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相思守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作品  原创女主     

未若柳絮

相思守

雪停了,东山道旁的废弃酒肆静默伫立。半垂的旗幡在风中微颤,旧雪未融,冷意沁骨。少年抬手拂去鬓边积雪,目光落在那面破旧的旗上:“老丈,这旗破成这样,怎么还不摘下来?”

老者拄杖轻敲旗杆,呵出一口白雾,笑声低沉又悠远:“摘不得啊。这旗角锁着一缕风,摘了,风就散了。”少年眯起眼,细看那残破的绣纹,隐约可见一个“雪”字,旁边飞白两行像是被火烧过,却还能辨认出几个字——“未若柳絮——”他低声念完,心底莫名一颤:“像是一首旧诗,可又像没说完的话。”

老者点了点头,眼神仿佛穿过时光:“是旧诗,也是旧人。当年北晟御苑童试,雪家小娘子八岁登台,帝后命咏雪。群童争夸碎玉、斗梨花,唯独她抬眸一笑,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惊得满座寂然无声。雪片似通人性,绕梁三匝才落。”少年愣住,喃喃道:“一句诗竟能让雪低回?”

老者伸手轻拍旗杆,笑道:“你看这破布,便是当日御赐的‘听雪旗’。旗在,雪便年年归;旗若亡,风骨便散作尘埃。”少年伸出手,想碰触那焦黑的边缘,指尖却先接住一缕从旗上飘落的白绒。绒雪轻极,却在他掌心化出一点朱砂红,宛如旧时口脂。

“那后来呢?”他低声问。老者抬头望向远方,灯火微明的山影映入眼中:“后来雪氏蒙难,旗随火堕,小娘子也杳无音讯。但每到腊七,东山总会有一场新雪,贴着这旗掠过,像是有人隔空续写着那句未竟的诗。”少年合拢掌心,雪水顺着指缝滴落,竟带着微微的暖意。

老者转身踏入更深的风雪,背影渐行渐远:“走吧,少年。你既接住了这缕雪,便是接住了那阵风。来日若再听见‘未若柳絮’,莫忘了今日掌心的温度。”旗幡忽又被风扬起,残字在雪中一闪即灭。

少年怔立良久,直至新雪掩埋了脚印,唯有轻轻的一声应答消散在夜色之中:“……因风起来。”

二十年后,江南梅雨绵绵。曾经的少年如今已是中年塾师。那面旧旗早已碎裂成布筋,但他将其裁成三十方书帕,分赠门生。每方帕角仍留着当年焦黑的“韫”字残影,只是新线重新勾边,像一道愈合的伤口。

稚子朗朗读书声里,一片柳絮随风穿窗而入,恰好落在讲台中央那方残帕上。塾师抬眼凝视片刻,轻声续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孩子们齐声跟读:“——亦可覆天下。”

似有什么牵引着,柳絮飞出塾门,飘过田埂、河埠、城郭,直上春空。画面定格,黑底白字浮现:“风骨不死,雪火传灯。”

檐外春雨潺潺,塾中檀香微动。

先生已逾不惑,鬓边早藏雪色,却仍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袖口绣着半片残缺的“雪”字。

少年书生捧卷而坐,眼里有未历世事的亮。先生抬手,止了诵读,声音低而温,像把多年风霜都折进一页纸里。“你问我为何每年腊七,要在院角插一面旧酒旗?

今日便讲给你听——

那是我十四岁那年,发生在东山废酒肆的一件旧事。”——“那时北晟还是旧朝,我不过是个替人背书的穷孩子。

腊月初七,雪霁,东山道旁的酒旗被北风吹得猎猎作响。

旗角破开,一缕白绒被风高高扬起,像有人隔空拈起一句诗——

‘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我仰头看得出神,便撞见一位女郎。

她披着鹤氅,指尖拈着残旗,垂眸一笑,将那缕白绒吹向雪空。

上一章 复杂的情绪 相思守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心动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