习徐者,城中实有江南之美景,雨落山河,风卷岸堤,堤上楼塔,金鳞龙跃。其真乃诗情画意矣。

遥想往昔,战火起,甲戈击。混战不休,硝烟满地,古城不屈,巍峨挺立。虽满目疮痍,仍具威怒神严矣。

至若午夜之景,波澜未平,霓虹灯光,直射万丈。英雄文豪,极多向往。悠悠史河,万古留芳。滔滔江流,势不可挡。器宇非凡,滦水汤汤,亭台北望,山似龙骧。日月交替,东风呼啸。原野苍苍。极乐之疆。鹰隼锐利,翼翅铺张。楼台题诗,才华溢狂。古城盛名,威震八方。霜风寒眦,猎猎作响。星斗锋芒,珍宝深藏。温酒入肠,永繁安昌。花蕾渐香,旁生幽篁。王侯将相,远思清长。铺玉华霜,乡音在堂。千载风华,地煞天罡。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午夜静放,我心欢扬。

怎奈寒风作祟,乐极生悲。噫吁嚱,孤常有气节之心,独郁郁不得志乎!怎何?居文人风骨却怕污其名,称学士论哲却怕污其心。左亦惧,右亦恐。几日才可称贤邪?泪不滴,血不流。然则何时成士邪?仁人志士必曰:“先存风骨之骄傲,后思温饱之存道”。

噫!天下豪杰谁同我?数十余载泪婆娑。功就之路多磨折!已而心力交瘁。通古至今,成者王,败者寇。岁月上下,甘为庸乎?凡夫俗子知口腹衣着之乐,却不知英雄豪杰以文墨功成为乐。然而豪杰难觅,万不存一。生能英雄事,死为岱夫者。非项王,其能数人乎?生亦持气节,死亦存风骨者。唯若伯夷、叔齐之俦,方克臻此境耳!故曰:“‘英杰’之名不在‘英杰’,而在‘烈重’之中也”!同我之士者,伯夷叔齐及项羽也!不食周粟,采薇以歌。垓下自刎,霸王本色。人知先贤死为尊严,却不知尊严为何物也!以致后人为前人哀之,后人再复后人只哀矣!今不屑钱帛珍羞,死应系身后之名也!愿为国死,愿为民悲。生能长存傲骨,死亦系身名者。诚乃大丈夫也!可生“霸王”及“伯夷叔齐”之俦者,九州族群也!

----

译: 辽代天赞二年(公元923年),契丹族在滦州一带立足,于是设置永安军,耶律阿保机随即下令修筑这座古城。数千年来,这里黄河水清、大海波平,国家太平、百姓安乐。如今我再次游览滦州古城,凭吊古迹、缅怀往昔,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篇赋文来记述它:

今日我独自观赏古城的美景,临近燕山,沿着滦河而行,只见古城地势开阔平坦。四周没有破败丑恶的景象,气势雄浑奇特,这真是滦州最绝美的景色啊!古往今来的景观仿佛融为一体。

古城光彩鲜明耀眼,行人往来不绝,商业街市热闹繁华,随处可见古玩珍奇。名人的诗词文赋多镌刻在古城楼的旁边,鸥鸟雀鸟在空中翱翔,行人身影四散忙碌。江面上轻舟泛波,岸边城楼矗立。古城内外,花草繁盛、色彩艳丽。西边来的美景与雕饰华美的栏杆、彩绘的栋梁相映成趣。一曲评剧唱罢,所有的忧愁烦闷顿时消散。燕山如屏障般矗立,滦河似弯月流淌。这里控扼山川、紧临大海,径直通往京城。那波涛汹涌的,是滦河;那高耸雄伟的,是燕山。漫步三四里路,忽然看见黑色的城门楼阁,大约有五丈高,顿时给人一种威严高耸、突兀而起的压迫感。那气势威严、雄浑刚劲的,便是这座古城。

倘若遇到细雨连绵、阴云缓缓飘来的时候,古城中实在有江南水乡般的美景:雨水洒落山河之间,微风卷起岸边堤坝,堤坝上的楼阁高塔,檐角的金龙仿佛在雨中跃动。这景象真是充满诗情画意啊!

遥想过去,战火燃起,铠甲碰撞、戈矛交击,战乱连绵不断,硝烟弥漫大地。但古城始终不屈不挠,巍峨挺立。即便满目疮痍,依然保持着威严庄重、令人敬畏的气势。

至于古城的午夜之景,滦河的波澜尚未平息,霓虹灯光直射高空,仿佛有万丈之远。古往今来的英雄与文人墨客,大多对这里心生向往。悠悠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古城的美名万古流传;滔滔奔涌的江河水,气势一往无前、不可阻挡。古城气度不凡,滦河水势浩大;站在亭台上向北眺望,燕山宛如巨龙昂首奔腾。日月交替运行,东风呼啸而过,原野一片苍茫,这里仿佛是极乐的疆土。雄鹰目光锐利,展翅翱翔;楼台之上题满诗文,尽显文人的才华与豪情。古城的盛名,威震天下各方。寒风如霜,吹得眼角生寒,猎猎作响;天上的星斗闪烁着锋芒,城中仿佛深藏着奇珍异宝。温热的美酒入肠,只愿古城永远繁荣安康。花蕾渐渐散发芬芳,旁边生长着幽静的竹林。即便是古代的王侯将相,也会对这里生出悠长的思念。清晨的寒霜如美玉般铺洒,耳畔仿佛响起熟悉的乡音。古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风华不减,兼具天地间的刚健与阴柔之气,二者相互配合,更显美妙。午夜时分,古城的美静静绽放,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无奈寒风作祟,真是乐极生悲。唉!我常有坚守气节的心愿,却偏偏郁郁不得志!该怎么办呢?坚守文人的风骨,却害怕(因规范不住自己的行为)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自称学士、探讨哲理,又害怕(失去了最初的目标)玷污了自己的本心。左也畏惧,右也惶恐,要到何时才能称得上贤能之人呢?眼泪未落,热血未洒,那又要到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士人呢?有德行、有志向的人一定会说:“先保有风骨的骄傲,再考虑温饱的生存之道。”

唉!天下的豪杰之士,有谁能与我同道呢?几十年来,我常常泪流满面,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充满了磨难挫折,如今已是心力交瘁。从古到今,成功的人成为王侯,失败的人沦为贼寇。纵观岁月变迁,我怎能甘心做一个平庸之辈呢?平庸的人只知道满足口腹衣着的快乐,却不明白英雄豪杰以文墨成就、建功立业为快乐。然而,真正的豪杰难以寻觅,一万个人中也难有一个。活着能做英雄伟业,死后能像泰山一样受人敬仰的,除了楚霸王项羽,还能有几人呢?活着坚守气节,死后仍留存风骨的,只有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啊!所以说:“‘英杰’的名号,不在于表面的‘英’与‘杰’,而在于‘壮烈’与‘厚重’的品格之中。”与我志同道合的人,便是伯夷、叔齐和项羽啊!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充饥、放声高歌;项羽在垓下兵败,自刎而死,尽显霸王本色。人们知道古代贤人为尊严而死,却不知道尊严究竟是什么!以至于后代的人为前代的人哀叹,而更后代的人又会为他们的前人哀叹,如此循环往复。如今我不屑于钱财美食,(是因为)我死后也还牵挂着身后的名声!我愿为国家而死,愿为百姓而悲;活着能长久保持傲骨,死后也牵挂于世间英名的人,才真正是大丈夫啊!能够孕育出项羽和伯夷叔齐这样豪杰的,正是我华夏九州的子民啊!

上一章 同侪论 暴风雨诗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水调歌头.秋宵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