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看《孤独是人生常态》,又领悟到两个很有用的点,可以指导我更好地生活。
第一个点,那就是我们人类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有总结痛苦和快乐的记忆能力,而动物没有。也就是说,人类的痛苦或者快乐是叠加式的,同样的痛苦会在一次次体验以后加深痛苦程度,快乐理论上也同理。而动物,它们不管是对快乐的事,还是痛苦的事,都没有记忆,所以导致它们可能会反复经历一样的痛苦(比如掉入陷阱或者做什么事受到什么伤害)但却不会调整自己行为;同样,它们的这个特性,在快乐层面于我而言,有个很不错的好处。那就是它们每次的快乐也是像第一次感受到的那样,有着最简单纯粹而完整的快乐。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家里的猫咪或者狗狗能够因为一点看似不起眼的事儿就能快活好一阵,又或者可以在太阳底下舒舒服服地晒很久的太阳也丝毫不慌不忙。似乎,人们养宠物正是基于动物们这种享受当下最完整快乐的特性,这个特性是实现了人类无法完整享受当下快乐的隐痛的(人类在开心的同时总是还在忧虑着其他事情,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玩也没玩好)。
但不知道是人类的核心是悲观主义还是如何,我更认为或者有时能感觉到,人类的快乐是可以被记忆的,但是未必和痛苦一样可以叠加。也就是其实人类更倾向于心理上去加深自己一次次受到的痛苦,却无法一次次加深快乐的感觉,这也就导致快乐只能是一般的快乐,而无法爬升程度。而且因为边际递减效应的存在,人们的快乐甚至会因为多次出现而递减,这是一件很让人难过的事情。当然,这些是我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至于其他人是不是如此,我不予置评。
在这个人类与动物截然不同的点上,我有了一些启发。我认为,我们要做到的是,叠加痛苦的记忆,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总结痛苦,从而避免再次掉坑。拿我举个例子,我从前是个讨好型人格非常严重的人,所以一次次被人际关系所伤,但我似乎没有用上人类总结痛苦的能力,栽了很多次跟头仍不知反省和规避,总傻傻期待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给每个人可能伤害我的机会。但是最近栽了一次很大的跟头,我突然意识到,要动用自己的记忆痛苦的能力(自己当时不知道是这个能力,也可能这次的冲击太大,加上之前的多次痛苦的积累就爆发了),于是我忍无可忍之时,选择了头也不回地主动离开。我们人类应该善于并坚决使用这种可以说是与生俱来能力(我的可能因为一些养育原因被封印了),这样可以让我们少受很多没必要的苦。
人生最大的愚蠢之一,就是自找苦吃,千万不要和老一辈的人一样,认为一定要先苦后甜(正当的努力的苦是要吃的,那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如果能一直甜(相对来说),为什么要先苦后甜?其次,我们要学习动物的活在当下和完整每一次快乐的能力(于它们它们是本能)。当我们遇到开心的事的时候,每一次都觉得是第一次体验,那种开心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做到,不挂心其他事情地享受这个快乐,那就更棒了。我认为,人类应该有区别地去用好这两种不同的特性,这样,我们的幸福就会越来越多,人生也会越来越纯粹。
今天领悟到的第二点是,千万不要把这个世界看得太美好,不然你经常会感到深深的失望。你应该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一座巨大的监狱,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罪孽在身上。这样的话,你就能随时调整自己的预期,就不会轻易地被他人的邪恶和愚蠢所伤或者感到失望了。
其实这个观点很符合这个世界的调性,也很适合作为知道我们为人处世的心态。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到处充斥着邪恶和狡诈,一不留神就容易被伤害甚至丧命。但是当你调整预期,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个大监狱,谁也没比谁高尚,那你就能放平很多不必要的期待,甚至能理解很多邪恶事情的发生,也就不容易时时受打破预期的心灵之苦了。从这个维度来说,这种心态实在是抵御这个不完美世界的绝佳良药。
这个观点又让我想到一句话:真正穷凶恶极的坏人并不一定在监狱里。这句话是很细思极恐的一句话:有些真正很邪恶的人可能因为钻了法律空子或者伪装得很好,在外面游荡,在外面为祸,让JC也没办法。而有些人,因为误判或者被栽赃陷害,被关在里面蹉跎了半生甚至没了性命(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举例这个现象)。这种事情的存在,就让人感到很无力和痛心。可是,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或者至少可以增加严密的相关调查,慎下判断),因为人类并不完美,有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差错。如果我们一直为此苦恼,可能也会郁郁,而且于事无补。我们很渺小,对于很多难以改变的事情(天性),我们只能调整自我的心态以求心理上的平衡。
今天领悟到的这两点,我相信,对未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真的会有很大的助益。在这里,不得不感谢叔本华的犀利和自己的主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