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月婵传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角色创建大赛  女频   

第4-6章

月婵传

第4章 梅林惊鸿

从皇后宫中出来,还需前往太后所居的慈宁宫请安。

太后者,皇帝生母,虽已不大过问宫中事务,但地位尊崇,无人敢怠慢。与皇后的锋芒初露不同,太后显得慈眉善目许多,拉着月婵说了好些体己话,赏赐也极为丰厚,一派祖母疼爱孙媳的模样。

月婵依旧应对得体,不骄不躁,让太后心中也暗自点头。

觐见完毕,已是午后。皇帝于晚间设宴,为准太子妃接风洗尘,故而中间这段空闲,月婵被安排在宫中一处精致的偏殿休息。

殿内熏香暖融,陈设雅致。摒退了左右宫人,只留两个心腹小宫女在门外伺候,月婵终于得以暂歇。连日舟车劳顿,加之今日宫中应对,虽神力在身,但这具凡胎肉体,亦感到些许疲惫。

她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望着窗外一方小小的庭院,几株晚开的玉兰,在料峭春风中摇曳生姿。

凡间的花,不似九天仙葩那般永恒绽放,它们有荣有枯,有生有灭,反而更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正如这红尘,纷扰喧嚣,爱憎痴缠,却也生机勃勃。

正神思渺渺间,忽闻窗外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琴音。

那琴声孤高岑寂,如寒泉漱石,冷月照林,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苍凉与……熟悉感。

月婵心头微动,下意识地站起身。那琴音仿佛有着某种魔力,牵引着她的心神。

她悄然走出偏殿,并未惊动宫人,循着那断续的琴声,穿过几道回廊,不知不觉,竟走入了一处极为幽静的苑囿。

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梅林。虽已过了盛花期,但枝头仍有点点红梅与白梅倔强地绽放着,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林中有一条青石小径,蜿蜒通向深处。

琴声,正是从那梅林深处传来。

月婵沿着小径缓步而行,越往深处,梅香愈浓,琴声也愈发清晰。那琴音中的孤寂与苍凉,也愈发深刻地叩击着她的心扉。她仿佛能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于万丈红尘中,独自前行,背负着不为人知的重担与伤痛。

这种感觉,莫名地让她想起了一些破碎的记忆碎片,关于坠落,关于失去,关于……一双同样孤独而深邃的眼眸。

她走得有些入了神,直到琴声戛然而止。

抬眸望去,只见梅林深处,一方石亭寂然矗立。亭中,一人背对着她,身着玄色蟒袍,身形挺拔如山岳,正缓缓将手从面前的古琴上收回。

虽未见面容,但那股沉凝威严、久居上位的气势,以及方才那与她凤辇错身时感受到的、若有若无的熟悉气息,让月婵瞬间认出了此人——

镇北王,凌绝。

他怎会在此?此处乃是后宫禁苑边缘,等闲外臣不得入内。

月婵脚步一顿,正欲悄然退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就在此时,凌绝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蓦然回首。

四目,于万千梅影之中,猝然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

月婵看到了一张棱角分明、俊美却冷硬如磐石的面容。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紧抿,下颌线条刚毅。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深邃如古井寒潭,此刻因惊诧而微微睁大,里面清晰地映出了她的身影,以及……一丝与她心底同样的、难以言喻的震动。

他看着她,仿佛穿透了她此刻的皮囊,看到了某种更深层的东西。

而月婵,亦在他的目光中,感到左眼角的泪痣再次不受控制地灼热起来,体内那沉寂的封印,似乎也泛起了极其细微的涟漪。这个男人……他的气息,他的眼神,甚至他方才那孤寂的琴音,都让她感到一种宿命般的……熟悉。

风吹过,梅瓣簌簌而落,掠过他的肩头,拂过她的裙摆。

他没有说话,她亦无言。

空气中,只有梅香浮动,以及一种无声的、巨大的张力在蔓延。惊鸿一瞥,却似已历经万水千山。

最终,是凌绝率先移开了目光,恢复了惯常的冷峻。他站起身,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并未多言,随即转身,大步离去,玄色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梅林深处,仿佛从未出现过。

自始至终,二人未曾交谈一字。

月婵独自立于亭外,望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指尖,无意识地捻起一片落在肩头的红梅花瓣。

那花瓣冰凉,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他的、冷冽的气息。

这一次偶然的相遇,短暂得如同镜花水月。

却在她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了层层叠叠、无法平息的涟漪。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

---

第5章 太子真容

傍晚,宫中夜宴设于麟德殿。

殿内灯火璀璨,觥筹交错,皇家乐师奏着庄重雍容的雅乐。宗室亲王、勋贵重臣及其家眷依序而坐,衣香鬓影,一派盛世华章。

月婵作为今日的主角,座位被安排在御座下首左侧,与太子凌云霄的席位相邻。她依旧身着繁复朝服,妆容精致,神情清冷平静,在一片或探究或艳羡的目光中,安然端坐,姿态无可挑剔。

皇帝陛下因龙体微恙,并未出席,由皇后与太子主持宴会。

太子凌云霄坐于月婵身侧,他今日穿着一身杏黄色太子常服,金冠束发,面如冠玉,眉眼温润,嘴角始终噙着一抹令人如沐春风的浅笑。他举止优雅,谈吐得体,不时低声与月婵交谈几句,内容无非是关怀她是否习惯京城气候、住得可还舒适等琐事,态度温和体贴,无可指摘。

“月婵妹妹初入京城,若有任何不便,尽管告知孤。”凌云霄亲自为她布了一箸清淡的菜蔬,声音温和,“孤已吩咐下去,栖凤阁一应用度,皆按最高规格,若有伺候不周的下人,也定不轻饶。”

“谢殿下关怀,一切安好。”月婵微微欠身,礼貌回应。她的声音清泠,听不出太多情绪。

“那就好。”凌云霄看着她,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你我虽尚未大婚,但在孤心中,早已将你视为携手一生之人。日后在这宫中,不必拘束,万事有孤。”

这番话语,情深意重,配合他俊雅的外表与尊贵的身份,足以令任何怀春少女心动神摇。殿中不少贵女望向月婵的目光,都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嫉妒。

然而,月婵心中,却并无多少波澜。

并非她铁石心肠,而是源自神女本能的那份超然灵觉,让她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太子的温柔,太完美,太无懈可击,仿佛一张精心绘制、严丝合缝的面具。在那双含笑的眼眸深处,她似乎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极深的压抑,以及一种……近乎冰冷的审视。

那不像是一个男子看待心爱之人的眼神,更像是在评估一件珍贵的、有助于达成目标的物品。

这种感觉,与白日里在梅林中,与那位镇北王凌绝短暂对视时,所感受到的截然不同。

凌绝的目光,是直接的、锐利的,甚至带着侵略性与怀疑,却无比真实,毫无掩饰。那其中蕴含的复杂情绪,包括那一闪而逝的震动,都来得真切而坦荡。

一个温润如玉,一个冷峻如冰。

一个笑容完美无缺,一个眼神直刺心底。

月婵垂下眼帘,默默品味着这微妙的不同。她虽记忆残缺,不通太多俗世情爱,但最基本的感知与直觉仍在。孰真孰假,孰诚孰伪,在她灵台方寸之间,自有分辨。

宴会进行到一半,歌舞渐歇,进入臣子敬酒、互致寒暄的阶段。

凌绝作为皇叔、地位尊崇的藩王,自然也出席了宴会。他的座位在御座下首右侧,与太子和月婵遥遥相对。

整个宴会过程中,他大多时间沉默寡言,只在与几位军方重臣交谈时,才会简短地说上几句。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块投入温吞水中的寒冰,让周围的热闹气氛都无形中降温了几分。

月婵能感觉到,偶尔有目光从对面投来,沉静而带有重量,落在她身上,但当她抬眼望去时,对方已移开视线,仿佛只是无意扫过。

而每当这时,身侧的太子凌云霄,脸上的笑容似乎便会更加温和几分,与她说话的语气也愈发轻柔,但那揽在她座椅后方虚虚环护的手,指尖却会不自觉地微微收紧。

月婵不动声色地端起面前的玉露羹,小口啜饮。

这宫廷宴席,美味珍馐,却远不及她记忆中九天琼浆之万一。而这人情往来,虚与委蛇,更是让她感到一种发自心底的疏离。

她不禁又想起了那片寂静的梅林,那孤高的琴音,以及那个仅有一面之缘、却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玄色身影。

“月婵妹妹,可是这羹汤不合胃口?”太子关切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月婵放下羹匙,抬眸,对上凌云霄那双看似充满关切的眼睛,微微一笑,清冷的面容如同冰莲初绽:“殿下多虑了,宫中御膳,自是极好的。”

只是,再好,也非她所求。

她所求为何?连她自己,此刻亦是一片迷茫。唯有左眼角的泪痣,在宫灯的映照下,隐隐流转着一丝无人能察的神秘光华。

前路漫漫,神女坠凡,这红尘万丈,情劫伊始,她将何去何从?

夜宴,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持续着。

而月婵不知道的是,在宫中某座高耸的观星塔楼之上,一身道袍、仙风道骨的国师玄机子,正凭栏远眺麟德殿的方向,手中拂尘轻摆,嘴角噙着一丝莫测高深的笑容。

“棋子已落,局,该开始了。”

他的低语,随风消散在夜色中,无人听闻。

第6章 闺蜜手帕交

京城的春日,在连绵了几日阴雨后,终于彻底放晴。阳光和煦,暖风拂面,正是赏花游园的好时节。

皇后娘娘体恤月婵初来乍到,恐她闷在栖凤阁中无趣,特地在御花园中设了一场小规模的赏花宴,邀了几位年龄相仿、家世相当的宗室贵女与高官千金作陪,意在让她熟悉京中闺秀,也顺便让众人见见这位未来的太子妃。

御花园内,百花争妍,蜂蝶翩跹。曲水流觞,亭台点缀其间,宫女们捧着时新瓜果与精致茶点,悄无声息地穿梭侍候。

月婵坐在主位之侧,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她今日换了一身淡雅的湖蓝色宫装,少了几分朝服的庄重,多了几分少女的清新,却依旧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疏离气质。周遭的莺声燕语,巧笑嫣然,似乎都与她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

贵女们大多矜持守礼,上前见礼时言辞恭谨,眼神中却难掩好奇与打量。有的带着纯粹的艳羡,有的藏着不易察觉的嫉妒,还有的则是审慎的观望。月婵皆以得体的微笑和简短的应答应对,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不失礼数,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却也更让人觉得难以亲近。

宴会进行到一半,众人三三两两散开,或临水观鱼,或结伴赏花。

月婵独自一人,缓步走至一株开得极盛的西府海棠下。海棠花繁似锦,粉白的花瓣在阳光下几乎透明,美得如梦似幻。她却微微仰头,目光穿透那层层叠叠的花瓣,望向了湛蓝如洗的天空,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怅惘。

九天的云海,是否也如这般澄澈?只是少了这红尘的烟火气,也少了……这般真切的温度。

“这海棠虽美,却终究是凡花,不及星河流转之万一,可是?”

一个清亮而带着几分飒爽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打断了月婵的思绪。

月婵回身,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色劲装、外罩同色轻纱披风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她。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眉目英气,眼神明亮,不同于一般闺秀的柔婉,她身上带着一股勃勃的生气,仿佛林间跃动的小鹿,又似迎风招展的旌旗。

月婵认得她,方才引见时,皇后特意提过,这是镇国将军府的嫡小姐,苏婉清。其父苏擎天,是大夏有名的悍将,与镇北王凌绝并称“北凌南苏”,战功卓著。

让月婵心头微动的是,苏婉清方才那句话。

星河流转?

在这凡间,女子大多谈论的是胭脂水粉、诗词歌赋,或是家长里短、姻缘前程,鲜少有人会提及星空宇宙。方才众人议论百花,无人能理解她看到海棠时,心中下意识对比的,是那九天之上、亘古流淌的璀璨星河。

“苏小姐也观星?”月婵开口,声音里难得地带了一丝真正的询问。

苏婉清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仰望着花隙间的天空,笑道:“谈不上精通,只是自幼随父亲在边关住过几年。塞外的夜晚,苍穹低垂,星子又大又亮,仿佛伸手便可摘取。看惯了那样的星空,再回来看这京城四角的天,总觉得有些……憋闷。”

她说话直接,毫无寻常贵女的扭捏作态。月婵看着她眼中那份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自己心底某些被封印的记忆碎片隐隐共鸣。

“塞外……想必极美。”月婵轻声道。

“美,也苦。”苏婉清收回目光,看向月婵,眼神坦荡,“风沙大,冬日酷寒,但也自由。不像这京城,规矩多,是非也多。”她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狡黠,“方才我看你一个人站在这里望天,就觉得你跟她们不一样。她们看花是花,你看花,倒像是在看别的什么。”

月婵心中微讶。这位苏小姐,观察力竟如此敏锐。

“只是想起一些……无关紧要的旧事。”月婵避重就轻。

苏婉清却仿佛找到了知己,兴致更高:“我就说嘛!你一来京城,我就听说了。都说你是江南水乡养出的美人,温婉柔顺,可我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你身上有种……嗯……说不清的感觉,好像不属于这里,跟这满园子的花啊、人啊,都格格不入。”

她这话说得大胆,甚至有些犯忌讳,若换做旁人,恐怕早已变色。但月婵听在耳中,却并未感到被冒犯,反而有种被一语道破的奇异感觉。这苏婉清,心思纯净,爱憎分明,倒是难得。

“格格不入么?”月婵唇角微弯,露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浅笑,“或许吧。”

见她并未生气,苏婉清更加高兴,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我告诉你个秘密,我其实最烦这些赏花宴了,装模作样,累得慌。要不是我娘非要我来,说是一定要见见你,我才不来呢!”

“见我?”月婵挑眉。

“对啊!”苏婉清点头,“我爹和……咳,反正我听说了你入京那天,在长街上跟某个冷面王爷车驾相遇的事,就觉得你肯定不简单!能跟那位的气场撞上还不落下风的,满京城找不出第二个!”

她口中的“冷面王爷”,自然指的是镇北王凌绝。

月婵想起那日长街,以及梅林中那惊鸿一瞥,心中微澜,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巧合罢了。”

“巧合也是一种缘分嘛!”苏婉清笑嘻嘻地道,随即又正色道,“不过,月婵妹妹,你初来京城,有些人看着和气,背地里心思可深了。你得多留个心眼。”她这话,意有所指,显然是在提醒月婵提防某些人,或许是皇后,或许是太子,或许是其他势力。

这份毫不设防的善意,让月婵冰封的心湖,感受到了一丝暖意。在这陌生的、充满算计的京城里,能遇到一个如此直率坦诚的人,实属不易。

“多谢苏姐姐提点。”月婵真诚地道谢。

“哎,别客气!”苏婉清豪爽地摆摆手,“我一看你就投缘。以后在京城,若有什么烦心事,或者想找人说话,尽管来将军府找我!我知道好些有趣的地方,保证比这宫里好玩多了!”

看着她明亮的笑容,月婵也忍不住莞尔。这或许就是凡人口中的“手帕交”吧?一种纯粹的女子之间的情谊。

两人又低声交谈了片刻,苏婉清说了些边关趣闻和京城轶事,逗得月婵眉眼间的清冷都融化了几分。直到宫人来请,二人方随着众人回到席间。

经过这一番交谈,月婵与苏婉清之间的关系,已然不同。虽然表面上依旧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但彼此眼中,都已将对方视为了可交之人。

赏花宴散后,月婵回到栖凤阁。

窗外暮色渐合,她坐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棂上划过。今日与苏婉清的一番交谈,让她对这片凡尘,似乎又多了一分真实的触感。

友情……这便是凡尘的温暖之一吗?

她低头,看着自己白皙修长、却似乎只为抚琴拈诀而生的手。或许,在这红尘历练中,她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生存与伪装,还有……如何去感受,去接纳。

左眼角的泪痣,在渐浓的夜色中,安然静谧。

她开始期待,与这位苏姐姐的下次相见了。这纷扰红尘,似乎也因为这一份意外的友谊,而变得不那么令人排斥。

上一章 第1-3章 月婵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