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前鹤嘴炉腾起袅袅烟篆,梅元知喉间突然逸出一声压抑的闷哼,缓缓睁开双目,瞳孔深处似有流火明灭。
六个月的苦修,此刻真气在体内翻涌如沸,他终于突破至脱胎境了。
李淮南握着酒壶的手指蓦地收紧,眯眼打量着这个脊背绷如青竹的弟子,突然嗤笑一声,“倒是小瞧了你。”
酒葫芦重重磕在案上,惊得烟篆袅袅散开,“真是后生可畏啊。”
梅元知喉结滚动,压下舌尖的腥甜,起身垂首作揖,“多亏了师尊的指点,否则弟子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突破。”
李淮南摆了摆手,“不必自谦,既然你已突破,那今日我便为你种下炎种,助你开启神尊根基的锻造之路。”
“炎种?”梅元知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是何物?”
“炎种乃是《祝融九炼》中的核心秘法,将炎种种入体内后,你的身体便如同一座炉鼎,可熔炼妖丹,锻造神尊之基。”
这门锻造法来自元初山,是世间最顶级的锻造法,妖怪体内的妖丹是此法中锻造神尊根基的材料,从种下炎种那一刻,梅元知便可以身为炉,锻造神尊根基。
梅元知眼中闪过一丝炽热,但随即又冷静下来,“师尊,既然需要妖丹作为材料,那弟子该如何获取?”
单单靠他手上的和玉阳宫给的修炼资源,还不够锻造神尊根基,是以,他还需要从别的地方获取妖丹。
李淮南摇了摇手中的酒壶,眼中划过一抹深意,“再过三个月,便是三年一次的斩妖大会,届时,可进入玉阳洞天猎杀妖怪,夺取妖丹,以你如今的实力,只要小心行事,定能有所收获。”
梅元知眼中战意升腾,“斩妖大会…我定当全力以赴。”
李淮南点头,语气忽然严肃,“不过,玉阳洞天之中危机四伏,妖怪凶残狡诈,虽有我坐镇,但切不可大意。”
顿了顿,继续道:“这三个月,你需继续打磨修为,提升实战能力,方能在大会中脱颖而出。”
梅元知郑重地点头,“师尊放心,修行之路,本就步步惊心,弟子绝不会掉以轻心。”
李淮南满意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你有这份心性,我便放心了,记住,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今正是盛夏时节,炎热与潮湿交织,连风都带着灼人的温度,惹得人心烦意乱。
离了主殿,梅元知登上了玉阳宫的高楼,热风如浪,卷起他的衣摆猎猎作响。
玉阳宫很好,就是太孤寂了,他只有他一人。
玉阳宫下,扶黎静静地站在一片树荫中,裙裾随风轻扬,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高台上的男子,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只是化作一抹苦涩的笑意。
这些日子,她反复卜筮,却始终找不到解局之法,她只恨自己修为太低,无法触及那终焉之境,恨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命运。
每一次卜筮的结果都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入她的心口,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阿知,你可知……”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即便与天道对抗,我总是要站在你身侧的。”
她从来不是多管闲事之人,可当她身在其中,知他命数的那一刻,便已做不到冷眼旁观。
她想为他谋一条生路,哪怕与天道对抗,哪怕倾尽所有,哪怕……万劫不复。
“四年之后的斩妖大会……”手指轻轻抚过腰间梅元知赠予的那枚银铃,指尖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你死。”
忽然,一只小紫狐轻盈地跃上高台,灵巧地落在梅元知的肩头。
一枝梅眨了眨眼睛,尾巴轻轻扫过他的脖颈,语气带着几分戏谑,“喂,下面有人在看你呢。”
梅元知微微侧头,目光顺着一枝梅的指引,落在玉阳宫下的女子身上。
心头划过一抹喜色,眼中冷峻的神色瞬间柔和了几分,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阿黎怎么来了?”
一枝梅歪了歪脑袋,似乎对他的反应有些不满,“你就这么冷淡?她可是等了你很久呢。”
梅元知垂眸轻笑,指尖抚过小狐耳尖的绒毛语气温柔却带着一丝无奈,“我很开心,走,下去找她。”
他说罢,身形一闪,已从高台跃下,轻飘飘地落在扶黎面前。
风卷起梅元知的衣袍,俯身时身上冷香愈发清冽,偏生眼尾洇着胭脂红,温热的呼吸缠绕她耳畔碎发,“阿黎倒舍得我独自饮风?”
扶黎抬头,对上他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却又很快掩去。
抿了抿唇,故作轻松地笑了笑,“看你站在高处,像极了那孤高的仙人,我哪敢打扰?”
梅元知低笑,骨节分明的手不容拒绝地覆上她的指尖,拇指轻轻摩挲腕间跳动的血脉,“仙人不沾世俗的欲望,”指尖微微用力,仿佛怕她逃走一般 ,“你看我哪里像仙人了?”
扶黎眼睫颤了颤,将掌心翻转与他十指相扣,指甲上凤仙花汁染就的绯色擦过他素白指节,“原是我错看了。”
话音未落自己先笑出声,“这般会恼人,分明是……”
尾音被灼风揉碎在相贴的掌心。
梅元知忽觉腕间微沉,原是扶黎将额头抵在他手背,发间茶香混着潮湿水汽氤氲开来。
她低垂的脖颈弯成月牙弧,露出后颈细小的绒毛,在日光下泛着珍珠似的微光。
“怎么了?”
“总觉得你会烦我。”
“怎么会?”他喉结滚动,另一只手抚上她发间颤巍巍的玉簪花,“你来了,我便不觉得这玉阳宫孤寂了。”
扶黎忽然仰起脸,眼角洇着薄红却笑得狡黠。
指尖悄悄勾住他腰间银铃的流苏,将冰凉的丝绦绕在无名指上缠了三圈,带着他往宫门方向退去,绣鞋碾碎满地的日华,“那仙人替我冰一冰东市的桂花醪糟可好?”
灼风吹过檐角铜铃轻响,惊起几只栖在琉璃脊兽上的白鹭,掠过水面时搅碎了倒映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