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高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易错总结
本书标签: 现代  衍生 

基因工程(三)

高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易错总结

(1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从相关的已知结构和功能清晰的基因中筛选出目的基因(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后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地快速扩增。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载体,再用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最后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到载体的切口处,形成重组DNA分子。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体细胞或受精卵)可用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或农杆菌转化法,是动物细胞(受精卵)常用显微注射法,是微生物(原核生物)常用Ca2+(氯化钙)处理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首先是分子水平的检测,其次还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检测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检测指标均看是否成功显示出杂交带。

(16).目的基因是在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操作中,用于改变受体细胞性状或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等的基因(主要指的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17).原核细胞的基因图解:非编码区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编码区含有可转录翻译的有效基因。

<1>.编码区: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2>.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由编码区上游与编码区下游组成。

<3>.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转录起始的信号(有时为了满足应用需要,会在载体中人工构建诱导型启动子)。

<4>.终止子:终止RNA的合成。

(18).真核细胞的基因图解:非编码区与原核细胞相同,编码区外显子与内含子交替分布,转录翻译后需要进一步切割才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1>.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2>.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19).真核细胞的编码区内外显子与内含子交替排列,因此编码区不连续。

(20).翻译后得到的肽链要先经过酶的切割和重组才能盘曲折叠成蛋白质。

(21).如果把一个真核生物的基因直接导入原核细胞中表达,一般不能产生原来的蛋白质,理由如下:

<1>.原核生物细胞里没有相应的酶来去除内含子。

<2>.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的蛋白质加工系统(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2).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该受体菌群被称为基因文库。

上一章 基因工程(二) 高中生物人教版知识点易错总结最新章节 下一章 基因工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