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梁虹飞从省城回了群山。她先是告诉兄妹俩,打算接他们去省城过寒假,可没两天就改了主意,说要直接带他们去省城上学,学籍也会尽快转过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小伙伴们耳朵里。离别的那天,樱桃、余樵、蔡方元都来送他们,杜尚站在最前面,眼睛红红的。
蒋荞楠背着小书包,走到杜尚面前,小声说:
楠楠“杜尚哥哥,我要走啦。”
杜尚拉住她的手,力道有点大:
小杜尚“你到了省城,一定要给我写信!”
他塞给蒋荞楠一个皱巴巴的小纸条,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
小杜尚“这是我家地址,你记着,千万别忘了。”
蒋荞楠点点头,把地址认真记在心里。
小杜尚“我会给你写的,我写的信里可能有你不会的字,我画图画给你看!你收到信一定要回信,要是你有不会写的字,就让你哥帮你写,他学习好。”
楠楠“嗯!我会把省城的花、还有学校的样子都告诉你,你也要把群山的新故事写给我。”
杜尚攥着她的手不肯放,直到蒋峤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慢慢松开,看着兄妹俩上了车,一直站在原地,直到车子变成小点才转身跑开。
到了省城,日子变得单调起来。
没有了院子里的追逐打闹,没有了伙伴们的笑声,蒋荞楠和蒋峤西的生活只剩下学校和家两点一线。
蒋峤西每周雷打不动要去上奥数班,课本和习题堆满了书桌;蒋荞楠没人特意安排额外课程,梁虹飞对她的学习远不如对蒋峤西上心,偶尔问起也只是草草几句。
蒋峤西得空时会帮她讲题,但他自己的功课就已经很多了,多数时候只能看着妹妹对着习题发呆。
频繁转学让蒋荞楠的学习底子越来越薄,上了四年级后,差距愈发明显。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她的名字排在班级末尾。
梁虹飞被叫去开了家长会,回来时脸色很阴沉。办公室里老师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老师“蒋荞楠基础太弱,上课也不太专心,跟她哥哥蒋峤西比起来,差距确实挺大的……”
蒋荞楠缩在客厅角落,看着妈妈换鞋,手指抠着书包带,心跳得飞快。
梁虹飞没看她,径直走到沙发边坐下,目光扫过她,没有愤怒,只有一种近乎失望的平静:
梁虹飞“蒋荞楠,你自己说说,这学是怎么上的?”
蒋荞楠咬着嘴唇,喉咙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梁虹飞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梁虹飞“我没指望你像你哥一样拔尖,但你至少不能这么差吧?”
她顿了顿:
梁虹飞“你学习这么差,怎么配当蒋峤西的妹妹?又怎么配当我梁虹飞的女儿?”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在蒋荞楠心上。
梁虹飞没再看她一眼,转身进了卧室,关门声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响亮。蒋荞楠僵在原地,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蒋峤西从房间里出来,他放轻脚步走过去,在她身边蹲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小峤西“别哭了,妈妈说的话别往心里去。”
蒋荞楠把头埋在膝盖里,摇了摇头,眼泪却掉得更凶了。
蒋峤西沉默了一会儿,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是他在群山过生日时蒋荞楠送的蓝色琥珀糖,他一直没舍得吃。
小峤西“给你。”
他把糖塞进她手里:
小峤西“学习跟不上没关系,我帮你补。咱们慢慢来,不着急。”
蒋荞楠攥着那颗糖,糖纸的棱角硌着手心,她还是没说话,只是用力点了点头,眼泪却慢慢停了。
从这天起,蒋荞楠像变了个人。她不再对着窗外发呆,放学回家就坐在书桌前学习,周末主动向爸爸要求报了很多辅导班,唯独没选奥数,只说她不喜欢。
蒋峤西看她熬夜做题,偶尔会帮她划重点,她都睁着圆圆的眼睛认真记下来,错题本写得密密麻麻。
没人催,她却比谁都自觉。或许她本就藏着学习的潜力,只是从前没被点燃。五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她抱着课本没日没夜地学,开学时竟直接跳级进了初一,和蒋峤西成了同校的初中生。
梁虹飞在外应酬时,常有人笑着凑上来:
路人“你真是好福气,两个孩子都是天才,学习一个比一个拔尖!”
她脸上会漾开骄傲的笑,可转过身,看着蒋荞楠越来越亮眼的成绩单,心里却悄悄爬上一丝说不清的慌乱——
她竟有些害怕,怕这个曾经被她忽视的小女孩,有一天会超过一直被她寄予厚望的蒋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