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裹挟着桂花的甜香,钻进了弄堂深处。我坐在斑驳的木门前,手里捧着一碗温热的桂花酒酿,水汽氤氲了我的视线,记忆也随之飘回了那个同样飘着桂花香的午后。
那时的我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住在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老巷子里。巷子口有个小小的杂货铺,店主是个姓王的老爷爷,大家都叫他王爷爷。王爷爷的杂货铺不大,却像个百宝箱,从针头线脑到零食玩具,应有尽有。而我最爱的,是他亲手做的桂花酒酿。
每个周末,我都会缠着妈妈带我去王爷爷的杂货铺。不是为了买东西,就是为了能喝上一碗那香甜醇厚的桂花酒酿。王爷爷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从一个青花小瓷碗里舀出满满的一碗,递到我面前。那碗里的酒酿,米粒颗颗饱满,漂浮在淡黄色的汤汁里,上面撒着星星点点的桂花,还没喝,那股甜香就已经钻进了鼻子里。
“慢点喝,小心烫。”王爷爷的声音总是那么温和,像秋日里的阳光,暖暖的。我一边小口小口地啜饮着,一边听王爷爷讲他年轻时的故事。他说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过很多大世面,最后还是回到了这条老巷,开了这家杂货铺。“这里好啊,邻里乡亲的,都是熟人,热闹。”王爷爷说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我那时不太懂王爷爷话里的意思,只知道每次喝到那碗桂花酒酿,心里就特别满足。有时候我会把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讲给王爷爷听,他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还会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我们就这样,一个坐在小板凳上,一个站在柜台后面,在桂花的香气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悠闲的午后。
后来,我渐渐长大,去了外地读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来,我都会去王爷爷的杂货铺看看。他的头发更白了,背也更驼了,但看到我时,眼睛里的笑意却一点都没变。他依旧会给我舀上一碗桂花酒酿,只是动作比以前慢了许多。
“王爷爷,您做的酒酿还是那么好喝。”我喝了一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却有些湿润。
“好喝就好,好喝就好。”王爷爷笑着,用粗糙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头。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留在了外地工作。一年夏天,我接到妈妈的电话,说王爷爷去世了。我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工作瞬间变得索然无味。我请了假,匆匆赶回了老家。
回到老巷,杂货铺的门紧闭着,上面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站在门口,仿佛还能闻到那熟悉的桂花酒酿的香气,还能看到王爷爷笑眯眯的脸庞。巷子里的邻居告诉我,王爷爷走得很安详,临终前还念叨着他的杂货铺,念叨着那些老街坊。
我走进杂货铺,里面的东西还和以前一样摆放着,只是显得有些冷清。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青花小瓷碗,和王爷爷以前给我盛酒酿的那个一模一样。我拿起瓷碗,轻轻擦拭着上面的灰尘,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如今,我已经在城市里定居,老巷也经历了拆迁改造,变得面目全非。但我总会在初秋的午后,买一碗桂花酒酿,坐在窗前慢慢品尝。那香甜的味道,总能让我想起王爷爷,想起那条老巷,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记忆里的那碗桂花酒酿,是王爷爷对我满满的疼爱,是老巷里温暖的烟火气,更是我心底最柔软的牵挂。它像一首悠扬的老歌,在岁月的长河里,缓缓流淌,从未停歇。每当桂花飘香的季节来临,我都会想起那个午后,那个小小的杂货铺,和那个给我温暖和甜蜜的老人。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总有一些人和事,会在不经意间,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陪伴我们走过漫长的岁月。而那碗桂花酒酿,就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宝藏,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香气。