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看出了她的低落,某天放学,突然把一个包装得还算精致的盒子塞给她。里面是个相框,放着群山小分队小时候去爬山的合照,阳光落在他们脸上,亮得晃眼。
杜尚“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张,算是留个念想。过去的事,别总放在心上。”
蒋荞楠摸着相框边缘,眼眶又热了。她抬起头,看着杜尚被夕阳染成金色的侧脸,轻声说了句:
蒋荞楠“谢谢你,杜尚。”
谢谢你做我的太阳,也谢谢你,没问我为什么总在阴天里发呆。
杜尚“马上就要上高二了,选文还是选理?”
蒋荞楠“选理呀。”
杜尚“果然,跟我想的一样,你肯定选理。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杜尚“我想当医生,余樵想当飞行员,樱桃要当老师来着,蔡方元嘛,他电脑玩的可厉害了,应该要当程序员吧,秦野云不用说,肯定将来要开店……”
杜尚似乎总有办法把蒋荞楠从沉下去的情绪里捞出来。他从不说那些沉重的话,只是用一种笨拙又坚定的方式,把她往亮处拽。
杜尚“楠楠你呢?”
蒋荞楠抬头,看到他眼里的期待,像星星一样闪。她沉默了几秒:
蒋荞楠“还没有想好,但我会好好想一个目标的!”
回到空荡荡的家,她坐在书桌前,看着摊开的习题册,第一次没有立刻想起蒋峤西。脑海里闪过的,是杜尚。
杜尚说:
杜尚“树会落叶,也会再发芽。你得往前走,哪怕走得慢一点,也要朝着有光的地方。”
那天下午,蒋荞楠敲开了老师办公室的门。她把一份奥数竞赛报名表放在桌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蒋荞楠“老师,我想报名奥赛。”
老师们都知道蒋荞楠成绩好,却从没听说过她碰过奥数。
而这是蒋荞楠从没说出口的秘密。小时候蒋政拿着奥数班宣传单问她想不想学,她看着客厅里正在解题的蒋峤西,摇了头。那时她想,哥哥已经站在山顶了,她就守在山脚就好,不用让他分心回头看。
可现在不一样了,蒋峤西亲自走下了山,那座山,她也想爬一爬。
也许是因为怀念蒋峤西,也许是想让那个从来没正眼看过她的女人知道,被她忽视的养女,远比她想象的优秀。
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她自己也不知道。
被蒋峤西遗弃的资料她没有丢,指尖抚过那些字迹,眼眶热了热,却没再掉泪。
她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但用的功却比别人多的多。她像块海绵,疯狂吸收着那些知识。
第二次模拟考,她冲进前十。
第三次,前三。
省赛初选那天,杜尚骑着单车载她去考场,车筐里放着两个煮鸡蛋。
杜尚“我妈说吃了这个,考啥都顺。”
蒋荞楠“没有油条吗?万一我考了零鸡蛋都怪你嗷。”
她故意逗他。
成绩出来那天,红榜贴在教学楼最显眼的地方。蒋荞楠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省队入选名单的第一个。
蒋荞楠站在红榜前,阳光落在她脸上,不刺眼,反而带着点暖意。她想起蒋峤西小时候说过的话:
蒋峤西“楠楠,你比我聪明,真的。”
原来,他早就知道。
群山小分队在路口等她,杜尚手里举着瓶冰镇汽水,笑得比她还激动:
杜尚“我就说你能行!走走走,请客!”
他们去了那家以前常去的火锅店,红油锅底咕嘟冒泡。
林其乐“楠楠,你现在可是咱们学校的名人了!”
樱桃举着果汁杯,眼睛亮晶晶的。
杜尚在旁边猛点头,给她碗里夹了一大块毛肚:
杜尚“你简直就是天才!”
蒋荞楠笑着摇头。热气扑在脸上,暖得让人发懒,恍惚间,好像还是从前的样子,那时候蒋峤西总坐在她旁边。
蔡方元“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就要高考了,说起来……”
蔡方元咬着筷子,突然没头没脑地冒了一句:
蔡方元“蒋峤西在香港怎么样了?连个信息也不回,电话也打不通。”
话音刚落,桌上静了一瞬。红油锅底还在翻腾,滋滋的声响显得格外清晰。
杜尚咳嗽了一声,赶紧给蔡方元使眼色:
杜尚“吃你的肉,管别人干嘛。”
樱桃赶紧转移话题:
林其乐“楠楠,你是不是也要进国家队呀?然后保送清北?”
蒋荞楠“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好好把握机会的。”
在国外留学的蒋峤西,现在应该很优秀了吧?
她突然想走上蒋峤西没有走过的那条路。不只是为了追上蒋峤西的脚步,也可能是因为想念蒋峤西吧,只是有时候,有些思念,像埋在心底的种子,在无人知晓的夜晚,悄悄发了芽。
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在心里轻轻问:
蒋峤西,你在那边,过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